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手术间标准化布局:手术效率、感染控制与医护协作的平衡路径

原创 2025-06-30 11:30 健康界

建立手术间标准化空间布局方案,避免因手术室空间不足、仪器、线路、物品摆放位置不佳影响手术进程,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手术间布局对手术过程有重要影响,从而影响手术的整体效率。手术室器械台以及工作人员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团队的协作和沟通、人体工程学,设备、耗材位置影响手术间工作人员,尤其巡回护士的行走路径。

标准化的手术间布局及管理可缩短手术准备时间,使工作流程流畅、简练、有规律可循,有效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目前手术间的布置大多是根据主刀医生的主观偏好或机构实践来设置的,各医院尚未建立标准化手术间布局。

手术间布局应按照手术特点进行相应的平面、空间布局,在方便手术操作的基础上兼顾麻醉医生术中监测及巡回护士的手术间管理,且符合卫生要求:

手术床的放置:手术床放于手术间净化区域的中心。头面部手术时将手术床向病人脚部适当移动,下肢手术时将手术床略向头部移动,以保证手术区域和器减台完全处于净化区内,确保手术人员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麻醉机监测仪、电凝器、能量柱等常用仪器:定点放置在手术床头侧的周边区,尽量避开回风口,最大限度消除或避免由仪器设备带入的病原微生物及尘埃粒子,建立良好的空气环境,保护手术区,有效预防和控制

医院感染。

器械台的放置:器械台位置应尽可能让整个手术室团队,特别是外科医生、第一助理和洗手护士能够直接看到手术区域,且器械台应放置在距离外科医生足够近的位置,缩短洗手护士和外科医生之间器械交接的路径;

并在洗手护士前面呈U形,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旋转运动,并改善了人体工程学的身体姿势。

大型医疗设备(如C型臂或手术显微镜):如需使用应在设置中规划足够的空间;当设备未使用时,应将其放置在外科医生对面,靠近手术区,以便快速准备和设置。

供应库存、工作站和无菌区:路径应尽可能短,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期间巡回护士的行进路径。

专科相对固定手术间,根据专科特点设计手术间的空间布局:所有专科仪器放置在专科手术间,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搬移,减少手术人员的活动,以控制手术间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手术体位与仪器设备安置的协调性设计:根据病变部位以及手术方式,按所需可能使用的仪器设备的数量及特点,先后放置,互不影响,既能节省空间又方便使用,达到手术空间合理而流畅。

手术室中的操作区域和显示器应能够被工作人员看到,而无需弯腰或扭转头部或背部。

衡量要素:

1.是否根据专科特点制定不同专科手术间标准化布局方案;

2.医护对仪器设备使用是否方便、术中配合满意度评价是否提升;

3.同种类型患者的手术时间是否缩短。

来源:健康界《手术室精益管理共识》第一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手术室,手术室精益管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发表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