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探索应用超15年,浅析SPD的「前世今生」
高效管理手术室耗材是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
手术室耗材量占医院全院总耗材的60%-70%,这些耗材的管理具有品类多、品规复杂、覆盖面广、使用量大、人员成本高等特点。高效管理这些耗材是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
院内物流管理系统统(Supply Processing & Distribution,简称为SPD)是一种现代化医院院内供应链管理模式,为Supply(供应)、Processing(加工)、 Distribution(配送)的英文首字母缩写。在供应链一体化思想指导下,这种供应链优化服务利用供应链管理理论和信息技术,综合考虑医用物资在医院各管理环节中的特点、运作规律及相互联系。
SPD管理模式下,院内医用物资的管理被划分为三个环节,从而实现全程化、信息化的管理,即针对院内供应商的采购管理,针对院内中心库的加工管理,针对院内各使用部门的配送管理。不同于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医院资源管理系统(Hospital Resource Planning , HRP)等的管理软件,SPD管理模式更是一种通过平台搭建而进行的管理改革模式。
这种供应链管理模式最早在美国提出,随后数十年间在日本得到了逐步的发展和完善。后续,随着中国本土医院的广泛应用,SPD在理论研究应用、信息技术融合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发展。
具体而言,SPD管理模式的雏形最早可追溯至美国海军针对军用物资管理进行的围绕采购供应、存储和整理、配送等环节而建立的项目。全球范围内,供应链管理较早在汽车工业产业实现;上世纪90年代传入日本,日本学者将其引入医院管理领域,延伸出医院物流的SPD服务模式;中国对于SPD管理模式的应用探索始于2009年,最初被研究应用于药品管理领域。
2013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开始探索开展医用耗材SPD管理模式。该项目是国内首个医用耗材SPD项目探索,通过对医用耗材的采购、库存、配送、消耗、结算等环节实行院内一元化管理,这对于对于后续SPD管理模式发展影响深远。
中国传统的医疗供应链管理模式为上游医用物资研发厂商通过直销或二级经销商分销的模式,将医用物资供货至终端医疗机构。其中,经销商或第三方物流平台会在当中环节提供部分仓储、物流及渠道管理服务。而医院作为采购医用物资的终端,需要对接多个供应商的同时,进一步将物资收纳管理,再按照各科室需求分发应用到临床。在此模式下,院内各部门和系统间相对独立,整合水平有待提高,许多环节仍旧依赖人工完成,存在高成本、低效率、合规风险较高等问题,难以实现科学精准的医用物资管理。
图|传统医疗供应链管理模式和SPD管理模式在业务流程上的差异对比(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报告)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分析报告,SPD管理模式不仅能够解决传统医疗供应链业务的痛点,还能服务产业链上下游, 全方位赋能市场、金融等板块,实现多方共赢。
【医院SPD创新管理专区】
✓聚焦医院精细化管理
✓探讨SPD模式创新实践
✓医用耗材管理、成本控制、供应链升级及优选解决方案
在这里,紧跟 SPD 创新趋势,学前沿知识、获实践经验,还有机会分享见解,快来探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