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帮员工「带孩子」的公立医院,有何创新之处?
深圳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也是各个行业和领域创新发展的热土。在这片水土的滋养下,培育了一批极具特色的公立医院改革先锋,为公立医疗系统乃至对整个医改进程,带来不少借鉴和启迪。
六年前,又一家肩负重大使命的公立医院,诞生于深圳坪山区金牛西路1号——深圳市萨米医疗中心(以下简称「萨米医疗中心」)。
这是深圳市东进战略的医疗高地,也是我国境内唯一一家由外籍人士担任院长、中外合作运营的市属公立综合医院。医院以德方主体运营者「马吉德·萨米教授(MadjidSamii)」的名字命名,同时又有体现公立医院属性的名字——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
2023年11月11日,是萨米医疗中心三周年的生日。医院于2017年12月18日试业,2020年11月11日正式运营。
「坦率地说,三年里由于疫情这一不可抗拒因素,使得中外合作受到较大的影响,但是医院还是克服了一切困难,如今已经渐入佳境。」王诚表示。据他介绍,萨米医疗中心是深圳与德国汉诺威结为友好城市的重点合作项目之一,由深圳市政府全额投资、中外合作运营。
院长由外籍人士担任,王诚本人则担任党委书记、法定代表人的组织架构,也是这所医院的特色之处。据介绍,深圳之所以采用这样的办医模式,是希望在引进德方精湛医疗技术同时,也促使德方先进的医院管理理念更好地在中国的土壤落地。
王诚深感肩上的使命之重大,任务之艰巨。「在合作的这几年里,我们一直在做艰难的探索和磨合,尽力用最好的方式、最宽广的胸怀,接受德方的先进管理理念,造福中国患者。」他表示。
近日,健康界专访王诚书记,记录萨米医疗中心的创新发展之路和他的个人所思。
定位于「大综合、强专科」
打造以神经专科为重点的综合医院
我国境内唯一一家中外合作运营的公立性综合医院,这一特殊属性让萨米医疗中心的运营管理充满独特色彩。
萨米教授作为世界著名神经外科专家、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终身荣誉主席,一直引领世界颅底神经外科学的前沿,在神经外科学界享有非常崇高的威望,被称为「颅底手术之父」。
贯彻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对医院「大综合、强专科」的定位,萨米医疗中心将自身定位为「以神经专科为重点的综合医院」,在大力提升神经外科专科水平的同时,坚持提供综合医疗服务,和区域其他医院形成错位化的差异发展。
王诚介绍,医院通过做疾病谱市场调研,如发现有某种疾病的治疗是老百姓需要,而医院没有相关学科或专家,便立马组建相关科室或队伍,如胸痛中心、产科等。
「所谓大,不是规模很大,而是齐全。」他介绍,萨米医疗中心内科、外科、妇科、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皮肤科、中医科、临床心理门诊、急诊医学科、全科等一应俱全,满足辖区居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需求。
而且拥有在东部地区非常稀缺的3.0T核磁共振两台。核磁共振在市区内的大医院预约检查可能要排队一个月,在萨米医疗中心基本上当天开单当天或隔天就可以做。
所谓强,是以神经专科见长。「举全院之力来办神经专科,医院核定床位600张,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神经重症和神经影像等科室合计床位数占据医院‘半壁江山’」,他表示,在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医院拿出3000平米建设神经外科专用复合手术室和神经外科专用重症监护室,这也是广东省第一家配备术中核磁的高端复合手术室。
复合手术室堪称手术室中的「航空母舰」,内含术中DSA、术中3.0T核磁共振、手术导航、脑室镜、高端显微镜、手术机器人等高端仪器设备。「除了能够让医生更方便,更重要的是让病人可以在一个固定区域内,获得神经外科一站式医疗服务,把手术、麻醉、影像检查等全部完成。」他说。
由此,既能节省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还能有效避免患者在转移手术途中产生的额外风险,使复杂的手术过程变得更为精简。患者原本需要往返在不同手术室、分期进行的心脑血管、肿瘤等疑难重症手术,均能合并在复合手术室内一次完成,在术中实现「患者不动设备动」的先进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医院妇产科护士小艾(化名)因为脑血管畸形突发脑出血,王诚便是在此复合手术室担任手术主刀医生,一站式为小艾完成血管造影术和开颅手术,患者预后良好。
为了更好地促进萨米医疗中心神经外科诊疗水平的提升,萨米教授每周都会开展一次线上病案讨论会以及远程会诊,对科室上周的手术进行点评,解答疑难病例。2023年10月,萨米教授一行到访深圳,在了解医院整体运营情况后,他对萨米医疗的未来满怀希冀,并表示,有信心建立和发展一所与众不同的医院。
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国际神经研究科学所副所长、德方专家阿米尔·萨米(AmirSamii)教授对萨米医疗复合手术室给予了高度评价,以他二十余年神经外科的从业经验来看,「萨米医疗复合手术室的建设不仅位于中国顶尖,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处于一流水平」。
