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创新者,共赴新十年:CCI十周年庆典圆满举办
下一个十年,让我们继续携手,从“心”出发,向“新”而行,共同书写中国医疗器械创新的下一个辉煌篇章!
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从最初十几个人的创新萌芽,到如今汇聚医疗界、产业界、投资界近千人的创新森林;从第一个创新想法迸发,到成功孵化50余家企业、融资超百亿元——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CI)用十年时间,书写了一段中国医疗器械创新的壮丽诗篇。
9月13日,上海,在这个寓意“一生”的特殊日子里,CCI迎来了十周岁生日庆典——2025东方医疗器械创新大会暨CCI十周年庆典。会场内,温暖的灯光映照着与会者专注的面庞,会场外CCIers的一张张照片静静诉说着一个个创新故事。从首次创新培训的青涩,到如今行业领跑者的自信;从单个医生产品创意的萌芽,到企业孵化成功的喜悦——每一个瞬间都凝聚着CCI支持者、同行者、追随者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热爱。
让我们随着文字走进庆典,隔空感受现场浓厚热烈的喜悦氛围。
典礼现场
初心:十年回响,致敬来时路
作为CCI的引领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CCI创新学院校长葛均波院士首先满怀激动和喜悦发表了欢迎词。他用长达数分钟讲述了十年前救治一名患有罕见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艰难经历。他指出当时中国医生面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成为他矢志推动国产创新的最原始、最强烈的动力。他表示,2015年CCI成立的初衷是集结医生力量,推动中国医疗器械创新。最初的理念“From the doctors, by the doctors, for the doctors”在实践中不断演进,变成了“From the doctors,by the engineers,for the patients”,同时创新少不了投资人和企业家,因此最终CCI的理念演变成“From the doctors,by the engineers,for the patients,empowered by investors & entrepreneurs”,形成了完整的创新闭环。CCI是临床驱动的创新桥梁,有着连接临床与企业、贯通政策与实践、融合国内与国际三重作用。
如今,CCI走过十年。他自豪地表示,十年间,CCI培养了668名跨领域人才(医生337人,工程师141人,企业/投资人190人),推动50余家企业孵化,产生了1000多项专利申请。他承诺中山医院会优先支持CCI学员的创新产品进行临床实验和转化。他以“独行急,众行远(If you want to go fast, go alone. If you want to go far, go together)”作结,强调协作文化是创新生态的核心,十年仅是序章,创新永无止境。
葛均波院士致辞
CCI创始专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钱菊英作为CCI创始专家代表,由衷感谢CCI平台,称其“连接了智慧,温暖了初心”,让医生在救死扶伤的道路上不再孤单。她表示中山医院已建立机制,通过医院层面的讨论和伦理审查来共同承担责任,为那些可能“不合规”但能救命的创新技术和器械开辟绿色通道,这正是对葛院士所述患儿案例中困境的制度化回应。她很欣喜地看到更多年轻医生和跨学科同道的加入,打破了学科壁垒。她期待CCI成为所有有创新梦想医生的坚实后盾,期待年轻一代接过接力棒,让医生的声音传得更远、更有力量,因为每一点微小的改进都可能重塑患者的生命。
钱菊英副院长致辞
VINNOVA血管创新大会发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血管外科主任郭伟代表联合单位致辞。他盛赞葛院士创立CCI是“划时代的大事”,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他将医疗事业分为遵循指南、传播知识的“高原”时代;制定规则、引领创新的“高峰”时代两类。他强调,成功属于先知先觉的创新者,而非跟随者。只有解决别人没解决的问题,才能真正掌握话语权。创新是“累活、脏活、苦活”,需要求真务实和执着不怕失败的精神。他表示,自己创办VINNOVA血管创新大会和血管创新训练营,借鉴了CCI模式。他推崇葛院士提出的“泛血管”理念,并怀着“激动和膜拜”的心情与CCI携手,坚信“红军必胜”。
郭伟教授致辞
作为企业支持方,波士顿科学大中华区总裁张珺代表波士顿科学向CCI成立十周年表示祝贺,并回顾了十年前与葛院士讨论创新构想的情景,对能受邀参与其中表示感恩。她指出波士顿科学“为生命创新”的企业使命与CCI的愿景高度契合。波士顿科学与CCI年复一年的合作,始终聚焦于如何将临床的“金点子”通过工程师转化为能服务患者的产品。她盛赞中国创新已从十年前的“仰望星空”发展到如今的“星光璀璨”,在许多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她希望未来十年能与CCI的创新企业合作,帮助他们的创意和产品“出海”,与国际品牌在国际市场上“过过招”。波士顿科学愿永远坚守初心,与大家携手共进。
张珺总裁致辞
