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新质生产力为健康“上新”,助力学科建设提质增效

原创 2024-10-30 14:03 健康界

10月26日,由健康界主办的“以新提质 聚力思变—新质生产力视角下未来学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研讨会”在苏州成功举行。


新质生产力在近年来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明确的政策导向,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2024年10月26日,以助力公立医院整体医疗增质提效为出发点,聚合优质学术资源、凝结前沿管理经验,健康界组织策划的【以新提质 聚力思变——新质生产力视角下未来学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研讨会】在苏州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内专家,献智献策,深入剖析和探索新质生产力实践于未来学科建设的更优路径,通过开放融合、启迪思想的学术交流契机,共力推动医院医疗技术创新和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

研讨会现场

新质生产力时代的医疗健康服务结构需要重塑

会议由浙江省中医院常务副院长张弘女士主持开场。她以国家利好政策框架为引导,深入分析了公立医院新质生产力提速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充分肯定了健康界举办此次研讨会的重要价值。她认为,医疗高质量发展一定是协同之战,需要多方共同发力。为此,她希望以本次学术会为起点,携手引领全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迈向新征程。

 浙江省中医院常务副院长  张弘

健康界创始人、总裁赵红在致辞中对新质生产力进行了全新解读。她认为,在这样一个“床达峰”的时代、一个以患者和健康为中心的时代,医疗健康服务的结构需要重塑,这也契合了新质生产力“以颠覆性创新惠及更多百姓”的核心目标。在她看来,从医院发展模式,到医疗服务发展模式,到专科发展模式,再到专病服务模式的建设逻辑,就是新质生产力。为此,“不管是大数据,还是AI,应该有大医院的担当,创造出更好性价比的工具,能够让我们的基层融入和融合,大家才能真正在新质生产力时代受益。”

健康界创始人、总裁  赵红

诺和诺德中国市场准入和公共事务部东区总监高敏慧女士在致辞中,全面分享了新质生产力引导下,诺和诺德科研突破、产品创新进程和成果。她表示,在未来,医院有两个中心,一个是以健康为中心,另一个是以患者为中心。在这样的趋势下,诺和诺德会更多的深耕于以健康为中心的领域来契合整个政策的发展,并将“带来更多灵活和更全面的治疗方案来(帮助患者)战胜严重的慢性疾病。”

诺和诺德中国市场准入和公共事务部东区总监  高敏慧

聚焦临床,新质生产力为健康“上新”

在主题分享环节,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晓颖副院长带来《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主题演讲。

她从温医大附一的百年院史娓娓道来,展示了新质生产力框架下,医院独创的“3+X+S”学科建设模式和“顶层设计、制度保障、平台建设”等多维发力的人才培养机制。“我们一定要有优秀的人才,要有好的团队,还要有明确的目标和举措,有非常好的文化和氛围,这样才能够让优秀的人才有真的创新,创新提升科技生产力,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 黄晓颖

浙江省中医院吴建浓副院长带来《新质生产力驱动临床专科的提升与发展》的主题分享。她认为,临床专科建设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医院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发展,还是要基于医院围绕现在的环境中找到问题所在,然后再出发。她结合浙江省中医院近百年探索,立足于医院科技数智化的实践,就新质生产力引领下临床专科如何提档升级,给出了策略指导,展现了医院对于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提升的能动性和创造力。

 浙江省中医院副院长 吴建浓

立足实践,助学科建设提质增效

新质生产力驱动下,以人才建设为抓手推进学科发展,继而不断推动医院整体医疗水平提升和服务模式创新,成为众多公立医院的发展新方向。在圆桌对话环节,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医院管理者,分享了自身的实践经验。

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蒋彬的主持引导下,第一个讨论环节聚焦“如何以创新化的策略和多元化的路径,推动医院学科发展和人才建设?”这一话题,共有5位专家分享经验。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黄汉鹏认为,新质生产力一定要有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最终达到的效果就是解放生产力,这其中又涵盖了“临床专科发展”和“解放医护人员生产力”两个核心点;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人民医院副院长吴光启,切实结合本院实践探索,主要从“学科融合”和“医疗中心建设”两方面分享了经验,另外对于“研究型医院病房的建设”和“学科人才建设”也畅谈了心得;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王珩则围绕“人才建设”、“资源配置和物质建设”“临床研究队伍发展”“外部政策争取”“多层次医保体系建设”五个关键词,分享了医院实践;平煤医疗集团总医院党委书记王鹏则分享了“大学科制”“高质量党建引领学科深度融合”“以服务和信息、技术,实现患者全程优质管理”等医院实践;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杨梅庭,从“最接地气的基层三甲医院”角度,分享了“学科跟医联体紧密结合”“把临床专家培养成运营管理专家”的新颖观点。

圆桌讨论1

在丽水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邵初晓主持下,第二个讨论环节围绕“聚焦新质生产力,医院怎样扮演医疗服务创新与质优先进生产力的角色?”这一话题,共有5位专家建言献策。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院长孙晓凡认为,做医疗模式的创新、患者服务的创新,就是围绕着如何把病人留在医院做创新;医院在优质生产力角色当中要做到更好的效率,一个是对标人才和学科的建设,另一个要对标上级管理部门的要求;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副院长吴猛提出:不一味追求量的增长,而是以提升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才是医院精细化发展的正确理念;嵊州市人民医院院长杨松斌认为,在竞争内卷的环境下,县级医院要突围发展,更应紧抓“患者服务体验提升”和“以专科能力提升学科建设”两个关键落点,分别对标的正是服务和技术的提升;台州市立医院副院长周开宇表示,其医院的生存与发展主要实施了三个方面具体举措,一是技术方面的财力投入和新技术的差异化发展,二是服务方面的多学科诊疗和“好方法,全院推”策略,三是学科方面的“深度融合”;温州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张雪良则围绕生产力“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分享了作为基层医院“专病中心建设”的实践体会。

圆桌讨论2

在本次大会特设的学术专题报告环节,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施毕旻,立足慢性病临床治疗前沿趋势,对糖尿病诊疗治疗的全貌进行了深度解析。她表示,当前有很多内分泌的疾病,但最主要的慢病管理还是糖尿病管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就是要考虑到把有效性、安全性以及以临床结局作为导向,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各种慢性并发症的管理。在慢病管理过程当中,需要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临床角度出发,需要有更多新的治疗理念和治疗手段服务于临床。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施毕旻


本次研讨会由诺和诺德中国、凯西制药特别支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新质生产力,学科建设,医院高质量发展,医院管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发表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