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学掌舵合理用药未来|2023中国医院管理年会
药物作为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承载着治病救人的重大使命。药师是连接医生、患者和药品的纽带,尽管常被误解为仅是药房发药的人员,甚至被一些临床医生误解为“不懂治病救人”,被有的医院定义为“成本中心和职能部门”。但是,如果没有药师的指导和监督,因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禁忌等造成用药伤害的风险将大大增加,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随着医改步伐的加快,药学服务转型的深入,医院里药学学科属性愈发凸显。2023年11月10日至12日,2023中国医院管理年会、健康界峰会、中国医院临床专科建设与发展论坛在海口盛大召开。在以“从管理到临床与患者,共寻合理用药良策”为主题的药学沙龙上,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机构的药学专家、医院代表分享见解和经验,共同探讨临床药学高质量发展的未来。本场论坛由杭州远大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支持。
“临床药学要全面对标临床科室”
随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药品零差价和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的实施,临床药学学科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与临床各科室的融合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这有助于提高医疗机构的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有效性。
在此背景下,临床药学工作已经成为了药学服务各部门以及临床各科室的重要一环。因此,药学部门需要重新规划岗位设置和业务设置,开展药事管理、药品供应、临床合理用药、临床研究及转化应用等工作。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主任赵荣生在演讲中指出,北医三院的药剂科是业务导向的,医疗服务在哪里,药学服务就延伸到哪里。他强调,“临床药学要全面对标临床科室,从医、教、研、人才、管理等维度思考学科建设和发展,做到医疗有量有质、教学可圈可点、科研可喜可贺、人才可期可待、管理有章有法。”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主任赵荣生
随着药品管理政策的不断推出和更新,许多医院的药剂科正在积极协助临床宣教,并落实国家重点监控药品、基本药物和集采药物等专项药品的政策,他们致力于引导临床在诊疗过程中树立合理用药意识,规范临床的用药行为。从临床科室对药学部门的不认可到逐步接受,再到“离不开”,正是临床药师逐渐转型的真实写照。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副院长左笑丛分享了临床药师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医、药、护之间的信任是逐步建立的,协同保障患者安全用药是最终目的。”左笑丛表示,她推动了药师深入临床科室开展 “药医护沟通会”、药师参与MDT等模式探索。“药师成长为医疗团队的核心成员,最终实现‘药-医-护’协同发展,才能发挥多学科协作优势,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副院长左笑丛
以患者为中心创新药学服务
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下,药师必须走出药房,深入临床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实践服务。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余之刚表示,“无论药学、临床、护理、行政都要围着病人转,要为病人解决问题,要善于利用绩效这个杠杆,撬动药学融合”。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常务副院长滕苗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认为应由医院领导牵头,药学部组织院内外专家处方点评的听证会,可以促进指导临床科室合理用药。
药品零差价后,药学部门成为成本中心,使得药师对自己的未来发展产生不确定性,比如药师对自己缺少规划,药师工作规范和量化考核标准缺乏,影响工作积极性等。对此,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副院长王永华在演讲中分享了医院专科临床药师和药学专科门诊的经验。他强调:“专科临床药师培养与发展是当前药学工作的当务之急,同时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药师需抓住机遇,融入到临床各科室,深入到各部门,并且要具备临床药学亚专科高质量服务能力,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江西省人民医院医务处处长邹伏英认为,在践行价值医疗的当下,药学要从幕后走到台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副院长王永华
随着DRG/DIP医保支付改革政策的推进,药学部门如何更好满足临床用药可及性,保障患者用药需求和用药安全成为众多医院思考的课题。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学部主任张波认为,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及医保政策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制度安排,药学工作在深化医疗改革、促进药品合理安全中,起着守门员的关键作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药学部主任刘国强则表示,安全、有效、经济是老百姓用药的追求,临床药师要从药品遴选、临床路径等方面发挥价值,同时也要综合多方面给患者做出性价比的解释。
近年来,国家不断强调加速临床药学的发展,以推动药品回归临床价值为核心目标,以药物与人体相互作用为研究重点,着重研究临床合理用药,使临床药学更加贴近临床实践。因此,当前在临床上,若要被广泛接受,对药物的作用机制、质量标准、循证医学、药物经济学等研究是必不可少的。杭州远大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宏英指出,相对于传统的化学药物,微生态制剂是一种相对特殊的新药,其作用机制较为复杂。公司计划开展一系列临床探索以及药物经济学、循证医学方面的研究,以充分发挥每个药品的最大临床价值,有效利用药品资源,真正造福广大患者。
杭州远大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宏英
从“业务”到“学科”推进“亚专科模式发展”
当前,多数医院的药剂科主要侧重于业务导向,其业务范畴众多且工作量大,导致难以突显学科建设导向并全面推进医教研工作的开展。对于这一问题,通过亚专科建设可以使药学专业进行更细致的分工。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药学部主任周春华认为,药学亚专科建设需要进一步精细化、专业化、全面化。在现有的临床药学学科基础上,应当进行分组建设并实行组长全程负责制。这样,成员之间以及组别之间能够相互合作,形成合力。通过这样的举措,可以更好地推动药学亚专科的发展,从而为医院的医教研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主任赵荣生认为,医院药学亚专科发展模式是一种创新的学科建设方式,能够形成药学学科的特色和优势,整合医院药学资源,更好地支撑医院发展和临床诊疗。此外,这种发展模式还有利于学科交叉和医药协同发展,培养青年人才的专业能力,推动医院药学学科建设的创新发展。这种发展模式充分体现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实现了“三个转变”,即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安全效益型转变、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从传统医疗向信息化智能化医疗转变。同时,这种发展模式也聚焦了“五新”——新体系、新趋势、新效能、新动能、新文化,可为医院药学学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论坛现场,全国多家医院代表与嘉宾进行了深入交流。海南博鳌医学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朱夫在总结时表示,在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医院药剂科和药师的价值如何实现最大化体现,是所有药师从业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