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篇章|2024心血管内科专病服务能力促进项目(西部)回顾
西部地区作为我国专科服务能力发展不足、医疗服务水平相对薄弱的区域,通过专病建设带动专科建设,是提升专科服务能力及整体医疗水平的有效途径。
心篇章|2024心血管内科专病服务能力促进项目(西部)回顾(标清)
一、项目概述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工作,将其纳入《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并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明确提出目标,即到2030年将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降至190.7/10万及以下。心血管内科作为心血管疾病诊疗的重要临床科室,在心血管疾病"防-筛-诊-治-管-康"综合性防治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科室也时常被列为省级、市级、院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2024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国家临床专科能力评估办法(试行)的通知》,继"公立医院国考"之后或再添"专科国考"。"专科国考"背景下,快速了解自身在专科能力建设方面的长处和短板,更加科学地制订专科能力建设规划,是心血管内科管理者推动专科发展的必由之路。专病作为专科建设的落脚点,提升专病的医疗服务能力、医疗技术能力、医疗质量安全水平、医疗服务效率是推动专科整体能力提升的关键路径。
西部地区作为我国专科服务能力发展不足、医疗服务水平相对薄弱的区域,通过专病建设带动专科建设,是提升专科服务能力及整体医疗水平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海南博鳌医学创新研究院联合健康界于2024年特别策划了"心血管内科专病服务能力促进项目(西部)"。该项目以发现优秀实践为切入点,通过案例征集,挖掘西部地区省、市、县在心血管内科专病服务中的优秀案例与典型实践,推广其经验做法,讲述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故事,旨在强化区域内的专业引领作用,以专病促专科,带动区域心血管内科专病服务能力提升,并塑造区域内良好的医疗品牌形象,增强广大居民对当地医疗服务的信任感,改善其就医体验。
项目进程
二、项目启动
经过数月的精心筹备,2024年6月12日,由海南博鳌医学创新研究院、健康界主办,中美华东支持的"心血管内科专病诊疗创新与服务能力提升线上论坛暨心血管内科专病服务能力促进项目(西部)启动会"成功召开。在全体嘉宾的共同见证下,"心血管内科专病服务能力促进项目(西部)"正式启动。项目案例征集工作由此拉开序幕,案例的申报方向集中在心内科常见和多发的八种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结构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血管代谢疾病以及肺血管病。
三、案例征集
2024年6月12日-8月30日,心血管内科专病服务能力促进项目(西部)共征集来自甘肃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青海省,陕西省,四川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云南省,重庆市等九个省份一百余家医院的196个心血管专病案例,这些案例的申报方向集中涵盖了此前提到在心内科常见和多发的八种疾病,展示了西部地区在心血管专病服务能力方面的创新与努力。具体数据如下:
四、案例初评
心血管内科专病服务能力促进项目(西部)的案例初评由138位全国知名心血管内科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负责,他们通过严谨的定性打分与定量赋分,最终遴选出60个优秀案例晋级决赛。评选指标体系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部分,定量指标指的是专病成果指标,而定性指标则包括专病服务能力提升关键举措、专病服务能力提升创新/特色、以及专病服务能力提升贡献三大维度。晋级决赛名单如下:
五、决赛与颁奖
2024年10月17日,心血管内科专病服务能力促进项目(西部)决赛在长沙成功举办。在决赛现场,晋级的案例分别进行了现场竞演,由专家现场打分,最终遴选出54个来自省部级、地市级以及县级医院的卓越案例和十佳案例。同时,心血管内科专病服务能力促进项目(西部)的颁奖典礼在当天活动结束后举行,对这些晋级案例进行了表彰和颁奖。
出席本次决赛及颁奖的评委专家及嘉宾分别是(以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陈 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内科主任
陈章荣: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脏内科副主任
董 鹏: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
范忠才: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
管玲男: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经理
韩延辉: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临床科室主任
李 妍: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
李树仁: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一科主任
刘 杰: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大内科主任、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
冉擘力:重庆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
寿锡凌:陕西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院常务副院长
