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余飞教授课题组主编新书《中国研究型医院高质量发展理论与实践》正式出版
党的二十大明确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我国公立医院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之际,如何充分激发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大型公立医院如何更加主动的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如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健康需要?这些问题的回答,亟待我们深刻把握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和底层逻辑。
《中国研究型医院高质量发展理论与实践
——大型公立医院的“突围”之战》
星级:★★★★★
ISBN:9787811218084
一流的医院,一定是集合了一流医学学科,一流临床技术,一流创新团队,一流人才培养,一流研究成果,时刻以攻克人类重大疾病难题,佑护人类生命健康为使命,勇于探索无止境的研究型医院。
“研究型医院”是医学前沿科学研究、医学高层次创新团队集聚、高水平医学人才培养、高能级医学创新平台建设、先进医疗技术和诊疗模式创新的最佳汇聚结合点,代表了医学理论研究、临床实践的最高水平和未来发展的方向。她聚焦科技创新和临床转化,强化科技创新的策源功能,发挥临床转化的示范引领,已成为把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愿景转化为实景图的关键途径。
基于此,同济大学余飞教授课题组在2021年获批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重点课题《推进上海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建设国际比较研究》,并与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教育处高红处长共同发起“研究型医院”学术专著的编纂,在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健康界的鼎力支持下,历经2年编纂,正式出版《中国研究型医院高质量发展理论与实践——大型公立医院的“突围”之战》。
新书试读
主编简介
余飞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教师、公共卫生管理学研究生导师、《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编委。同济大学核医学研究所所长、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上海市医学会教育技术分会副主委、上海市核学会核医学分子影像分会副主委;入选上海市人才发展基金项目、上海市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引领计划;主持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卫健委党校研究课题、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重点课题、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获华夏医学科技奖(卫生管理奖/2018年)、中国医院管理奖(金奖/2022年)。
高红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教育处处长,上海市医师协会常务理事。历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外事处副处长、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干部人事处处长。长期从事公立医院管理、卫生行业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医学人才评价研究。参与上海市委组织部“全面从严治党形势下强化上海公立医院党的领导和建设研究”和国家自然基金委“基于大数据以质量提升为导向的临床医师评价研究”等课题研究,并牵头或参与起草《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2018年)、《上海公立医院党建工作质量评价办法(试行)》(2020年)、《关于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2020年)和《上海市促进医疗卫生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操作细则(试行)》(2022年)等多个上海市级层面文件。
No.1指导意义
本书对国内外有关研究型医院建设的实践模式、路径和取得的经验等,作了全面深入的梳理分析,重点关注了“关键核心医疗技术如何攻关,重大医学科研成果如何加速转化,创新链和价值链如何高效快速耦合”,并探索构建了国内研究型医院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最终针对我国研究型医院建设存在的瓶颈问题等,提出科学的解决策略和实施路径,对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如何更好的助推健康中国战略,加快实施研究型医院建设这一重大命题,特别是围绕2030年上海建成一批世界级研究型医院这一目标的实现,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和现实指导意义。
No.2精彩书摘
1.本书重新定义现阶段研究型医院的概念和内涵
本书关注了全球研究型医院建设的研究最新潮流,立足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和行业专家意见,结合了我国高等学校医学院和附属医院互为支撑、紧密融合、共生发展的特有的办学办医体制,深入挖掘和揭示高水平研究型医院的建设核心内涵以及五大特征。
2.本书建立国内首个科学化研究型医院评价体系
本书在定义出我国研究型医院新概念基础上,通过科学研究方法创造性提出了可量化的研究型医院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作为评估研究型医院建设成效的实用工具。该评价体系既反映了我国高水平医院建设的现状情况,同时也结合未来医学学科和医学诊疗技术的发展方向,对符合人民更高预期的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建设,通过指标体系提出了颇有价值的发展性建议,进而提出了国内研究型医院建设的总体策略、个体配套策略和措施。
3.本书归集国内外研究型医院的创建模式和方法
本书广泛借鉴了欧洲、美国、日本等医学发达地区国家,特别是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约翰斯·霍普金斯医院、梅奥诊所、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临床医学中心等世界顶级研究型医疗机构的办医、办学做法,探索开展研究型医院建设的体制和模式,深刻总结人才培养、转化医学、医院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同时也对国内各省市开展研究型医院建设,比如华西医院、瑞金医院以及新型研究型医疗机构上海临床研究中心等案例作了剖析,提出了研究型医院医学学科建设方法及特点,分类科学,且非常适应国内医学学科建设现状及未来重点支持发展的需求。
推荐阅读
期待本书能让医院管理者掌握研究型医院的理论根基和“管用好用、可操作可落地”的实践经验,成为推动我国研究型医院建设和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读得懂、行得通,可取得实打实效果”的重要参考书。
来源:同济十院科研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