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先行,让肥胖不再受歧视,体重不再失控 橙红丝带行动启动
4月26日,在“健康体重 医者先行”主题推进活动包头专项行动启动大会上,“橙红丝带行动”同期启动。
“肥胖是疾病的上游,跟心血管事件、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的发生息息相关,而肥胖是我们每个人在生命的任何阶段都可能要面对的问题。“橙红丝带行动”倡议人、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减重糖尿病健康管理专家委员会副主委孟化教授在启动仪式上表示:“系上橙红丝带是对生命的尊重,无论体重胖瘦,每个人都值得被尊重、被平等对待;传递橙红丝带,是对科学信仰的回应,需要社会、医学、政策协同发力;守护橙红丝带,是对未来的承诺:缔造一个更健康、更包容的社会。真正的治愈,始于把患者从病例还原为人——他们的恐惧,期待与故事。我们不仅要关注人得的病、更要关注得病的人。”
“橙红丝带行动”发起人孟化教授在行动启动仪式上宣读倡议书
触目惊心的肥胖现实与体重管理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超重肥胖率已达50.7%,预计2030年将飙升至65%。
“其实北方地区超重肥胖率已提前‘达标’,作为健康守门人的医生群体尤为严重。”孟化教授说。他指出,包头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1200余名医务工作者中,有880人做了体重管理的筛查,仅80人体重正常,隐性肥胖(女性体脂率≥28%、男性≥20%)几乎全覆盖(如下图所示)。
“这家医院的数据让我触目惊心!”孟化教授说:“医生成了所有行业中的高危人群。”
与此同时,未来20%以上的医保基金支出将与超重、肥胖相关疾病挂钩。若再不重视体重管理,通过减重干预降低社会医疗成本,医保将陷入“无底洞”危局。
据了解,减重可使肿瘤发生风险降低32%,心血管事件死亡率下降42%。不仅能延长患者健康寿命,还能通过提升劳动力价值、减少医疗支出,实现“个人与社会双重获益”。
“今年两会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专门花了7分钟谈体重管理,推动肥胖防治上升为国家战略。”孟化教授说:“肥胖与很多疾病紧密关联,正逐渐成为社会共识,亟需通过‘全社会联动’实现源头治理。”
肥胖不是道德缺陷,是慢性疾病
肥胖的成因常被归因于个人,被简单归咎于“管不住嘴、迈不开腿”。
“我的体重一度达到了740斤,几乎相当于5个成年人的体重。‘很荣幸’我成为了‘中国第一胖’。”患者代表、“橙红丝带行动”代言人宇宙在启动仪式上说:“我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像他人嘴里常说的那样,就是懒,就是馋,就是不自律。”
患者代表、“橙红丝带行动”代言人宇宙在启动仪式上发言
直到2024年年底,已因过度肥胖陷入昏迷状态的宇宙遇到了中日友好医院代谢减重中心孟化教授多学科团队,他33年坍塌的人生才迎来了重建的希望。
“他们用专业与温情让我明白:肥胖不是道德缺陷,而是需要系统治疗的慢性疾病。”宇宙说。
在孟化教授多学科团队的努力下,宇宙减重240斤后,孟化教授于2025年1月6日给他做了对称三孔袖状胃切除手术。
“这次手术不仅切除了我2/3的胃,更切断了缠绕我二十多年的羞耻感链锁。”“现在的我已经减掉了一半的自己-现在的我的体重是360斤,已经减掉了380斤,几乎相当于已经减掉3个成年男性体重。我的BMI从术前的106.9下降到现在的52,终于可以独自洗澡,出门游泳,去菜市场买菜啦。甚至,我现在都能自己剪脚指甲了。之前这些事对我而言都是奢望!”
