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持续提升手术室运转效率? 这七招很管用!
对于手术室来说,其追求的最高目标应该是「又快又好」地完成既定任务,平衡的关键必然离不开规范的制度与合理的流程,做好了这些,不仅效率提升有了坚实的基础,质量与安全也得到了保证。
如何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提升手术室的运营与管理效率?需要哪些管理制度作为保障?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下文简称「北医三院」 )有七大妙招!
首先,是推广日间诊疗。
北医三院从2010年便开始探索推广日间诊疗性的多种手术和操作,到2022年底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已经达到了25%左右。期间,医院出台了《北医三院日间手术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日间手术病房患者注意事项及出院指导》《日间病房准入标准及操作流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确定了完善的制度流程。
其中,日间手术最早是在眼科推行。医院把眼科的一层楼一分为二,一半是病房,一半是手术间,科室进行日间手术非常方便。
为方便日间手术的开展,医院实行备案制,而且不断简化流程,只要科室到医务处进行相应备案,通过审核之后,就可以进行日间手术操作。
与此同时,持续简化病案书写,目前已经形成日间相关病历模版100多个,并且科室聘用医师助理,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文书。
此外,医院还将日间手术占比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并在绩效中有所体现。「日间手术的开展,并不是依赖于手续简便,而是依托于简化的文书、优化的流程来换取空间,使日间手术规模扩大。」北医三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其次,是大力推广在外科系统深入人心的加速康复外科(ERAS)。
ERAS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加快病房周转。北医三院在很早的时候便组建ERAS委员会,制定了相关流程与方案,在全院范围内推广ERAS。
此外,在中国医院协会支持下,由北医三院牵头,撰写了国内第一份ERAS的团体标准,并于2022年中国医院质量大会正式颁布。而具体到临床实践上,医院的胸外科、骨科、关节外科等先后成为国家卫生健康委ERAS示范病房,相关流程得到了持续优化。
第三,是以时间换空间,开放周末手术通道。
北医三院手术空间有限,为了更加充分地利用手术室资源,本着以时间换空间的理念,医院很早便实行了「七天服务制」,即医院工作人员每周工作天数保持五天不变,通过排班方式和休息日的调整,保持医院七天服务。对患者来说,周六、日不仅能在门诊正常就诊,住院择期手术也能和周一至周五一样正常开展。
数据显示,2020年北医三院全年累计完成周六、日择期手术5000多台,2021年全年完成周六、日择期手术超过10000台,数量不断增加。
在这个过程中,为激励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医院在原有手术奖励基础上,根据周六、日手术量进行额外奖励,每一台手术按科室原有手术梯级奖励标准的一定比例进行额外奖励,额外的手术奖励由科室进行分配,医院统计汇总后,直接发放至个人。
图为北医三院手术室相关手术数据。
第四,是成立住院管理中心,持续提升手术患者的院前服务水平。
住院管理中心主要由护理部负责,类似预住院模式,即通过快速便捷的一站式筛查,在院前便完成手术相关检查与评估,以加快患者住院之后的手术时间。
「住院管理中心在提升手术室周转、缩短住院日方面发挥了非常大作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务处副处长徐懋对健康界表示。
在这个过程中,住院管理中心有两大工作亮点:
一是根据患者的排队情况预测住院时间,预约检验检查的时间,避免因等待较长时间而出现结果的失效;
二是「削峰填谷」,即均匀安排核磁、CT等大型检查,避免患者集中入院后深夜做核磁、CT的不佳体验。
第五是积极推动无痛医院建设,给患者提供舒适的医疗服务。
无痛医院建设是满足患者舒适就诊需求、提升患者就诊体验的重要举措,北医三院主要通过院科两级架构逐步推进,先从「量」上大幅提升,然后在「质」上稳步推进。
「医院的无痛覆盖率不断提升,两周左右就可能约上无痛,在北京有的医院可能要约上半年。」徐懋说道。 北医三院开发出标准化疼痛评估,让所有的患者都能够将其疼痛体验准确告知医护人员,并据此进行相应处理。
另外,医院还提出了严重疼痛人天数(days with severe pain, DSP)的概念,以此对全院的疼痛情况进行监控与管理。 依托信息系统,医院将全院所有病人疼痛的变化情况可视化,以此来评估疼痛管理的效果和水平。
六是术中用血精益管理。
在手术室中,输血、用血是非常频繁且重要的环节。尤其在此前的疫情期间,血液非常紧张,医院出台了一系列举措保障手术的用血需求。
关于用血是否合理,医院建立了一整套相应的制度规范,并且成立了专家团队,通过检查等手段,对手术室的不合理用血进行监控与评估。
「用血的合格与否将直接纳入科室与个人的绩效管理,也会在医疗管理月报上对用血情况进行通报。」徐懋说道。
此外,医院开展了术前采血、预存血、团体献血等各种途径来保障血源供应,并且出台了医院紧急抢救即刻用血方案,对紧急情况下的输血进行了流程的确立与规范。
依托信息化技术,医院专门建立了智能输血系统,可以对全院的临床用血进行精准预测与控制。徐懋介绍道,在这个系统中,能看到每台手术用了多少血,在患者术前便依据其具体情况对其用血情况进行预测,并进行相应的准备,从源头上对手术用血进行了智慧化的管理。
七是手术室护理团队的高效运转。
作为手术室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护理人员一般都分散在各个手术室,相隔较远。「因此,整个手术护理团队会一起定期召开会议,拉上手术部、医工、总务等部门人员,协商不同手术室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徐懋说道。
图为北医三院手术室护士通科培养与亚专科建设。
此外,良好的手术室管理不仅需要关注手术室内部运行,也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运作。
由此,医院专门设立了手术协调员,由手术室护士长兼任,全权负责手术调度、动态分台、人员、器械、物品统一调配,尽量保障手术室流程的流畅,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图为各项SOP助力北医三院手术室护理亚专科发展。
此外,一线医师、住院总医师对手术流程是否熟悉,专业水平是否达标等,都影响着手术室的管理水平。「因此要持续提升医师的临床岗位胜任力,帮助医师更好地落地手术室相关流程,提升效率与质量。」据徐懋介绍,在这个过程中,医院专门设立了医疗管理热线,鼓励临床医生发现问题、反映问题。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