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圆满举行

2025
05/13

+
分享
评论
吴秉炎 / 健康界
A-
A+

2025年5月9日,由海南博鳌医学创新研究院、健康界主办的标杆医院学习系列项目的“融临床药学之力 筑高质发展之基”标杆医院学习系列活动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举行。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医院管理者、专家学者以及相关部门领导,共同探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分享成功经验和创新实践。

会议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叶峰主持下拉开帷幕。叶院长代表医院对参会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他们在百忙之中参加此次会议表示衷心的感谢。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郑林雄、健康界副总裁董岩、凯西全国大客户总监诸葛麟骧作精彩致辞。

在主题报告环节,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福星院长分享了“学科建设赋能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报告。张福星院长分享了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学科建设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经验。在学科建设内涵上,他强调了学科建设对医院品牌和竞争力的重要性,并指出顶尖排名建设与医院整体排名紧密相关。他还提到了医院和学科评估的价值,以及如何通过评估引导资源优化。在学科建设路径方面,他阐述了医院以完善支撑学科可持续发展的三大体系为核心的整体思路,包括专科能力建设、人才培养体系和成果转化体系。他提到了医院在专科能力建设上的差异化发展目标,以及在MDT和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专病中心建设。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中副院长分享了医院在日间医疗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他介绍了医院建立独立日间治疗中心的初衷,即提升医院的CMI值,通过将低权重患者从住院转向门诊,优化病种结构,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他详细阐述了日间治疗中心的功能定位、设施配备以及医保政策支持,强调了医保DIP改革对医院结余的积极影响。他还分享了医院在患者准入、归属管理、绩效激励等方面的具体措施,以及如何通过多部门协作推动日间医疗的发展。他展示了日间治疗中心在提升CMI值、优化病种结构、提高医院运营效率方面的显著成效,并提出了未来扩大日间治疗中心规模、进一步提升CMI值的目标。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运营管理部黄伟容副主任分享了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新时期绩效管理方面的思考与实践。她介绍了运营管理部在确保医院良好运营状态中的关键作用,尤其是在公立医院面临运营挑战的背景下,叶强调了绩效考核和分配在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医院如何将国考和市考指标融入绩效考核方案。她详细阐述了医院在绩效管理中面临的困境,包括绩效考核任务重、竞争环境激烈、经济下行压力以及医保支付政策改革带来的挑战。为应对这些问题,医院实施了“三维一体”绩效管理策略,从目标、过程和薪酬三个维度进行调整。通过目标分解、过程管控和薪酬激励,医院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同时,提升了运营效率。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剂科主任药师颜志文分享了医院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方面的经验。他介绍了抗菌药物管理的背景,包括国家的相关规章、指导原则和指标要求。颜志文强调了抗菌药物管理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医院在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方面的具体措施。他提到,医院通过信息支持和明确管理公式,结合日间治疗中心的建立,减少了住院天数,从而降低了抗菌药物的消耗量。颜志文还分享了医院在合理诊断、会诊机制、药师参与等方面的经验,强调了药师在抗菌药物管理中的关键作用。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主任董得时分享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的创新实践。他以肿瘤科药物治疗为例,介绍了如何利用药物经济学工具评估不同治疗方案的性价比。董教授强调了临床问题的多角度解决方法,从全球疾病负担研究到分子机制探索,再到临床应用的转化研究。他也分享了团队在乳腺癌治疗靶点筛选方面的研究成果,展示了如何通过分子机制研究发现新的治疗靶点,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此外,董教授还介绍了药学部在优化医保政策、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面的努力,如开发APP实现药物相互作用快速查询。

两轮互动讨论环节,先后由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助理郭正纲、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董雷主持。

首轮讨论环节,各位讨论嘉宾就“学科建设、三医联动与绩效管理如何共促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专家院长冷建军强调三医联动的重要性,指出医保政策支持可降低医院成本并提高效益。同时表示临床药师进入重点科室协同发展的必要性。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质量总监、互联网医院院长周路指出,肇庆市医疗资源有限,但通过中心化建设整合内外科资源,提高诊疗效率。获得政府资金支持,引入先进设备和技术,提升医疗水平。认为学科建设是逐步发展的过程,需不断探索和改进。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务部主任兼急诊中心主任杨初蔚谈到,所在医院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规模和排名接近,其在器官移植等方面有特色。采用RBRVS与专项考核结合的绩效改革。日间诊疗采取集中管理和分散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提出在经济困难环境下,医院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多部门探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医务部主任宋磊,东北医保政策联动配合不如厦门,导致管理困难,谈到临床路径和药物经济学对医务管理的帮助,以及医保DRG付费带来的挑战。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医技部主任王飞,强调学科建设需结合技术储备和人员培训。提出需瞄准特定技术提升学科影响力。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保与物价管理部主任庄志成谈到,医保科需精准对接政策,助力医院学科建设。通过病种结构调整和日间诊疗模式,提高治疗技术。保证医保政策的落实和奖励,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日间放化疗中心副主任侯彦杰提到,管理比专业更难。其所在医院日间放化疗中心减少了患者等候床位时间,提高了CMI值和手术占比。强调日间放化疗能节省医疗资源,减轻患者负担。提出要积极推广日间放化疗。

第二轮讨论环节,各位讨论嘉宾就“药物精细化管理与药学服务创新如何赋能医院高质量发展?”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应急总医院药学部主任张藜莉强调了医保政策的执行对药学部的挑战,尤其是在北京等地区落地难度较大。她认为药学部需通过精细化管理助力医院控费,如利用集采降低药占比,并建议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日间诊疗中加强临床药师的配备以提升服务质量。浙江省人民医院药学部临床药学室组长严洁萍指出,浙江省人民医院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药学精细化管理,覆盖DDDs、抗肿瘤药物及集采落地。她强调临床药学作为高峰学科的重要性,并分享了药学部通过转化获得资金支持的经验,认为药学服务对医院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深圳大学总医院药学部主任艾伟鹏分享了深圳大学总医院在创三甲过程中的药学管理经验。他提到制定规则规范临床用药,借助信息化手段辅助监控药品使用,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并确保医院在满足考核指标的同时实现精细化管理。江西省胸科医院药学部负责人王永龙强调药学部转型为临床服务的重要性。因医院信息化投入有限,仍沿用传统临床药师包干模式。他分享了通过管控高危病例和提供合理用药建议,帮助临床科室降低成本,实现药学服务对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支持。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学部副主任李占武强调高质量发展需降本、提质、增效。他提出药学部门应控制成本、提升服务质量,并通过多学科协作发挥药学价值。分享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降低成本的经验,以及顺应政策趋势如药品追溯码的执行,转化为提升药学服务水平的动力。滨州市人民医院药学部副主任周绣棣提到山东三级医院面临抗菌药物使用指标压力,依靠信息化提升管理。她强调后疫情时代药品库存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通过信息化手段预警药物相互作用,应对老龄化带来的复杂用药问题,确保药学服务安全有效。

会议结束后,参会嘉宾在医院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院史馆、日间治疗中心等地,进一步了解了医院的发展和建设情况。参会嘉宾纷纷表示,此行学习收获颇多。


非常感谢凯西医药(上海)有限公司、羽高科技、中科厚立

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医院管理,药学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健康为民 体验提升”案例征集 加入
  • 第九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全院血糖管理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医院SPD创新管理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