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正式引进VR正念训练系统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引进莱爱德VR正念训练系统。通过沉浸式场景、生物反馈数据追踪及智能交互技术,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心理康复治疗,推动传统模式向智能化升级。
近日,VR正念训练系统正式入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这一数字疗法创新产品的引进,将为医院提供更有效的康复技术,为患者提供更高效、沉浸式的心理康复服务,助力医院心理康复模式迈上新台阶,推动传统治疗模式向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升级。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坐落于珠江南岸,白鹅潭畔,由美国医生嘉·约翰(John Kerr)于1898年创办,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三级甲等脑科医院。医院拥有四个院区,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分设芳村总院、白云院区和荔湾门诊部及脑科学研发与教学中心,担负着广州市乃至华南地区的精神心理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重任,是华南地区精神、神经疾病疑难重症诊疗中心。
虚拟现实技术:心理治疗领域的革新力量
虚拟现实(VR)技术是一项融合了计算机图形学、电子信息、传感器、仿真技术的综合性技术,其基本实现方式具有沉浸感、互动性、想象性三大特性。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扩展了医生的治疗资源,通过VR技术创造的虚拟环境,可依据患者个体化需求精准匹配康复方案,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构建多模态交互场景,患者在其中通过视听触嗅多维感官训练,结合实时生理反馈完成交互任务,激发治疗动机,实现康复效能的智能化提升。
正念VR:创新融合,开启心理康复新范式
由北京莱爱德数字医疗出品的VR正念训练系统包含心理健康评估模块、正念训练模块及场景库等,是一套用来构建虚拟现实场景用于正念训练的系统模块,医生可以选择和利用相应训练场景方案,采用虚拟现实(VR)技术将康复与正念数字疗法(MBCT)相结合,利用先进的VR技术将正念训练,正念减压、生物反馈,情绪疗愈等训练手段整合在虚拟场景中,采用主动参与式训练让用户在身临其境的场景中完成不同互动完成多个训练任务,达到心理康复目的。
三大技术优势,破解传统正念训练难题
传统正念训练长期受制于场景固化单一、患者依从性薄弱、疗效缺乏量化依据等行业痛点,难以突破效能瓶颈。VR正念训练系统凭借三大核心技术优势实现跨越式革新,重塑心理康复训练格局:
1.沉浸式场景再造
搭载正念叠石、曲水流灯、微笑漂流、孔明灯等 20 余种沉浸式虚拟场景矩阵,构建多维度感官交互生态。医生可基于患者心理特质与康复阶段,精准匹配定制化训练场景方案,让正念练习从单一形式变为个性化康复旅程。
2.数据化疗效追踪
实时采集心率变异性、呼吸节律、注意力持续时长等多维生物反馈数据,通过智能算法生成动态疗效评估报告。以可视化数据图谱直观呈现康复轨迹,实现从 “经验判断” 到 “数据驱动” 的精准化疗效管理。
3.智能交互升级
融合脑机协同交互、数字人智能引导、沉浸式互动任务体系,将传统正念训练的枯燥感大幅消解,转化为深度沉浸的 “心流体验”。通过技术赋能激活患者的参与动机,使训练依从性提高,降低脱落率。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引入VR正念训练系统 ,标志着医院在心理康复领域迈出了数字化、智能化的重要一步。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将为患者带来更有效的心理康复服务,也将为中国精神心理康复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引领心理康复模式朝着更加高效、精准、个性化的方向不断前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