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例映射实践,以交流共促提升 中国医院管理奖价值案例巡讲(长沙站)圆满举行
2025年8月30日,中国医院管理奖价值案例巡讲(长沙站)圆满举行。
2025年8月30日,中国医院管理奖价值案例巡讲(长沙站)圆满举行。来自湖南、湖北、广西、广东、安徽等多地的医疗机构管理者与专家学者齐聚星城,围绕医院管理热点议题及中国医院管理奖的价值案例,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与经验分享。
医院管理是医疗机构高效运作与优质服务的核心保障。伴随医疗服务模式的持续创新、学科建设的深入推进,以及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为代表的政策环境不断变化,医院管理已不仅关乎日常运行效率,更直接影响诊疗质量、患者体验、科研转化与人才培养。科学、高效的管理能够整合资源、优化流程、激发团队活力,为医院战略落地和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自2017年启动以来,中国医院管理奖(CHMA)始终秉持“寻找最佳医疗实践,赋能中国医院管理”的评选宗旨,八年来已累计征集8221个案例,评选出1156个获奖项目,成为我国医疗管理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品牌项目之一(更多项目详情,请见中国医院管理奖官网:https://project.cn-healthcare.com/p/686)。据悉,第九季中国医院管理奖共计征集来自全国27个省市、2410个案例。中国医院管理奖价值案例巡讲会作为延伸平台,自2023年起陆续走进各地,持续放大优秀管理经验的价值效应,构建跨机构、跨区域的交流生态。
左上: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党委副书记 杨飞龙
右上:荆州市中心医院院长 梅京松
左下: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副院长 高凯
右下: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 周卫兵
本次巡讲会议分别由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党委副书记杨飞龙、荆州市中心医院院长梅京松、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副院长高凯、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周卫兵主持。
管理创新引领,共话发展共识
会议伊始,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党委书记何庆南发表致辞。他首先代表东道主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医院管理的提升需要从医疗、护理、科研、后勤、文化等多个方面协同推进。中国医院管理奖的设立为各医疗机构提供了检视与改进的重要契机,也为医院管理能力的持续提升营造了良好氛围。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党委书记 何庆南
何庆南书记表示,本次管理奖巡讲不仅是倾听经验、结合实际思考未来路径的重要平台,更是结识志同道合同仁、携手共进的契机。他希望大家在长沙以心交流、互学互鉴,在思想碰撞中收获启发,在经验分享中凝聚共识,并期待与各位同仁在未来发展道路上携手同行、共同提升。
海南博鳌医学创新研究院综合管理部主任 明延飞
随后,海南博鳌医学创新研究院综合管理部主任明延飞带来《寻找最佳医疗实践——学科管理:现代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主题报告。他系统回顾了前八季中国医院管理奖的成果与影响力,并介绍了第九季案例征集与评选进展。通过深入分析2024年学科管理优秀案例,提出“三位一体”学科发展方向、“三阶发展”学科融合路径及“三策共施”人才队伍建设策略,强调以宏观、中观、微观协同明确学科定位,通过纵向深化、横向协同、集群融合提升学科整体实力。
思想碰撞 激荡管理新智慧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常务副院长 李志强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常务副院长李志强作《多学科联动营养体重肠菌移植管理》主题分享。他指出,临床中营养科常被忽视,患者肥胖与营养管理需求与医生认知存在差距,导致诊疗协同不足。为破解这一痛点,中南医院重组营养管理体系,建立多学科协作(MDT)模式,并通过设立营养管理委员会、跨科室小组及“3+X+X”团队模式,推动营养科深入临床实践,形成覆盖营养评估、干预、体重管理与肠道微生态移植的完整路径。目前,医院已建成体重管理中心和肠道微生态中心,在重症、外科、老年医学等专科推广应用,显著提高了营养风险筛查率和治疗率。李志强强调,只有将营养管理真正融入临床,才能释放其在提升患者康复质量和医院综合管理效能中的核心价值。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 黄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黄锋作《DRG支付与日间手术的运营与质量管理》主题报告。他指出,随着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深入,日间手术已成为国家重点推广的医疗服务模式,并被纳入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作为广西头部医院,该院自2015年起逐步探索日间手术路径,从最初的分散试点,到2020年建成广西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善的日间手术中心,形成了集线上线下一体化、闭环化的智慧管理模式。医院通过绩效激励、流程再造和信息化平台,实现了手术效率与管理水平的双提升,显著缩短了患者平均住院日,降低了耗材费用和并发症风险。黄锋强调,DRG支付背景下,日间手术不仅优化了资源配置和患者体验,更为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护理部副主任 谢建飞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护理部副主任谢建飞作《智能时代临床护理高素质人才培养实践》主题分享。她介绍,医院以国家政策为导向,紧密结合临床需求,构建了覆盖新入职护士、骨干护士、专科护士及硕博士护士的分层成长路径;通过引入智能技术,开展AI素养专项培训,推动无感数据采集和智能工具应用,显著提升护理效率与科研能力。