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佑安医院完成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生物人工肝首例受试者治疗后14天随访
生物型人工肝在治疗中则可以通过功能性肝细胞提供生物合成和代谢解毒的功能,是与正常肝脏更为接近的人工肝支持系统。
截止2023年10月10 日,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牵头的全球创新的人工肝产品-血浆生物净化柱Ⅰ期临床研究的首例受试者顺利完成治疗后14天的随访。作为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生物人工肝的注册临床试验,该研究(NCT05989958)是一项在中国开展的评估血浆生物净化柱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I期临床研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血浆生物净化柱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安全性与耐受性。
该研究的首例受试者为一名女性,患慢性乙型肝炎病史15年,入院诊断为慢加急性肝衰竭,经综合评估后,为进一步促进病情恢复,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联合生物人工肝治疗。生物人工肝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一般状况良好,显示出较好的耐受性。14天随访结果显示,临床症状较治疗前逐渐缓解,14天随访观察期全过程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且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也逐渐好转。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陈煜教授作为主要研究者表示:中国是肝脏疾病多发大国。肝衰竭是肝病中进展最快、最凶险、预后最差的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候群,病死率高。目前临床上肝衰竭的治疗方式仍然以内科综合治疗为主,必要时辅助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治疗。以往研究中慢加急性肝衰竭28天死亡率达24.8%~58.3%(1).(2)。肝移植是部分肝衰竭患者的治疗手段之一,但由于肝源短缺、移植后免疫排斥及高额费用等原因,仅仅约2%的肝衰竭患者等上肝移植治疗而获得临床益处,很多患者在等待肝源的过程中死亡(3)。
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研究聚焦于人工肝支持系统。人工肝装置主要有非生物型人工肝和生物型人工肝。非生物人工肝能够有效清除很多有害物质,但是由于无法替代肝脏蛋白质合成以及生物转化能力,对于肝衰竭患者生存率的改善还存在争议。生物型人工肝在治疗中则可以通过功能性肝细胞提供生物合成和代谢解毒的功能,是与正常肝脏更为接近的人工肝支持系统。微知卓血浆生物净化柱的人源诱导肝样细胞(hiHep)来源于人体成纤维细胞,功能与原代肝细胞接近,且能够大规模扩增(4),是一种非常有希望的生物人工肝支持产品。
本次生物人工肝的首例患者入组和顺利完成治疗后14天的随访,意味着生物人工肝这一新型肝衰竭治疗方法将为广大的肝衰竭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
参考文献
1. Hernaez R, Sola E, Morea R,et al.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an update. Gut.2017, 66:541-533
2. Xu MM, Chen Y,et al.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Defined by Asian Pacific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 Should Include Decompensated Cirrhosis. Frontiers in medicine 2021,8
3. 毕马威.肝衰竭市场研究报告,2023:25
4. Huang, P. Y. Zhang,L.D, Gao Y.M, et al. Direct Reprogramming of Human Fibroblasts to Functional and Expandable Hepatocytes [J]. Cell Stem Cell 2014, 370-384.
————————————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版
关注抗病毒治疗人群及药物合理应用
点击下图,窦晓光教授为您开拓乙肝防治新视角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