陶剑虹: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
王 静: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疾病临床医学中心常务副主任、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内一科主任
谢 翔: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血压科/心脏康复科主任
徐 戈: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临床科室副主任
徐晓辉:西电集团医院心内科临床科室主任
张 震: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
张志辉: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
赵 红:健康界创始人、总裁
获奖榜单如下:
六、《西部心血管内科专病服务能力促进精选案例集》发布
2024年11月,基于对心血管内科专病服务能力促进项目(西部)获奖案例的优秀做法的研究分析,主编(健康界创始人、总裁赵红)以及27位编委和21位审校专家共同选出了29个在关键举措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探索实践的创新性及可复用性、结果成效的显著性与广泛性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典型案例,并汇编成《西部心血管内科专病服务能力促进精选案例集》。案例涉及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结构性心脏病、心血管代谢疾病、肺血管病多个心内科常见亚专业领域,全面展现了案例医院在专病服务能力建设中所呈现出的经验做法及创新举措。
《西部心血管内科专病服务能力促进精选案例集》发布仪式
2024年11月23日,在第十二届健康界医院管理大会开幕式现场,在全场嘉宾的见证下,《西部心血管内科专病服务能力促进精选案例集》正式发布。至此,心血管内科专病服务能力促进项目(西部)正式收官。
案例研究发现,省部级、地市级、区县级医院在心血管内科专病服务能力提升实践中关注重点不尽相同、具体举措各有千秋,在资源、技术以及服务等方面具有个性化需求。省部级医院作为国家级和省级高水平医院,专病服务能力提升以专病中心建设及多学科协作诊疗为组织保障,以开设专病门诊为服务抓手,以临床诊疗技术创新与应用、疑难危重症诊断治疗技术攻关、前沿医学研究与成果转化为核心发力点,同时兼顾区域乃至全国的技术辐射推广,通过区域专病联盟强化对区域内合作医院的技术和人才支持,整体提升省域心血管内科专病诊疗能力。如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聚焦心律失常疾病,在全国首批利用最新脉冲电场消融系统、全新一代压力监测射频消融导管及高密度标测导管为房颤患者实施消融术;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针对肿瘤合并冠脉重度狭窄患者,创新开展"一站式"杂交手术;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唐都医院)围绕"最棘手病变"冠脉复杂分叉病变,率先提出JB-POT创新术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国际上原创性设计基于右房-左室间期自动优化房室间期实现双室再同步的双腔CRT-P系统;研发转化可应用于起搏器依赖的高频电刀系统等。
地市级医院作为市域内龙头医院,专病服务能力提升以专病中心或亚专业组建设、人才培育及高层次人才引进为组织保障,以引进先进设备与临床诊疗技术、加强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强化医疗质量与创新服务模式为核心发力点,同时发挥"承上启下"功能,兼顾向上学习及向下帮扶,整体提升市域心血管内科专病诊疗能力。如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打破学科传统壁垒,成立冠心病专病中心、肥厚型心肌病专病中心、心血管代谢疾病专病中心、肺血管疾病亚专业组等;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2023年引进陕西省首台D-SPECT心脏专用机并投入运行;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邀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冯教授、彭教授担任科室学科主任,"在线为主、在位为辅"下沉优质资源等。
区县级医院专病服务能力提升则以标准化中心建设为抓手,持续加强专科硬件设施建设,引进先进设备与技术,注重人才培养与技能提升,通过向上寻求支持与向下辐射赋能,整体提升县(市区)域心血管内科专病诊疗能力。同时,秉承"防治并重"原则,积极推动居民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如彭州市人民医院通过高血压达标中心认证,设立高血压专病门诊及高血压病房;鄯善县人民医院积极推进心脏重症监护室(CCU)的扩容,引进先进监测设备与技术,并设立心血管内科专用导管;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联体深度领办下全方位、多层次推进华西级管理和医疗服务,同时充分利用华西优质医疗资源,以"1+1+X"医疗联合体建设为依托,邀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知名专家开展"名医下基层"活动等。
七、项目影响
项目的成功推进,深度挖掘了西部众多省、市、县在心血管内科领域的杰出案例与精英团队,为西部地区心内科专病的精准诊疗、有序转诊、专业进修及技术帮扶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与参考模板。同时,通过案例的广泛分享与线上平台的积极传播,成功地将西部地区的宝贵经验递送至行政与业务主管部门,为相关行业政策制定提供了鲜活、有力的参考依据。
八、未来展望
面对当前老龄化社会的严峻挑战,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愈发凸显。项目组对心血管内科专病服务能力促进项目的未来充满期待,希望该项目能够持续深化、不断拓展,凭借持续的创新精神与实践探索,进一步推动心血管内科专病服务能力迈向新的高度,为更多心血管疾病患者带去生命的福音与康复的希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