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院管理奖价值案例巡讲(重庆站)圆满举行
以案例为桥梁,用实践促提升,中国医院管理奖价值案例巡讲(重庆站)圆满举行
2025年5月17日,中国医院管理奖价值案例巡讲(重庆站)圆满举行。来自重庆、四川、广东、湖南、江苏等多地的医疗机构管理者与专家学者齐聚山城,围绕医院管理热点议题及中国医院管理奖的价值案例,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与经验分享。
当前,医院管理角色正不断演进,从运行保障走向战略引领。随着医改纵深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持续深化以及医院高质量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医院的管理体系与治理能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重构。管理不再只是后台的辅助工具,而是成为驱动医院战略落地、推动服务模式创新和激发组织活力的核心要素。管理创新的内涵也在不断拓展,既关乎服务流程的优化、患者体验的提升,也关乎资源配置效率、绩效机制改革,更在学科发展战略、数智化建设、人才队伍管理等关键环节中发挥着引领作用。可以说,管理已成为现代医院系统性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
自2017年启动以来,中国医院管理奖(CHMA)始终秉持“寻找最佳医疗实践,赋能中国医院管理”的评选宗旨,八年来已累计征集8221个案例,评选出1156个获奖项目,成为我国医疗管理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品牌项目之一(更多项目详情,请见中国医院管理奖官网:https://project.cn-healthcare.com/p/686)。中国医院管理奖价值案例巡讲作为延伸平台,自2023年起陆续走进各地,持续放大优秀管理经验的价值效应,构建跨机构、跨区域的交流生态。
本次巡讲设“价值溯源”、“样本解析”以及“管理论道”三大模块,会议分别由重庆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胡怀东、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纪委书记王恩文、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院长牟华明以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原副院长肖明朝主持。
锚定管理创新 凝聚发展共识
会议伊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何建国与正大天晴药业集团战略业务事业部总监马赛分别发表致辞。他们对到场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医院管理能力已成为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期待以此次巡讲为契机,进一步搭建跨院交流平台,激发管理创新活力。
何建国副院长表示,中国医院管理奖为全国医疗机构提供了一个展示成果、交流经验的重要平台,推动了管理理念的更新与治理能力的提升。他提到,中国医院管理奖紧扣时代脉搏以及行业热点,充分体现了对医院管理系统性与复杂性的深刻理解。在新时代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管理已成为关键引擎。何建国院长也分享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流程优化、高效协同和治理体系建设方面的持续探索,同时表示也将继续积极参与中国医院管理奖的申报与学习,将其作为检验支撑提升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契机,不断优化管理机制,丰富治理内涵。
马赛总表示,2017年以来,正大天晴作为战略支持单位,已经陪伴中国医院管理奖走过了这个9载春秋,见证了许多经典案例的产生和医院管理创新的强劲势头。同时,他提到中国医院管理奖已成为全国医院管理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项目之一,对推动医疗行业管理创新起到了重要作用。未来,正大天晴将继续深化合作,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务实的行动,共同探索医院管理的新模式、新路径,为医院管理创新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随后,健康界平台运营中心总经理陈晓月带来《中国医院管理奖项目发展概述》主题报告。她系统回顾了中国医院管理奖八季的发展历程,从项目背景、申报数据、传播成效到实践成果,展现了其在推动医院管理交流中的平台价值;同时,她详细介绍第九季评选的组织架构、评选主题、评选维度、申报流程与奖项设置,帮助医院更精准理解与参与管理奖评选。面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时代变革,她还分享了医疗机构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判断,指出未来医院管理将更加重视机制变革与内涵提升,管理创新将在战略转型中发挥更加关键的引领作用。
案例萃精华 践行管理新理念
在“样本解析”环节,四位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获奖医疗机构代表围绕第八季管理奖的金奖与银奖案例展开精彩分享,深入剖析案例背后的管理逻辑与实践路径。