随后,在温馨的乐曲声中,葛均波院士为波士顿科学颁发了“十年同行奖”,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十年同行奖”颁奖
奋进:重要时刻,铸就新辉煌
庄重而热烈的仪式环节将庆典推向另一个高潮。这一刻,不仅是过去的总结,更是未来的开启。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CCI秘书长沈雳教授站在舞台中央,深情回顾了CCI十年历程及未来规划。他强调,CCI始终秉持“急临床之所急、急产业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的初心,构建了“平台-转化-生态”三位一体的创新体系。十年来,CCI创办国内首个“医疗+工程+转化”交叉学科创新学院,探索出行业首条创新项目孵化路径,产生数百项国内/国际首创,发布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中国心血管医疗器械产业创新白皮书(2021)》和教材《医学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面向未来,CCI将聚焦临床真问题与国家大需求,通过“医-工-基”深度融合探索源头创新,依托新成立的CCI企业联盟,打通创新全链条,打造世界级医疗器械创新平台。
沈雳秘书长作分享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CCI十周年“十大创新企业”和“十大潜力企业”名单揭晓。该名单由CCI历时近两个月征集,组织CCI秘书处及CCI执委组成的多人专家评审团,依据报名企业技术创新情况、企业成长情况、与CCI产学研合作情况三大维度评选而出。
“十大创新企业”
分别为:谱创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深圳北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爱声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鼎科医疗技术(苏州)有限公司、索思(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中科微光医疗器械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瑛泰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爱博合创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心擎医疗(苏州)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捍宇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十大潜力企业”
分别为:上海以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上海翰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上海博动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唯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广东脉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创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深圳睿心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杭州脉流科技有限公司、纳龙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嘉兴匠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在激昂的音乐声中,葛均波院士和郭伟教授分别为获奖企业颁奖。这些企业或是从CCI创新学院第一期就走出来的“老将”,或是近年崭露头角的“新星”。它们共同勾勒着中国心血管创新领域的现在与未来。
“十大创新企业/十大潜力企业”颁奖
合作签约仪式更是一次历史性的握手,标志着CCI创新生态的进一步拓展。葛均波院士与郭伟教授代表CCI与VINNOVA签署合作协议。VINNOVA是血管创新领域的重要平台,CCI是心血管领域创新领头羊,两个创新平台的强强联合将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在泛血管医学创新领域开展深度合作。这次合作将打通心血管与周围血管创新的界限,构建更完整的泛血管创新体系。
CCI、VINNOVA合作签约
交锋:思辨论道,预见新未来
全天活动精彩纷呈,主题演讲环节率先开启思想盛宴。江苏省人民医院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王捷,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李新胜、健适医疗科技集团创始人王欣、上海瑛泰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梁栋科、启明创投执行董事张奥等业界精英分别从医疗器械注册、行业趋势、企业出海、并购经验、资本助力等维度,分享了对行业发展的深度洞察。每位演讲者都带来了独到的见解,为与会者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滋养。
