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卫生健康委:群众急难愁盼什么,整改整治就抓什么
截至今年上半年,已经建设投用的50个县域医疗次中心。
针对基层医疗机构普遍存在“散、小、弱”的问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普遍较弱,基层诊疗量占比不大的问题,贵州省着力建设县域医疗次中心,加快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截至今年上半年,已经建设投用的50个县域医疗次中心突破开展三四级手术26个,增加新技术新项目296项,住院人次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服务农村群众386万人次,为群众减轻医疗负担约1.1亿元,赢得了老百姓极好的口碑和赞誉。
针对九价HPV疫苗需求大、供不应求的难题,为满足群众对健康的高质量需求,积极协调厂家和经销商,争取加大疫苗供货数量。截至8月底,全省共完成十二期九价HPV预约,累计完成约25802剂次(首剂次)预约,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针对老年人机体逐渐衰老,生理功能、适应性和抵抗力逐步衰退,衰弱患病率随年龄逐年升高,导致失去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全省确定了12万名失能老年人,对其开展“健康敲门行动”。目前,已开展上门健康服务5.01万人次,不断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安全感,提升老年人晚年幸福生活指数。
……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的好不好?归根结底要看解决实际问题、推进整改落实的成效怎么样。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省卫生健康委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坚持把整改整治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把主题教育同推动当前中心工作相结合,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在破解难题上见真章、见实效,将一项项“问题清单”转化为“成绩清单”,以整改整治的实际行动彰显主题教育成果、成效,以看得见的变化回应群众的期盼。
“五个紧盯”找准问题
确保问题清单高质量
问题是发展的动力,前进的步伐。
4月13日,委党组启动主题教育后,及时梳理,聚焦医疗卫生领域推动发展短板、服务群众短板、自身建设短板,通过自己找、上级点、群众提、开门听等方式全面查找问题,切实把检视问题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融入卫生健康工作各方面。
省妇幼保健院临床技术力量薄弱、临床业务与妇幼保健业务发展不平衡;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内设机构设置不够优化完善,无科研转化平台、临床研究平台,无法与输出医院基础研究和转化平台深度合作、资源共享,影响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引进;
省紧急医学救援中心存在班子配备、中层干部队伍建设不完善,力量不足,与委应急处工作机制不顺畅等;
……
治其本,朝令而夕从。
在第一批主题教育省委第十六巡回指导组的精准指导下,截至8月初,省卫生健康委共召开15次党组(扩大)会、先后召开专题会、工作推进会18次研究部署主题教育整改整治工作,委领导深入基层开展领题调研21个,研究制定民生项目18个以及涉及具体整改措施的问题清单,增强了整改整治的针对性、有效性。
针对长期没有解决的5个突出问题,委党组及时纳入专项整治,制定专项整治方案,集中力量进行整改。同时,将省领导包案督访的5件信访事项纳入主题教育信访积案清单进行调度,目前已妥善化解2件。
“深刻认识主题教育检视整改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坚决防止懈怠松劲情绪,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检视存在的问题,及时动态更新问题清单。”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组长杨慧说,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盯影响制约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紧盯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的问题,紧盯卫生健康领域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问题,紧盯全面从严治党的问题,紧盯医疗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五个紧盯”,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持续用力,层层传导压力、级级压实责任,有力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努力以整改整治实际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
精准施策 立行立改
让整改成效落到群众心坎儿上
开展整改整治,解决问题是落脚点。
“现在,卫生院的常规检查和治疗,尤其是中医药治疗都可以做,我们方便很多。”日前,黔东南州黎平县尚重镇居民李女士因腿部受伤在尚重镇卫生院接受治疗时说。
在与李女士的交谈中,深刻感受到她对于医疗服务的满意以及医疗服务改善得到实惠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尚重镇距离黎平县城98公里,德化乡距离县城123公里,平寨乡距离县城91公里,三个乡镇都是黎平县的边远乡镇,如果没有好的医疗条件,边远乡镇的老百姓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为进一步破解基层群众看病难题,在贵州省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过程中,经过实地调研和综合分析,黔东南州、黎平县卫生健康部门决定在尚重镇卫生院打造黎平县第一个县域医疗次中心。
以尚重镇为中心的县域医疗次中心建成后,通过加强急诊科、儿科、妇科、全科医学科、中医科等12个临床科室建设以及医疗队伍建设,医疗条件不断改善,医疗技术不断提升,不仅就近服务当地群众3.5万余人,还覆盖到周边的平寨乡、德化乡、大稼乡3万多人口,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远”,减轻边远乡村群众就医负担,增进群众健康福祉。
卫生健康系统作为民生部门,群众的期待和呼声,就是卫生健康工作努力的方向。省卫生健康委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紧紧围绕当前我省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等,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聚焦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改实改突出的问题。
“孩子有哮喘,可以打新冠疫苗吗?”
“最近过敏性鼻炎发作了,是不是要暂缓打疫苗呢?”
“打完疫苗后孩子发烧了,还能不能继续打?”
……
每每到孩子接种疫苗时期,类似这样的问题总是不绝于耳。面对这些困惑和顾虑,很多家长苦于无处咨询。
5月26日,省疾控中心门诊部与免疫规划所联合主办的疫苗咨询门诊挂牌提供服务。据了解,该疫苗咨询门诊针对老年人、妇女、儿童等人群提供非免疫规划疫苗套餐咨询方案和疫苗接种问题的咨询服务,以专业的技术服务不断提升群众健康素养水平。
在主题教育整治整改中,省卫生健康委切实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儿上。
建章立制 破解瓶颈
强力推进整改整治向纵深发展
主题教育开展得好不好,主要看检视问题、整改问题彻不彻底、到不到位。
针对原来贵州省卫生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398号文件)中“医、药、护、技”共用一个评价标准的模式、专业类别分别设置评价不标准、分级不够精细以及对基层倾斜力度不大等种种制约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评审的问题,推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出台《贵州省卫生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试行)》,明确健全职称制度体系,细化分类评价;建立分级评价、分级使用制度;创新职称评价机制,改进评价方式;优化专业设置,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完善职称评价标准,实行成果代表作制度;新增激励政策,稳定基层和“急需紧缺”人才队伍;合理界定科技奖等奖项的主要完成人等,切实解决卫生技术人员考评工作中的所需所盼,不断推进全省卫生健康人才考评工作高质量发展。
医疗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是卫生健康工作的核心任务。然而,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医疗质量的要求日益增高,对质控中心工作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此,为引导质控中心规范健康发展,结合实践经验,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和国家卫生健康委2023年2月组织制定了《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规定》(国卫办医政发〔2023〕1号),为进一步规范我省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建设,加强我省质控中心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推动医疗机构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今年6月,省卫生健康委制定出台《贵州省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办法(试行第二版)》,破解卫生健康领域发展瓶颈,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切实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
省卫生健康委紧紧围绕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建章立制,将问题整改整治转化为惠民生的实策,以整改整治实际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
“坚持分类整改和集中整治相结合,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把找准的问题整改到位。对摆在面前,当前能解决的立行立改,在8月底前对账销号,逐项交卷;对需要长期坚持和多方协作才能解决的问题制定阶段性目标,盯住不放,持续整改,防止‘久拖不决’和‘整而不改’。”杨慧说。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