同时,医院强调价值护理理念,建立完善的激励与晋升机制,保障护士待遇到位、发展路径清晰,形成了一支专业能力强、具备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护理人才队伍,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 沈波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沈波以《新形势下加强专科能力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为题,分享了医院在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经验。面对医疗资源紧张与规模扩张并存的挑战,医院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强化战略引领,聚焦专科分层建设与交叉融合,重点打造高峰学科并培育潜力专科。通过优化科室管理、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推动技术创新与转化,并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显著提升了诊疗质量与运营效率。医院还积极构建多学科协作(MDT)模式,整合院内优势资源,为患者提供一站式精准诊疗服务,同时注重医学教育与科研协同,为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医疗水平提升提供了坚实支撑。
案例淬炼 彰显实践价值
三位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获奖医疗机构代表围绕往季管理奖价值案例展开精彩分享,深入剖析案例背后的管理逻辑与实践路径。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副院长 韩振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副院长韩振分享了该院荣获第八季“智慧医院”主题银奖的案例《新质生产力赋能智慧医院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系统介绍了医院以数据、算力、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要素为核心,通过构建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体系,在提升诊疗质量、优化患者服务、实现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药学部常务副主任 邱凯锋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药学部常务副主任邱凯锋分享了第七季“药学管理”主题金奖《超而有度—基于EBM证据分级体系的超说明书用药评价与管理》,阐述了医院通过建立循证证据分级体系、制定超说明书用药目录、开发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等创新举措,实现对超说明书用药的科学评价与规范管理,有效保障了临床合理用药与患者安全。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组织部都丽婷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组织部都丽婷分享第六季“党建文化”主题铜奖《基于三项提升工程的党支部品牌建设》,详细介绍了医院通过“标准化、特色化、示范化”三阶段路径,构建党支部品牌大厦,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科发展、医疗服务、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实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助推医院连续六年国考获评A+级的高质量发展成效。
聚焦双引擎 共话医院管理新路径
从左至右: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医务部主任 刘作良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总会计师 刘静
孝感市中心医院副院长 张海燕
咸宁市中心医院副院长 王定淼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 欧阳斌
深圳市人民医院副院长 杨超
荆州市中心医院党委副书记 邢程
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 周卫兵
圆桌讨论环节由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周卫兵主持,荆州市中心医院党委副书记邢程、深圳市人民医院副院长杨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欧阳斌、孝感市中心医院副院长张海燕、咸宁市中心医院副院长王定淼、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总会计师刘静、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医务部主任刘作良分别围绕“学科建设与智慧医院:如何打造医院发展的双引擎”与“精细化与数字化:公立医院管理创新的落地路径”两大议题展开讨论,集中反映出以下几个关键关注点:党建引领与学科融合机制建设、智慧医院建设中人工智能与数据整合的实际落地、专科医院差异化发展路径、人才引进与梯队建设的区域实践、运营精细化与DRG支付改革的协同推进,以及医疗服务模式中日间手术与多学科诊疗(MDT)的效率和质量提升。讨论嘉宾普遍认为,学科建设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需注重高层次人才引进、专科差异化发展和科研临床转化;而智慧医院建设则需以实际业务场景为导向,通过5G、AI、物联网等技术实现设备联通与数据融合,赋能管理、医疗和服务三大维度。
凝聚合力 共绘医院新图景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党委副书记 杨飞龙
会议最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党委副书记杨飞龙作总结。他指出,中国医院管理奖价值案例巡讲不仅是经验分享的平台,更是共识凝聚、互学互鉴的重要契机。希望通过优秀案例的推广,持续推动医院管理实践创新,为新时代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