王捷、李新胜、王欣、梁栋科、张奥作主旨演讲
圆桌论坛环节以“医工融合·创新破界:探讨医学领域的交叉赋能与未来图景”为主题,汇聚了来自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产业投资等领域的顶尖专家。钱菊英教授担任主持嘉宾,与郭伟教授、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泛血管中心主任徐亚伟教授,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暨南大学教授Martin Banwell、上海以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裁王莉等专家学者展开深度对话。
圆桌论坛
下午的三大对话环节更是精彩不断。20余位行业精英创新者围绕“领航者·人才生态构建”、“跨界者·产业协同创新”、“攀登者·机制创新探索”三大主题展开深入探讨。“老中青”三代创新者同台交流,既有经验传承,也有思想碰撞,共同描绘中国医疗器械创新的发展蓝图。
三大对话环节
值得一提的是,在对话环节结束后,索思(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高林明登台,分享了其团队最新研发的“中国芯”技术突破。现场,葛均波院士亲自为他颁发荣誉证书,表彰其在心血管领域芯片自主研发与创新方面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葛院士为高林明颁发荣誉证书
“创'心'论健”辩论赛环节,八位青年才俊围绕“未来十年医学创新的主要驱动力”展开激烈交锋。正方坚持“技术驱动”观点,反方则力主“支付驱动”理念。双方引经据典、妙语连珠,思想的火花在会场四溅,最终由现场观众投票决出优胜队伍。
辩论赛
“青年创新说”环节为年轻创新者提供了展示舞台。五位青年代表与导师团共话创新的“昨天、今天、明天”。他们中有成功创业者,有技术攻坚者,有跨界创新者。“我们可以携手CCI共创哪些新的可能?”这个问题,将由他们用下一个十年来书写答案。
“青年创新说”
荣光:致敬卓越,感恩十年坚守
晚间的“CCI之夜”变身温情的晚会。晚会伊始,嘉宾们参观“时间长廊”,墙上陈列着CCI十年发展的珍贵瞬间:从2015年首次创新沙龙,到各期学员毕业合影,再到创新产品从图纸到实物的蜕变历程。这条时光隧道不仅记录着CCI的成长足迹,更见证了中国心血管创新事业的蓬勃发展。
在众人期待中,《心路十年》纪念册隆重发布。这本厚达140余页的纪念册,精心收录了CCI十年来的重要时刻、创新成果和故事。翻开书页,既有葛均波院士题写的序言,也有每一位创始会员的寄语;既有重大创新突破的项目介绍,也有普通学员的成长心路。
《心路十年》纪念册
晚会上,由CCIers自编自演的诗词朗诵《CCI十年记-笃行问答》、脱口秀《吃瓜群众》、古典舞独舞《醉清波》、瑜伽表演《减肥大作战》等节目精彩纷呈,展现了CCIers多才多艺的一面。
各节目表演
晚会的颁奖环节再次点燃全场气氛。“特别贡献奖”、“杰出贡献奖”、“优秀同行者”、“优秀合作伙伴”、“优秀导师”、“优秀学员”、“优秀突出个人”、“优秀执委”等十余类奖项依次颁出,致敬十年来矢志不渝支持CCI发展并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团队与企业。每一座奖杯背后都凝聚着无数个日夜
的坚持,每一次掌声都传递着行业的认可与敬意。葛均波院士为健康界创始人、总裁赵红颁发了“优秀同行者”奖项。秉承「健康中国、医学使命、创新驱动、开放共赢」的宗旨,于2017年成立的
中国医学创新联盟(CMIA)是由葛均波院士和健康界联合全国33家中国顶级研究型医院,以及包含16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与中国工程院士在内的40位全国医学学科带头人发起成立的,由此开始探索医学创新转化的路径。
各类奖项颁奖(图为部分奖项颁奖照)
作为庆典的特别环节,全体学员向葛均波院士献上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山东舰模型,以此致敬葛院士在中国心血管医疗器械创新领域的“领航”地位与开拓精神,寓意着他带领CCI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十年征程。
为葛院士献礼
在温馨的灯光与全场的祝福声中,葛均波院士与与会嘉宾共同为CCI十周岁切下庆生蛋糕。压轴环节,由闫乐湟、朱斯珂深情唱响CCI校歌《初心》,歌声凝聚着十年坚守与热望,回荡在每个创新者的心中。这一刻,过去与现在交汇,初心与梦想同辉,CCI十周年庆典在感动与希望中圆满礼成。
切蛋糕
十年,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那些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正在一步步照进现实;那些曾经孤军奋战的创新者,如今有了最坚实的后盾。CCI用十年证明:
创新不是孤独的远征,而是群体的共舞;不是一时的热潮,而是代代的传承。
下一个十年,让我们继续携手,从“心”出发,向“新”而行,共同书写中国医疗器械创新的下一个辉煌篇章!因为这趟创新之旅,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就是CCIer的信仰,这,就是中国创新的力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