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管理新主张|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田辉:深耕自己,就是最大的远见

原创 2024-07-26 17:18 李子君 / 健康界

“单点突破,带动全局”。在院长田辉的带领下,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做出了自己的特色和品牌,走出一条快速缩短与名院差距的奋进之路,在山东省乃至全国树立起一张属于自己的闪亮名片。

刚刚过去的某个工作日下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下称千医)中,一名中年患者在医护人员的搀扶下缓慢行走在病房里。病人面色红润,步伐稳健,不时与身边的人交谈。其实,这个看似平常的小幅度锻炼却一点儿都不寻常。

这是一名当天刚刚经历微创手术的肺癌患者,他的身上没有任何引流管和尿管。干净利落的手术做到了让患者“无管一身轻”,当然,患者也没有感受到太多疼痛,神态自若地让周围人很难相信他刚经历了一场大手术。

手术主刀医生是千医院长田辉。尽管这位知名的胸外专家日常需要处理繁琐的行政管理事宜,却仍然将做手术、挽救病人生命当做让自己更加享受其中的事情。病人的那几步缓慢前行,让田辉开心了很久。

这样的舒适化诊疗背后,蕴藏着“微创手术”“加速康复”“无管化麻醉”“质量控制”等多方面内容,而多学科高水平的通力配合,无一不与千医持续提升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患者的需求,就是我们最大的追求。”田辉如是说。

2023年4月,作为原齐鲁医院副院长、齐鲁医院德州医院院长,田辉被任命为千医院长。结合医院实际与自身多年管理经验,他相信,唤醒千医这头“雄狮”,需要把大家心底干事业的“精气神”激发出来。“只有干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精彩’。”“‘想’要凌云壮志,‘干’要脚踏实地。”田辉的这些语录,既是给大家鼓舞,更是给自己的鼓励。

单点突破,带动全局

地处人口大省,周边名院林立,建院64年的千医无疑需要走出一条快速缩短与名院差距的奋进之路。

让整家医院所有科室“卷”起来,显然并不是科学的管理之道。田辉深知,任何一家医院的不同学科在实力上都会有强有弱。他的想法是大力培育和发展医院新质生产力,重点发展优势学科。用田辉的话说,就是要“单点突破,带动全局”,做出自己的特色,做出自己的品牌,在山东省乃至全国树立起一张只属于千医的闪亮名片。

所谓“单点突破,带动全局”,就是通过“突出重点、发展强项、扶持特色”,将优势学科进一步做大做强,以特色专科为龙头带领其他专科发展,提高医院的综合实力。包括进一步提高疑难、危重症的防、诊、治、康、研;提高器官移植及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数量及质量;打造以消融、介入、内镜、腔镜、机器人微创手术等为代表的微创医学团队;重视健康管理和药物临床试验等。

通过一年多的打造,千医的胸外科和器官移植实现质和量的双提升。为了达成“单点突破,带动全局”的目标,田辉身先士卒。仅2023年5月—12月,他就独立完成了600余台胸外科四级手术,其中200余台为胸外科机器人手术,创下个人单日完成29台胸外科微创手术的新纪录;这期间,胸外科还获得了肺移植资质,目前完成了3例ECMO(体外膜肺氧合)下双肺移植手术,病人均恢复良好;其中一例12天完全康复出院,实现了肺移植的加速康复。

在田辉的带动和鼓舞下,千医多个科室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心脏大血管外科完成山东省首例、全国第二例Corheart 6全磁悬浮人工心脏移植;儿童血液内科完成了国际上年纪最小的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新生儿造血干细胞移植;山东省人体捐献器官获取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落户千医。在2023年全年,千医器官移植团队高质量完成276例肾脏移植手术,移植数量省内排名第一;肝移植团队完成肝移植79例,移植数量位列省内第二位;心脏移植团队完成心脏移植30例,位于全国第九位。

“为什么要把千医微创和移植学科做强?因为只要这两个学科优势突出,就带动着医院的ICU、外科、呼吸科、麻醉科、营养科等学科都能变强,甚至连疼痛管理和心理疏导都能做出自己的特色。”田辉说。

开展加速康复,患者术中不插管如何做到?