“这只是刚刚开始,宇宙还需要继续减重。”孟化教授强调:“其实,没有几个人一生中的体重都处于正常水准。生物本能使每个人都需要面对肥胖的挑战,我们不应以五十步笑百步的心态歧视肥胖者。”
破局之道在于社会共治
在孟化教授看来,进化生物学为现代肥胖的产生与普及提供了深层注解:储存脂肪的基因是人类祖先熬过饥荒的“生存密码”,而光吃不胖的基因早已被自然选择淘汰。当物质匮乏时代进化出的生存机制,遇到了食物过剩的现代环境后,肥胖便成为生物本能与环境剧变的必然产物。
现代社会的“致胖环境”也无处不在:高油高糖的饮食陷阱、过度喂养的家庭文化、便捷化交通消解了运动的机会,共同编织了一张无形的“肥胖之网”。
“很多人忽略了一个重大的致胖因素:心理问题。肥胖者常伴随敏感脆弱的心理状态,有一种强烈的羞耻感。”孟化教授指出:“在宇宙乐观的外表下,别人举起手机对他的拍摄,路人的窃窃私语,都会让他心里掀起巨大的波澜。”
孟化教授认为,对于超重、肥胖问题,根本的破局之道在于社会共治:建立支持性环境,普及“控油比控糖控碳水更重要”等科学认知,在健康政策中融入心理关怀等。
“肥胖问题就是现代人生存困境的缩影。”孟化教授说:“唯有超越个体归责的狭隘视角,以系统性思维重构健康生态,才能在生物进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中,找到可持续的肥胖防治之道。”
以医者先行树行动典范
“‘橙红丝带行动’的核心价值在于构建社会共情体系,正如粉红丝带运动推动了全球乳腺癌防治认知升级,橙红丝带运动旨在唤醒公众对肥胖群体的同理心。”孟化教授阐释道。
据悉,“橙红丝带行动”将以“医者先行”活动为突破口,直指医生群体自身健康问题——当医者以超重之躯教导患者减肥,其说服力自然消解。为此,行动倡导医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健康生活方式。
在传播维度,行动将借力“医者先行”活动,通过科普账号开设反歧视专栏、联合网红医生与患者拍摄纪实短片,构建多维度传播矩阵。国际合作也已纳入规划,已启动与国际肥胖联盟的战略对接,计划输出中国减重防治经验。
近期,孟化教授多学科团队已通过穿戴设备为包头二附院职工、某科技公司员工等群体进行了公益筛查,针对不同肥胖程度建立三级干预体系:从营养处方干预、运动处方等基础干预,到中西医药物治疗、胃镜下肉毒素注射术,胃转流支架置入术等临床手段,直至代谢减重手术终极方案,获得了各单位员工的广泛认可。
在行动收官仪式上,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丹、孟化教授携手医疗机构代表,为志愿者代表、患者代表佩戴上橙红丝带。
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丹【右】、孟化教授【左】和宇宙【中】合影
“真正的治愈,始于把患者从病例还原为人——他们的恐惧、期待与故事。我们不仅要关注人得的病、更要关注得病的人。每一份善意者都能成为重塑他人生命的支点,当我们传递健康希望时,也在治愈自己的人生困境。期待‘橙红丝带行动’成为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有力注脚!”孟化教授呼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
- 专家访谈|孟化教授谈肥胖患者如何正确减重
- 关于做好健康体重管理门诊设置与管理工作的通知
- 《关于做好健康体重管理门诊设置与管理工作的通知》政策解读
- 健康体重管理行动解读稿
- 全国爱卫会关于将健康体重管理行动等3个行动纳入健康中国行动的通知
- 首都儿科研究所医学体重管理中心上线
- “体重管理年”活动宣传大使聘任仪式在北京举行
-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的通知》解读
- “体重管理年”活动启动会在北京举行
- 多部门联合印发《“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
- 强调心肾获益和体重管理 !2024版ADA糖尿病诊疗标准
- 中国2型糖尿病体重管理共识发布:应减脂增肌,避免体重波动!
- 国家药监局发布《利拉鲁肽用于体重管理的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 卫健委重磅文件:很多医院须开设「健康体重管理门诊」
- 我院成立“体重管理联合门诊”,助力肥胖患者健康减重
- 国家卫健委:实施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加强慢性病防治
- 体重管理年:小行动,大健康
- 孕期体重管理:40%孕妇超重肥胖,科学增重指南,一文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