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性突破!齐鲁制药牵手国自然基金委 9900万元联合基金破解医药基础研究“卡脖子”难题

2025
06/30

+
分享
评论
健康界
A-
A+

这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度引入生物医药企业。

2025年6月30日,中国生物医药基础研究和源头创新迎来历史性时刻。

随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以下简称“联合基金”)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齐鲁制药在创新研发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度引入生物医药企业。齐鲁制药将投入9000万元,与国自然基金委配套的900万元形成合力,为破解重大疾病防治难题提供源头创新支撑。这一历史性突破将有效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深度融合,为解决医药领域“卡脖子”难题提供新路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窦贤康,齐鲁制药集团副总裁张明会出席签约仪式。

聚焦人民生命健康 助力医药领域基础研究攻关

签约仪式上,窦贤康回顾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20世纪80年代成立以来,在支持我国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并从我国基础研究现状、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解读等多方面分析了此次签约的历史性意义。他表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资助我国基础研究的主渠道,和最具创新活力的企业深度协同,能够推动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齐鲁制药等医药企业作为首批加入联合基金的资助方,与基金委共同开启这一征程具有深远意义。希望充分发挥联合基金的导向和凝聚作用,以联合基金项目为科技创新的策源点,吸引调动社会科技力量和创新人才共同参与基础研究。通过产学研业务深度融合,推动民营企业源头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研究成果的应用。“相信通过联合基金的支持,一定能够帮助民营企业突破关键技术难题,提升核心竞争力,使我国民营企业在未来复杂市场环境中站稳脚跟,为建设科技强国、制造强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齐鲁制药集团副总裁张明会表示,生物医药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满足人民美好健康生活需要的重要支撑,更是全球科技创新的必争之地。没有原始创新的“从0到1”,就没有产业创新的“从1到100”。只有在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上优化布局,在突破前沿引领技术、关键核心技术上协同攻关,在建设高端创新技术平台、深化产学研深度合作、打造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具备全球竞争力产品上加力奋进,才能把握住创新主动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是我国基础研究的主渠道,是原创性颠覆性成果的策源地,也是科技人才的孵化器和协同创新的动力引擎,希望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充分发挥联合基金“杠杆效应”“虹吸效应”和齐鲁制药的创新和产业优势,围绕解决临床急需和未被满足的用药需求,通过构建创新要素充分涌流、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的科技创新共同体,争取多出快出高质量的科技成果。

实现历史性突破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齐鲁制药将正式以“出题人”身份参与国家基础研究,在三年间每年投入3000万元,累计9000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按1:10比例每年配套300万元,三年共900万元。双方将建立“企业出题、科研界答题、基金委组织专家评审”的协同机制,围绕免疫失调、细胞异常增殖、基因突变与表达调控异常、代谢失常及神经系统疾病等五大核心领域,支持科学家开展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民企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企业共同出资设立,旨在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导向作用,引导和鼓励科技创新型民营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吸引和集聚全国优势科研力量,紧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聚焦关键技术领域中的核心科学问题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为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实施注入新动能。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历史性突破不仅将加速生物医药领域的源头创新,还将通过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优化创新资源配置等方式,进一步完善我国医药创新生态体系,研究成果也将直接服务于“健康中国”战略,为患者带来更多可及、可负担的创新药物。

“科技齐鲁”创新升维 锻造“国际品质国民好药”

数据显示,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的比例近年来保持在6%左右,与世界主要科技发达国家的约15%还有较大差距,企业作为创新主体投入基础研究的比例仍然偏低。以医药行业为例,尽管我国自主研发的创新药不断推出,但绝大多数都是跟踪创新或模仿创新,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有转化意义的新机制、新靶点。

作为国内制药企业的领军企业,齐鲁制药依托科技创新,保持了强劲发展势头和行业竞争力。目前,公司累计上市320余个产品,实现“从头到脚”药品保障全覆盖,一致性评价过评数、首家过评数、国家集采中标数量行业“三领跑”。2024年度位列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第三。

近年来,齐鲁制药的创新驱动战略持续升级提档,建立中美联动六大研发平台为支撑的国际研发体系,形成了一支由百余名具有国际视野高端领军人才为引领的高水平科研团队,专职研发人员达5000人。目前,公司年研发投入销售收入占比达12%,十四五期间累计研发投入超过200亿元。

与此同时,齐鲁制药构建起与国际接轨的质量管理体系,全员、全过程守护药品质量,以“精品”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制造”品牌,产品稳定出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全球约15亿患者使用“齐鲁好药”。

齐鲁制药集团副总裁张明会说:“我们坚持长期主义,瞄准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领域,坚定不移持续加大投入,期待在新靶点、新治疗领域和新型复杂制剂方面快速取得突破,打造国民好药,不断满足临床未满足需求。”

据了解,截至目前,齐鲁制药已布局了80余项国家一类创新药项目,目前已有20多项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一系列创新成果已加速上市: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药物“启新可”、全球首个组合抗体药物“齐倍安”等国家1类新药相继上市;微球、微晶、口溶膜、脂质体、软胶囊、纳米粒、亚微乳、预灌封等十余款新型高端制剂相继上市,走在行业前列。

张明会表示,齐鲁制药将以此为契机,高质量做好资金、组织、项目等方面的管理与运营,共创联合基金新范式,加速实现生物医药产业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基础研究,制药,科技,国家,创新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健康为民 体验提升”案例征集 加入
  • 第九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全院血糖管理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医院SPD创新管理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