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安静病房”,医院如何让疗愈“静”悄悄?
不同医院打造安静病房的举措虽各有不同,但都围绕着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环境这一核心目标。
在医疗体系中,安静的病房对患者的康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医院意识到这一点,纷纷开展打造安静病房的行动,通过不同的举措,为患者营造宁静的康复空间。
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急、慢性肝病患者居多,这类患者睡眠质量与情绪易受外界干扰。曾经试点病区噪音问题严重,昼间最高达85.9分贝,夜间最高67.8分贝,远超国家规定标准。2024年1月,医院启动“安静病房”主动治理项目。从空间布局上,将易产生噪音的设备和区域远离患者床头,治疗车、推车放置角落并安装减震装置;病区公共区域摆放绿植,吸收噪音、缓解患者紧张;为医护人员增设对讲设备,避免传统呼叫系统的嘈杂。在示范病区安装分贝仪,实时监测噪音,超标即报警。同时对设施设备改造升级,如更换仪器设备滑轮为减震轮、护理治疗车加缓冲垫、病房门安装静音门吸等,还为医护人员配备无线对讲耳麦,减少沟通噪音。此外,开展芳香疗愈、心理疏导等活动,关注患者与医护人员的情绪管理,成效显著,获得专家好评,患者满意度飙升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胸科特需人文病房在打造安静病房方面也独具特色。在硬件设施上,精心配置静音治疗车,加强病房管理,制定严格的静音管理制度,并配备分贝仪监测病房噪声水平。同时制作精美的海报和温馨提示,时刻提醒人们保持安静。通过这一系列举措,病房噪声显著降低,患者睡眠质量明显提高,有力地促进了身体康复。除了降噪,医院还从患者心理层面出发,安排具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护士开展箱庭疗法,解读患者沙盘中潜藏的情感、冲突与需求,给予针对性心理支持。依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预康复治疗方案,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约30%,平均住院时间缩短1-2天。使用移动护理车或床头显示屏为患者进行正念冥想治疗,患者出院时还能将课程下载至手机,有效降低患者焦虑和抑郁水平。鼓励患者绘画表达内心感受,其作品装点病房,营造充满人文关怀与艺术气息的康复环境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则在基础设施改造上发力以打造安静病房。其中心监护室启用医用压缩空气中心供气系统,该系统安装在新病房楼地下车库的医用压缩机房,配备4台德国原装空压机组及拥有监测、报警、控制功能的配套设施,供应新旧病房大楼的全部气体终端。与呼吸机自身带有的小型空压泵相比,中心供气系统优势明显。一方面,压缩空气质量更有保证,系统中安装了除水、除尘、除菌、除异味功能的装置,使空气质量符合医用标准,降低病人感染机率,减少抗菌素使用;另一方面,彻底解决了噪音问题,为监护室营造了良好的医疗环境。同时,使用该系统后,呼吸机无故障工作时间提高,维护、维修费用大幅下降,为医院节约开支 。
还有一些医院从人员管理与行为规范方面打造安静病房。严格限制人员进出,只允许患者和必要的医护人员进入安静病房,并严格控制探视时间和人数。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要求在操作时动作轻柔,尽量避免发出噪音,减少对患者的干扰。例如在进行检查和治疗时,做到“四轻”——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关门轻。同时,对患者也进行宣传教育,让患者遵守医院规定,保持病房安静整洁,不得大声喧哗、打闹。通过医患双方共同努力,营造安静的治疗环境 。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部分医院利用先进技术助力安静病房打造。引入智能降噪设备,通过感应环境噪音并发出反向声波进行抵消,降低病房内噪音。优化电子医疗系统,减少因系统卡顿、提示音等产生的噪音。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病房的管理,如通过监控设备实时查看病房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噪音问题 。
不同医院打造安静病房的举措虽各有不同,但都围绕着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环境这一核心目标。这些创新举措,从基础设施改造、人员管理、心理关怀到信息化建设等多个维度发力,不仅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和康复效果,也为医疗行业在改善就医环境方面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相信会有更多医院加入到打造安静病房的行列,不断探索创新,为患者带来更多福祉,让“疗愈细无声”的理念在更多病房中得以实现。
扫码加入【医患体验管理与评价】专区
——通过患者视角,提升患者就诊体验及医院品质现状!
✓患者体验提升优选案例定期更新:2024全国医院擂台赛、中国医院管理奖获奖案例
✓权威专家定期直播:医患沟通技巧、患者体验提升妙招
✓优选解决方案精准赋能:AI融合智能分析,助力医院品质进阶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