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糖摄入与慢性代谢性疾病及死亡风险有何关系?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发文

2023
09/26

+
分享
评论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A-
A+

该综述系统回顾了过量摄入果糖导致慢性代谢疾病发病率和全因死亡率增加的临床证据。

果糖是糖类中甜度最高的单糖,天然存在于水果、蔬菜和蜂蜜中。因为人类对甜味与生俱来的渴望,所以果糖以蔗糖和高果糖玉米糖浆的形式作为甜味剂被添加到食品工业中,用于含糖饮料、烘焙糕点和冰淇淋等食物的制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普遍认为果糖是中性的,甚至对人体有益。但自从2002年Bray开始研究全球饮食中的甜味添加剂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过量摄入添加果糖是导致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包括肥胖、慢性肝脏疾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疾病、痛风等疾病发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最近多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更是进一步发现,总果糖的摄入量与死亡风险之间存在正相关,即过多摄入果糖可增加死亡风险。

2023年9月6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殷峻团队在食品学、营养学领域顶级期刊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IF: 10.2/Q1)上发表题为The intestinal-hepatic axi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n fructose metabolism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mortality and chronic metabolic diseases的综述。该综述系统回顾了过量摄入果糖导致慢性代谢疾病发病率和全因死亡率增加的临床证据,通过对比总结果糖和葡萄糖在肠道、肝脏中的代谢影响揭示了过量摄入果糖促进代谢性疾病发展的机制,并突出了肠道在果糖代谢中的重要地位。综述共14页,内容详尽,以下为部分节选概括:

部分节选概括

过量摄入果糖导致死亡风险增加

不同种类的糖中大多数负面代谢效应被认为是由果糖引起的。含糖饮料主要使用果糖(蔗糖和高果糖玉米糖浆)作为甜味添加剂。截止目前,无论是通过分析含糖饮料摄入量还是通过精确计算各类食物果糖糖值来研究果糖与死亡率关系的大部分研究,均发现果糖摄入与全因死亡率和特定原因死亡率呈正相关。

过量果糖摄入增加痛风风险

但不会引起高尿酸血症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报道了果糖摄入与痛风发病率增加的相关性。其中,果糖对痛风的影响在男性群体中更为显著。值得注意的是,痛风主要由高尿酸血症引起,但与果糖摄入和痛风相关的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中,尚未报道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在大多数长期干预实验(持续时间≥7天)中健康受试者和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并未随着果糖摄入量的增加而升高。只有高热量饮食结合极高剂量(213-219 g/d)的果糖静脉输注才会显著增加血尿酸水平。这表明,尽管果糖摄入与痛风发病率之间存在关联,但果糖通过升高血尿酸水平引发痛风的理论尚缺乏证据。

过量果糖摄入诱发肥胖和肝脏疾病

从1997年到2010年,全球含糖饮料摄入量迅速增加。过去20年来进行的大多数系统评价均报告了SSBs与体重增加、超重和肥胖风险之间存在正相关。果糖通过多种机制增加体重,导致肥胖。虽然这种效应可能在食物来源有限的情况下增强了人类祖先的生存能力,但在今天却增加了肥胖和肥胖相关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

肝脏中脂肪的过度积累引起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就是其中的一种。研究发现经常摄入含糖饮料的人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风险较高。即使是在过量摄入果糖的儿童中,也能观察到肝脏脂质谱的改变。而限制果糖摄入仅9天,有高糖饮食习惯的超重儿童体内肝脏脂肪、内脏脂肪和新脂肪组织的形成均显著减少。

过量果糖摄入诱发慢性肾脏疾病

频繁摄入含糖饮料会使慢性肾脏病的风险增加50%~60%。过量的果糖摄入可能通过内皮功能障碍、氧化应激、血流动力学改变、促炎环境和脂毒性等机制导致肾功能受损和慢性肾脏病。

果糖的肠、肝代谢机制

葡萄糖和果糖的化学式相同,均为C6H12O6,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它们对健康的影响是等效的。然而,它们的代谢效应存在显著差异。该综述通过比较葡萄糖和果糖的肠道和肝脏的胞内代谢和转运机制来探寻过量果糖摄入与慢性代谢紊乱的关系。虽然以前的研究普遍认为肝脏是果糖代谢的主要部位,但最近的证据表明,肠-肝轴在果糖代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低剂量果糖主要在小肠内代谢。只有当摄入量超过肠道的代谢能力时,果糖才会溢出来,在肝脏中代谢。高果糖饮食还对肠道微生物群的多样性产生重大影响。高果糖饮食下肠道细菌产生的代谢副产物谱发生改变,导致肠道屏障通透性增加,诱发代谢性内毒素血症和代谢紊乱。

果糖的甜味机制——暴食和糖瘾

果糖的摄入与寻找食物和暴饮暴食的动机增加有关。这些效应被认为是果糖摄入激活了甜味受体T1R2/T1R3和肠道葡萄糖转运蛋白,触发食欲肽的分泌,影响大脑神经肽水平,从而激活大脑奖励区域所致。在甜味的刺激下,伏隔核释放多巴胺,导致多巴胺能通路和成瘾行为的潜在增强。

过量摄入高果糖食物与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和全因死亡率增加有关,而这可能与果糖在肠道中的代谢密切相关。随着果糖导致的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们有必要正视其潜在的危害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其中饮食选择在健康的生活方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chenxiaoyue@hmkx.cn
关键词:
高果糖,代谢性,死亡率,肠道,肝脏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