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为民营医疗选择投资不得不说的几点“干货”

2016-01-21 11:45

民营医院最好能避免找单纯的财务投资者进行融资,而是尽量找到在资金、行业资源、人才支持甚至技术层面能够全方位给予支持的具有战略布局眼光的投资者。

2016年民营医疗如何冲出 “市场思维”桎梏,来对接“资本思维”?如何把现有医院资源用怎么样的一种全新方式来做医院,是一起来做,还是独立运营?如何解决民营医院运营困局的资金链?当下最应该慎重考虑的反而是到底该拿谁的钱?如何补充资金链?眼下拿到钱并不是难事,又该如何选择投资人?那么,作为投资人又是该如何判断民营医疗发展走向,而勇于布局呢? 譬如,所需投资这家医院到底能不能提供一个真实的医院价值,1、消费者价值主张。2、盈利模式。3、可持续价值。很多投资人所忽略的往往是战略思维能力,看不到这个行业未来一年到三年的发展趋势。对此,建议民营医疗选择投资人时需审时度势看重三方面:

第一,每家医院的战略战术不一样,都有自己的节奏与方式 。医疗市场不能天天喊,慢慢看,就是一个字“干”。太多医院自己看不清,想不明,原地转。在此境况中,尽量避免接受单纯财务投资者的投资,毕竟这类投资者除了提供资金支持之外,其它能够提供的帮助寥寥无几。如今医疗环境现实中,不少医疗投资人的那种墨守成规的聪明,用人态度上的傲慢和为人处世时的不谦逊。 真正能让职业运营管理者感念的投资人老板还没有。尤其是其在专业服务能力上难以真正匹配这个增量市场。从本质上背离了消费者在此类低频消费中的个性化需求:难以在用户群中积累出真正的口碑。低频下的长尾自然也就无从谈起。鉴于此,资金并不是能够获得医院运营成功的唯一要素,而且单纯财务投资的关系也并不牢固。因为这类投资人只会考虑单纯财务收益,而不会考虑医院长远的发展,一旦医院运营出现业绩不佳,连续亏损很有可能被卖。

之所以医院会被卖,缘由都在於习惯于发号施令的民营医疗投资人老板,有几位会按照书面规定的职责分工,在运营管理者面前不表态,或不提“参考意见”的?时常回听到投资人老板埋怨高管责任心弱、执行力差,但极少发现有哪位老板能够 “反求诸己”?为何意识不到自己的“三不放”行为,是如何为医院运营管理者的责任心和执行力的低下做出“贡献”的。不少民营医疗投资人老板面对自己医院运营困惑多是随大流的思考与行动,如果能够对自我做审视与思考,也就是“反求诸己”的命意。 

而战略投资者因为与医院团队的利益休戚相关,更会从多方面支持医院运营的发展壮大。把握住几个方向,把现有医院价值的最大化。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一是医疗服务后端靠医疗质量形成系统化、品牌化、平台化,对业务进行实操化的梳理。医疗需求也可以进行个性化定制。提供深度服务。布局延伸产业链,在快速地做市场与产品上的布局。其实,对一家民营医院而言,除了找到钱之外,背书、经验和资源在某种意义上比钱更重要。

目前来看,莆系医疗已经成为民营医院里的最大投资者,除了自认的8600多家民营医院体量外,依然还是在收购本土民营医院方面不屈不挠。很明显,不少民营医疗老板 丰富的经历背后却没有丰富的个性。医院在靠投入来维持运营,一定不行。 短期内、急功近利的民营医院自然不会在实力上下功夫。而失去诚信的民营医院,即便在网络竞价排名推广营销上取得了不错的数据,也不会赢得业界和消费者的口碑。换而言之,缺乏诚意的医疗需求服务,其业绩运营也会“水往低处走”,甚至成为“断源之水”。 

换句话说,投资人的狙击步枪实在厉害,可在现实市场中瞄错方向了。投资目的基本上都是出于非战略布局需要,所投资的医院基本上都没有个战略运营框架和估计方案,还是在利用信息差异这种非正常手段实现商业化,这不仅是不道德的,也是没有任何可持续性和健康可言的。所谓大成若缺,有缺憾才能有进步。就这个敏感话题,很需要投资人老板做深度思考投资的两个最直接的意义,一是反向思维和正面禳解;二是关注时下困惑与窘况,随时匡正自己的思想行为。 

第二,看投资人或机构是否能提供独一无二的行业资源,越丰富越好。实际上,对于不少民营医院来说,可能拿钱并不是紧要的,投资人对于民营医院在资源方面的支持可能更加重要和给力。这在不少非医疗行业等众多投资医院的案例当中体现的尤为明显,譬如,安琪儿医疗、复星医疗、恒康医疗等等,除了给予被投资的医院一定的资金支持之外,更多的是将投资人的有效资源进行了导入(如信息化系统),从而加速了这几家被投资的医院的提升发展。

第三,除了资金和资源之外,民营医院决策管理者需要考虑的是,能否从投资机构或投资人那里获得其它更多支持。毕竟,民营医院运营管理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诸如管理经验不足,战略方向不明,优秀人才缺乏等等困难,这其中每一个环节的资源缺失都可能导致医院运营夭折。实际上,目前越来越多的医院管理者开始在意投资人或投资机构在战略方向指导、管理经验输出、人才招聘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总体而言,民营医院在运营业绩低迷、抑或转型升级过程中,对于投资人的选择非常重要,特别是在托管医院融资过程中,为了医院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必须放弃绝对控股权进行融资时,更需要非常谨慎,最好能避免找单纯的财务投资者进行融资,而是尽量找到在资金、行业资源、人才支持甚至技术层面能够全方位给予支持的具有战略布局眼光的投资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