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晓辉:一个医生的十年互联网情缘

2015
12/07

+
分享
评论
lingsha810
A-
A+
作者:陈熹梦2015年11月29日的下午,瑞慈诊所的首席医疗官缪晓辉乘坐在前往云南的飞机上,他将前往云南参加一个讲座。同机的人都在酣睡或者休息,除了窗外淅淅沥沥的大雨,飞机上安静得似乎只能听到他自己手...

作者:陈熹梦

2015年11月29日的下午,瑞慈诊所的首席医疗官缪晓辉乘坐在前往云南的飞机上,他将前往云南参加一个讲座。同机的人都在酣睡或者休息,除了窗外淅淅沥沥的大雨,飞机上安静得似乎只能听到他自己手指在键盘上敲动的声音。保存好所有回答之后,缪晓辉摘下眼镜揉揉了发酸的眼角,望向窗外,雨不知道什么时候停了下来,一缕阳光划破云层隐约出现在远方天际。

下个月,个人网站就已满十年了。这一刻,十年来自己在这条路上所经历过的一切,犹如一本书在他脑海中一章章回放,恍若一场漫长的旅行。 

缘起·2005

2005年的你,在做什么呢?也许你刚刚工作。但是2005年的缪晓辉,已经是上海长征医院副院长兼南京分院的院长。

看似风光的事业背后,潜藏的是想象不到的忙碌。有时候缪教授恨不得把一分钟掰成两半来用,参加不完的讲座、写不完的核心期刊文章。缪教授觉得这并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他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那是他选择成为一名医生的初衷。在2005年的年末,缪教授突然发现,自己已经记不起上一次和患者谈心是什么时候,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他告诉自己,于是他开始在网络上与患者“谈心”。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会网站附属分论坛,这可以视作缪晓辉网站的前身。在那个网络还不发达的年代,这样一个毫不起眼的BBS简直是门可罗雀,有时候一周都不会有一个人留言,但是对于每个前来留言的患者,缪教授都尽心的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酒香不怕巷子深,渐渐地缪教授的BBS在学术会议上被提及,也被百度收录上了推荐条目,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这里留言咨询。当时的论坛只有简单的留言和回复功能,许多患者希望能够和缪教授有很深入的交流,因此在2006年,缪教授决定开网站。

发展·2006

http://www.miaoxh.com/,当缪教授注册这个域名的时候,他没有想到这会成为他人生的一个标志。

图片、PPT、论文、留言板,这是缪教授网站的雏形。每天都会有很多人在里面留言,看着他们的留言,缪教授心中充满了对患者的同情。乙肝患者在生活中常受歧视,有些病人因为无助而病急乱投医,耽误的病情,还有些病人因为心里障碍甚至导致妻离子散。对于这些病人,缪教授用最大的耐心去帮助他们,应该服用什么药物、药的用量多少、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应当如何监测,缪教授都在回答中一一提及,事无巨细。他的耐心让一个又一个的患者获得了新生。

刘先生,黑龙江人,65岁,肝硬化患者。在缪教授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治疗。他留言说“五年前我以为自己已经不行了,是您让我多活了五年,您是我们全家的恩人。”

坚守·2009

到2009年,网站的留言病例每天可以高达50个,缪教授实在没有那么多时间去一一回复。出于对患者负责,他变为每天回复前十个病例。

即使是这样,身为一院之长的缪教授仍觉得时间不够用,他千方百计地找出所有空余的时间来回复患者。例如坐飞机之前,先把电脑页面停留在患者留言然后强行关机,这样在飞机上再次打开时不需要联网也可以看到留言,在乘坐过程中回复并保存,到达目的地之后再将内容推送出去。

坐交通工具的时候、工作中的空隙时间、睡前,缪教授就这样用挤出来的时间帮助一个又一个患者。

风云·2010

在2010年,由于军队有关规定,军人不允许出现在网络媒体上,缪教授的网站被迫关闭,他无法继续帮助患者了。对于大部分乙肝患者而言,最大的问题是生小孩。数年来,在缪教授指导下,前来网站咨询的患者有80%-90%都健康地产下了宝宝。网站关闭的消息对于他们来说无疑于晴天霹雳。

所幸半年后网站重开,闻讯前来的患者们通过各种渠道向缪教授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一位远在加拿大的艾女士在留言里这样写道:“当年我在加拿大遇到一位印度医生,我觉得他给我开的药有问题所以咨询您,您不仅解答了我的疑惑,而且给我发来了当年的欧洲肝病协会和美国肝病协会慢性乙型肝炎处理指南,我拿着这份Email要求医生给我换药。现在的我已经怀上了可爱的双胞胎,多亏您的帮助,我无法想象失去了您的网站,像我这样的患者应该怎么办。”

厚积·2011

网站恢复之后,缪教授用自己的经费请人重新设计,除了之前的板块之外,还加入了个人介绍、日志、新闻等等,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医学科普。

很多人都会问,为什么缪教授,一个主任,有明确的使命,偏要从事于“空谈”。在很多医生眼里,写医学科普这种无法评职称的文章就是空谈。可缪教授不那么觉得,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教学是最高形式的理解,缪教授觉得一篇科普文在向读者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是对于自己专业知识的磨砺,这是医学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在医学科普板块,缪教授写下了169篇医学科普文,这些文章帮助许许多多的人掌握了医学知识。文章内容从癌症重疾到日常小事,面面俱到,涵盖了医学的各个方面。

梦圆·2015   

十年,人的一生有几个十年可以毫无间断地去做一件没有回报的事情?

2014年2月,缪教授因流感高烧38°不退;同年9月,缪教授腰椎间盘突出只能卧床。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他仍然坚持每天回复,没有一天落下。在这十年中,数家网络公司希望和缪教授合作经营网站,但是缪教授始终坚持自己最初的选择,用自己的科研经费经营网站,义务为患者服务。

每天回答10个病例,1500字左右,十年,缪教授书写了550万字的临床巨著;平均每天回复一个半小时,十年,他义务看诊5475个小时,按每天8小时一个工作日计算,缪教授义务劳动时间超过2年。

在网站留言板中,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词句,“您是我们全家的再生父母。”;“缪教授您就是我的指路明灯,和您聊过之后我才有继续坚持治疗的勇气”。每一个患者的好转,每一个家庭的圆满,这就是缪教授十年坚守的动力,就是他永不放弃的源泉。

后记:

在采访过程中,缪教授的言语显得格外不经意,仿佛只是在描述一件细微的小事。但是我可以感觉到这个网站倾注了他多少的心血。“经意之极,若不经意”,这和苏子的“始知真放在精微”是同一禅意,越是浓墨厚彩,越是小心经意。缪晓辉网站经过多年的精雕细琢,可谓是十年织一网,罗万象。在这里,笔者衷心希望,缪教授的这张“网”能够一直存在,为了更多需要他帮助的患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互联网,缪晓辉,情缘,缪教授,网站,患者,医学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