优势学科的带动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但田辉并不希望止步于此,他特别提到了千医持续推进的通过AI进行人工智能微创手术,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达到“让手术更安全、更精准、更精细、更舒适”的目标,让患者更快恢复健康,回归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去。

让患者克服对手术尤其是术后疼痛的恐惧,做到舒适化诊疗,这是医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更是田辉所追求的目标。他希望患者不再需要长时间忍受疼痛,在放松的环境中完成治疗。

患者感到舒适、恢复快的标准之一,就是不插管、也不那么疼。为了减轻患者术后放置的引流管导致的“呼吸痛”,田辉在手术中推行无管化麻醉,术中无须气管插管、术后无须留置胸引管和尿管。无管治疗彻底改变了人们对手术后需要浑身插满管子的刻板印象,减轻了患者术后疼痛,减少了并发症,同时加快了康复进程。

在田辉的带动下,千医全面开展加速康复外科新技术新理念,在人工智能加持的微创新技术下,“全流程和一体化”医疗质量管理、监督、考核应运而生。

在加速康复的实践中,田辉强调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他认为,肺癌患者术后很快出院并非偶然,而是强大多学科协作的结果。这包括外科、麻醉、疼痛、营养、护理等多个学科的密切合作,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得到全方位的支持和照顾。尤其是麻醉团队的高效合作至关重要,他们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处于无痛舒适的状态,减少疼痛和不适感。

此外,田辉还注重优化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他提出了“安全、高效、微创、舒适、经济”的五大任务目标,要求医院在管理中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治疗效果,实施微创手术,减少患者痛苦,同时降低治疗费用。他认为,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到极致,才能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加速康复。通过一系列“组合拳”的实施,千医胸外科很多患者在术后第2天就能出院,居家康复。值得一提的是,与这些相对应的是手术费用的降低。部分肺癌微创手术,在降低耗材费用后价格几乎“腰斩”,医保报销后,患者个人仅需负担3000元左右的费用。

田辉的加速康复理念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他带领的团队加速康复项目在国际医疗品质协会举办的世界品管圈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为祖国赢得了荣誉。2024获批山东省胸部肿瘤数字诊疗重点实验室,这是山东省胸外科唯一一个省重点实验室,同时也获批了智能外科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

源于同质化、规范化的“大道至简”

一位优秀的管理者如同舵手,引领医院在波澜壮阔的时代浪潮中稳健前行。田辉不断以其独特的管理理念和坚定的实践精神,成为了医院发展的引领者。他坚信“深耕自己,就是最大的远见”,并将这一理念贯穿于医院管理的各个方面。

田辉领悟“大道至简”的道理。对于外科手术来说,他从不认为只有自己会做,别人做不了的手术就是“创新的好手术”。他提出手术要简单化、普及化和实用化,不要复杂化、独特化和炫技化。为了让手术有能“立得住”的标准,早在2017年,田辉就牵头成立了山东省胸腔镜外科质量控制中心,致力于规范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通过质量控制,千医实现了同质化、规范化管理,让病人活得长、活得好,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存期,减少手术并发症。

对于蓬勃发展的千医,田辉总结了医院发展的六个“新”:医院发展进入新阶段,医院各项事业迈向新台阶,医院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实现新突破,服务能力展现新作为,运营管理开创新局面,职工精神面貌呈现新气象。田辉认为,医院在如此特殊的发展时期,赋能医院运营管理“创新”,提高医务人员“生产力”,需从粗放式发展模式转向具有“提质增效”内涵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千医是如何以学科建设为抓手促进医疗质量提升的?对此,田辉分享了四方面举措:

一是建立“科主任负责制”管理理念,通过内部管理制度,提高科室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工作效率。

二是针对内科、外科系统制定相关的重点考核指标,并通过内科外科化、外科微创化、微创机器人化、微创四级手术优先化“四化”提高医疗质量、安全与效率;倡导“服务就是最好的管理”理念,促进医院工作围绕临床、服务临床,院领导和医院职能部门要多下临床,使医疗质量、安全、服务、效率和效益加速向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迈进。

三是推行“管理MDT”运营查房模式,打破全院各职能部门间的壁垒界限,联合医务、护理、质控、绩效、财务、医保、人事、医工、药学等部门,解决单一部门无法处理的系统性问题,让管理与临床、业务与经济、医护与患者之间深度融合。

四是针对性制定手术质量安全提升行动、“破壁”行动、病历内涵质量提升行动、患者安全专项行动和“织网”行动5个专项行动,规范医疗过程中的诊疗行为,加强年轻医护人员的培养,促进科室健康发展。

科学、系统的管理让千医焕发出新活力,提升了整体的竞争力。作为院长,田辉称自己就是个普通的“打工人”,要时刻关注职工的诉求,把医院职工服务好。他从不愿颐指气使地指挥别人做事,而是迎难而上,带动全院奋起直追,努力让千医成为一家卓越的公立医院。在田辉的引领下,千医正朝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稳步迈进。未来,医院还将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患者,管理,质量,手术,发展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发表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