假如医院没有“挂号费”

2016
01/26

+
分享
评论
Frank诸任之
A-
A+
如果医生自己无法替自己做主,那么所谓的面子就是那几块钱的挂号费了。

最近一段名为“外地女子北京看病怒斥黄牛”的视频在网络上热传。视频中,一个外地女子在医院大厅怒斥黄牛炒高挂号费。之后,就有医务人员提出再高的挂号费,他们也拿不到多少。那么我的问题就是:假如医院没有挂号费会怎样呢?

挂号费只是医院收费项目中的一个,在社会劳动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医院内部也是如此分工收费的,譬如挂号费、(血、尿等)化验费、(CT、磁共振等)检查费、手术费、输液费、护理费、药费等等。也就是说患者来医院看病,其实是由很多部门、不同医务人员合作完成的。

可患者只是看一次病、住一次院而已,对患者来说,别人问TA:“你这次看病花了多少钱?”不会问:“你这次看病,医生拿了多少钱?护士拿了多少钱?…”吧。在患者所花的这么多钱中,属于医务人员的收费占比能有多少呢? 最近有人算了一下医院的经营,发现三分之一用于药费,三分之一用在耗材,真正用于支付医生技术价值的只占10%。

在解放前,请医生花的钱称之为诊金。鲁迅在《朝花夕拾·父亲的病》说到当时的诊金时是这样描述的:“那时虽然已经很有名,但还不至于阔得这样不耐烦;可是诊金却已经是一元四角。”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到三十年代初,看一次病诊金一般是一块银元。一块银元什么概念?一块银元在二十年代末,差不多够过年置办一三轮车的年货。那么花一元四角应该请的是名医了。

如果没有挂号费,可以有诊金。

每个医生的诊金可以是不一样的。这是体现医务人员自我价值的定位。这也是保险公司每年根据上年该医生的业务情况需要谈判的指标。

每次看病的诊金可以是不一样的。因为该医生将负责治疗这次病预计要花患者多少钱的总数(不包括药费)。

同一个病,不同医生的诊金可以不一样。这是体现市场竞争的所在。甚至是体现不同医生团队如何不断降低成本或提升服务等。

这一切其实都将建立在医生独立的基础上,如果医生自己无法替自己做主,那么所谓的面子就是那几块钱的挂号费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