王诚介绍,现在双方正在协商洽谈,希望德方能够安排更多优秀的神经外科医生到院,长期为国内广大患者服务。萨米教授亦表示,德国汉诺威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会将定期接收医院的医护人员进修和培训,并愿抵达深圳来指导手术甚至亲自执刀。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他说。
打出「留人」组合拳
让员工在养育孩子上没有后顾之忧
「组建队伍要有‘领头雁’,也要有各级各类人才梯队。」谈及人才队伍建设,王诚表示,光靠「领头雁」是不行的,除了要有高端人才,还要有紧缺岗位、特殊岗位,以及其他各级各类人才梯队。
他认为,医院最需要的人才,一种是领头雁式的,能够一马当先带动万马奔腾;一种应该像催化剂一样,能够使得一潭死水沸腾。除此之外,有些岗位的人才可能学历要求不是很高,但是却起到一个螺丝钉的作用,同样是不可或缺的。
萨米医疗中心正在面向全球吸纳人才。王诚表示,「无论是医疗、护理,还是医院管理等各类人才,只要足够优秀,医院都非常欢迎」。
王诚深刻认识到,人才战略是一个整体工程。如何才能发现人才、使用人才、评价人才,以及留住人才、积淀人才?萨米医疗中心打出了「事业留人、平台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组合拳。
事业留人——号召大家一起共同干一番事业,用10年、20年的时间把医院发展好;
平台留人——医院有政府大力支持,办院理念新颖,办院模式独一无二,又是「全国最美医院」,平台具有优势;
感情留人——医院对人才要发自内心地呵护,真诚帮助他们解决个人困难,比说爱人随调、孩子读书、住房安居等一系列的问题;
待遇留人——不仅仅给人才丰厚的阳光经济回报,而且给他们接受培训、教育,以及涉猎新技术、新理念的机会,等等。
萨米医疗中心也高度关注人才的个人困难和成长。比如,医院关注到年轻人因为养育和教育压力大而不肯生育的社会问题。为此,医院在托育领域先行先试,探索公立医疗机构福利性托育服务新模式,建立了米乐托育园,主要接收萨米医疗中心员工1~3岁年龄的孩子。王诚本人兼任米乐托育园的法人。
「这是为了让员工在养育孩子上没有后顾之忧,让他们放心生育,使医院像一块磁石一样,紧紧将医护人员吸附在岗位上。」他表示,医院在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启蒙教育的同时,也依托自身强大医疗背景,保障孩子们健康、安全成长。
米乐托育园的建设理念,映射着是医院国际领先的医学人文理念和管理文化,通过建立国际化、现代化、人文化的文化体系,从患者安全、患者体验、患者尊严等多方面体现以人为本的特色。
医院已获得了儿童友好型医院和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的称号,极力营造儿童友好就医环境,儿科门诊和病房都配备儿童娱乐设施,墙面以漫画彩绘装饰,舒缓儿童就医的紧张情绪;医院职工积极、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为老年人提供一对一就医指导。
「医学是带着人文的,有温度的科学。如果说技术是样板房,人文就是承重墙。」王诚说。
「管理不是限制,而是调动员工积极性」
为城市建设一所医院,并还给城市一座公园。
毗邻马峦山的萨米医疗中心,周边没有现代化工业企业的污染,空气质量优良,富含负氧离子,能够极大的调节患者的身心健康。让医护在工作中享受自然,让病患在自然中治愈病痛。
这家致力于建设成最美生态的医院,周边自然风光优美,上有鸟语花香的空中花园,下有碧波荡漾的灵动鱼池,院内有良好的采光和自然通风条件,模块化的建筑布局,功能分区清晰明确;流畅的弧形设计,昼与夜均是风景。兼顾节能、环保和生态需求的设计,使得医院在2021年被评为「第四届中国最美医院」,并被授予2021年中国医院建设奖荣誉称号。2022年,王诚获得CHCC医院建设奖——「第九届中国优秀医院基建后勤管理院长」的荣誉称号。
在颁奖典礼上,王诚曾在演讲中说道,「缺乏科学的医疗是愚昧的,缺乏人文的医疗是冰冷的。医院除了要具备专业医疗水平,也应当重视人文关怀和生态自然的建设。」
医院建设的美学系统应当是由内而外的。正是因为医院管理者思考如何从人性需求出发,来改善医院各层面的体验,才会自然而然地形成有温度的医院之美。
作为一个从医33年的神经外科主任医师,王诚曾在一线做了26年医生,如今,转任医院管理者已有7年。王诚表示,他是在当了院长之后,才知道管理的作用多么重要。
「管理的真谛不是把每一个员工管住,而是通过管理手段、管理数据、管理工具来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共同为医院的发展献计献策,添砖加瓦。无论是管理者、医生还是护士,实际上就是分工不同,但大家都可以在行业里做得很出彩。」他表示,这里面有很多需要思考的智慧。
此外,医院管理对患者也不是单向的输出,而是更多围绕患者的需求满足,让他们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在王诚看来,管理需要基于人生阅历的积累,人需要到了一定年龄,才能真正做好管理。
「如今我到了50多岁的年龄,逐渐领悟到了一点点管理的真谛,也希望通过用心、用情的管理,把医院带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他说。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