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医院赵爱光教授研究团队揭示脾气虚相关基因与胃癌预后关系新机制

2023
12/21

+
分享
评论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A-
A+

该研究结果为健脾法为核心的胃癌病证结合精准化诊疗方案提供了新依据。

近日,我院肿瘤一科赵爱光教授团队在Cancers(Q1区IF:5.2)发表了题为Prognostic Implications of LRP1B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Tumor-infiltrating Immune Cells in Gastric Cancer的研究论文,揭示了脾气虚证相关基因与胃癌预后关系的分子机制,为“胃癌脾虚”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

复发转移是影响胃癌整体生存疗效的“卡脖子”问题。赵爱光教授团队秉承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导师、上海市名中医邱佳信教授“胃癌脾虚”的学术思想,长期针对胃癌的不同发展阶段以及不同的人群开展系列临床和机制研究,形成了以“健脾法”为核心的胃癌中医精准化诊疗方案并推广应用,降低胃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率,延长进展期胃癌的总生存时间,改善了预后,先后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等奖项。

该研究通过二代测序对II-III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胃癌脾气虚证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建立预后预测模型。然后通过分析LRP1B mRNA数据,构建LRP1B野生型和突变型之间差异表达基因的风险评分,并评估肿瘤免疫细胞浸润,进一步通过免疫组织化学进行验证。该研究发现,LRP1B基因突变是胃癌根治术后无病生存期(DFS)的独立危险因素。LRP1B的表达与CD4+T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相关,LRP1B阳性肿瘤细胞表现为CD4+T细胞、CD8+T细胞、CD86/CD163水平升高,是患者DFS的独立保护因素。该研究结果为健脾法为核心的胃癌病证结合精准化诊疗方案提供了新依据。

我院肿瘤一科赵爱光主任医师的两位2022届博士毕业生王芮、张光涛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赵爱光主任医师为论文通讯作者。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专项(2017YFC17006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2004133)、上海市2021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医学创新研究专项上海市中医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1MC1930500)的资助。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chenxiaoyue@hmkx.cn
关键词:
胃癌,上海市,赵爱光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