重庆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黄莹带来“党建文化”主题金奖案例《“五项清单”助力党建统领党建业务深度融合》,阐释了如何以任务清单、标准清单、服务清单、责任清单和考评清单的清单化管理推进党建与业务的深度协同。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全程管理中心科长周永召分享“智慧医院”主题银奖案例《智慧化慢病管理创新应用:人工智能引领的全程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分享了人工智能在全程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提出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患者体验和服务效率,同时强调数据的重要性,包括医疗数据资产化和交易化趋势,以及高质量数据对AI发展的推动作用。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办主任余江解读“运营管理”主题金奖案例《统筹布局,质效双馨——医院门诊一体化管理的建设与成效》,分享了一体化门诊管理模式,强调资源整合、流程优化和服务升级,并提出“人员一体化、运营平环化、质量控制持续化”的管理策略,解决患者体验差、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主管护师彭芳敏带来“护理管理”主题金奖案例《智能化疼痛管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分享了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估预警、干预教育体系,显著提升了疼痛管理水平,并提出标准化自动汇编和多维度质量管理的理念,确保服务质量持续改进。
这些案例不仅展示了不同主题下的管理创新实践,也体现了公立医院管理从经验走向体系、从模式走向标准的演进趋势。
思维深激荡 共探管理新范式
进入“管理论道”环节,会议设置了两个聚焦医院管理关键议题的主题演讲、一场面向管理奖案例撰写的实务交流以及一场观点丰富的圆桌对话,内容涵盖绩效管理、学科建设、案例提炼与行业趋势等多个维度,力求以务实的视角与思考,融合理论与实践,启发思维、为同行提供借鉴与启发。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院长彭望清以《绩效为尺 管理有方——绩效管理转型与体系建设实践探索》,系统分享了医院在绩效管理转型与体系建设方面的深入探索与实践。他指出,绩效管理是医院管理中“最有效也是最难做”的部分,面临“六同六不同”等多重挑战。他详细介绍了从分类考核、以岗定薪、按绩计酬,到建立多维价值指标体系的全过程,强调绩效改革必须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协同推进,做到“分之有据、取之有道、励之有效”。中肿通过精准激励机制,持续增强员工获得感与组织内生动力,推动医院实现门急诊量年均增长超10%,并成为绩效改革的全国标杆。其“精细、精准、精进”的绩效体系建设经验,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范式。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管理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文进带来《“十五五”学科规划》的前瞻性分享,深刻阐释了“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节点下,医院学科发展应如何前瞻布局、系统推进。他指出,学科规划绝非简单设定发展方向,而是战略定位、资源配置、目标执行与结果评估的全周期设计过程。文进强调,医院不能等待政策,而应主动谋划,基于供需匹配与数据驱动,强化学科“顶天立地”的发展格局,做到“定位、取舍、配称”三位一体。他提出,学科建设必须实现从精细分化到跨学科整合,从个体突破到生态协同,最终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打造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为“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筑牢战略支撑。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院办/重大专项办主任王志远围绕《管理案例的撰写逻辑与关键要素》进行了深入解析。在他看来,项目是医院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路径,而项目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项目乃至医院发展的速度与质量。他表示,项目组织过程资产的积累是案例撰写和知识萃取的基础,撰写高质量管理案例的第一步应从熟悉评选维度和模板框架入手。同时,案例汇报需要具备换位思考能力,通过引发评委共鸣,实现内容的生动呈现与价值传递。
圆桌讨论环节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原副院长肖明朝主持,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副院长向德兵、重庆市人民医院组织科科长、副研究员赵宇、南京鼓楼医院医务处医务科科长孟繁荣、四川省肿瘤医院医务部副部长李扬、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院办主任谭创以及广安市人民医院医保主任贺兴分别围绕“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医院管理范式重构”与“DRG/DIP2.0时代下的运营策略调整”两大命题展开讨论。集中反映出以下几个关键关注点:医院需顺应“从大住院到大门诊”的服务转型趋势,优化流程与结构配置;强化以数据为基础的精细化运营管理,推动病种结构优化与成本核算能力建设;通过绩效机制激发医务人员积极性;积极拓展非医保收入与新型服务场景,如特需服务、健康管理与医养融合;同时理性引入人工智能等新质要素,统筹技术应用与伦理风险,助力智慧医院建设。讨论嘉宾普遍认为,未来医院管理应以系统思维推动组织重构与资源重配,实现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的双轮驱动。
协同共进,擘画医院管理新未来
重庆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胡怀东在会议总结中指出,本次巡讲以“案例”为媒、以“管理”为轴,汇聚思想火花、共探实践路径,为医院管理者提供了多维度的启发与参考。他希望,大家继续积极参与中国医院管理奖的申报与评选,用案例讲好管理故事,以实践推动医院管理能力的持续提升,让管理创新真正“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未来,健康界将持续在全国多地举办“2025中国医院管理奖价值案例巡讲”,以价值案例为载体,推动理念共享与经验传播,引导医疗机构提升管理能力与专业素养,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的智慧与平台力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