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大咖谈之大咖影响力》|苏丽萍教授解读“新冠疫情后的淋巴肿瘤患者管理”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可能因自身疾病、抗癌治疗和伴随免疫抑制治疗的原因,而处于免疫功能受损状态。与普通人群相比,他们更易感染新冠病毒,且罹患重型/危重型新冠病毒感染的风险高。即使接种疫苗,淋巴瘤患者也可能因不能产生充分的抗病毒免疫应答而失去相应的保护。
神州细胞工程有限公司联合健康界策划出品《血液大咖谈之大咖影响力》栏目。本栏目是一档面对面访谈节目,旨在通过视频访谈的形式直观展示血液病,如血友病临床研究的前沿进展,着力铺叙该领域专家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并将结合《血液大咖谈》系列课程理清学科发展脉络,为学科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访谈同时还将穿插临床暖心故事、科研精神和健康理念,力图在真实的时代背景下,展现独特的从医历程与科研精神。
本期《血液大咖谈之大咖影响力》栏目,特邀山西省肿瘤医院血液科主任苏丽萍教授解读“新冠疫情后的淋巴肿瘤患者管理”。
苏丽萍(标清)
淋巴瘤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症状更严重
淋巴瘤是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淋巴造血系统是机体主要免疫系统。淋巴瘤患者免疫力受损,感染新冠后症状严重且持续时间长,新冠检测转阴时间长,因此,重症患者和死亡率较高。
淋巴瘤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新冠肺炎的症状表现往往比正常人更为严重,包括发热、呼吸道症状等,同时,患者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从新冠病毒感染中恢复,甚至可能面临重症风险,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较大影响。
苏丽萍教授认为,淋巴瘤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不仅新冠肺炎症状表现更为严重,而且新冠肺炎的重症和死亡率也较高,这给淋巴瘤患者带来了更大的健康风险,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新冠肺炎转阴后的2-3周内重启淋巴瘤治疗
血液系统肿瘤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病情表现和转归特征也相对复杂。在感染初期,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干咳、肌肉酸痛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胸闷、氧合降低等症状。此外,血液系统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受损,感染新冠病毒后,病情可能更为严重。
苏丽萍教授指出,在当前阶段,新冠病毒感染症状相对较轻的患者在治疗新冠时,也需要考虑淋巴瘤的治疗问题。根据专家共识,对于一些新冠病情不太严重的患者,通常建议在新冠转阴后的2-3周内重启淋巴瘤治疗。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权衡新冠病情的轻重缓急和淋巴瘤的病情。对于惰性淋巴瘤或者病情相对稳定、尚未开始治疗的患者,可能需要按照专家共识进行新冠治疗,转阴后2-3周开始淋巴瘤治疗。
然而,如果淋巴瘤治疗迫在眉睫,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危险,可能需要在积极抗新冠治疗的同时进行淋巴瘤治疗。在药物选择方面,应尽量选择对新冠病情影响较小、同时能解决淋巴瘤症状的药物。
我国专家共识针对实体肿瘤和血液系统肿瘤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后的临床表现、疾病转归特征,以及治疗过程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老年淋巴瘤患者应以预防为主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要采取预防和治疗的措施。首先,要关注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增加他们的免疫力,从饮食和生活方式上进行调整。可以适当使用免疫调节剂,比如α胸腺肽,帮助增强免疫力,减少感染。
预防方面,可以通过饮食和生活方式来关注患者的状态,适当使用免疫调节剂。治疗方面,如果病情允许,可以适当降低化疗强度和药物剂量,避免使用会影响免疫功能的靶向药物。
对于淋巴瘤患者来说,CD20单抗是一个最常用的基础的药物,但是在感染高峰期或在新冠肺炎发生感染后,可以避免使用CD20单抗等靶向药物,暂时调整为其他方案或先脱落一次CD20,用传统化疗方案进行一次治疗,以减少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在疫苗方面,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有专家共识,注射疫苗和未注射疫苗的患者感染新冠肺炎的概率有明显差异。根据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和接受的治疗,选择合适的时机接受疫苗或加强疫苗注射,是科学合理的。如果有疑问,可以考虑使用灭活疫苗,而减毒活疫苗一般不作为推荐。
此外,早期一些老年患者因感染新冠而导致生命风险增加,特别是已经患有淋巴瘤且病情稳定的患者。随着对新冠疫情了解的深入,感染风险降低,传染性降低,患者来医院继续接受治疗的比例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有了专家共识,新冠患者治疗可能会延迟,治疗方案和强度也会调整。
一些患者在治疗初期已经达到部分缓解,但因为感染新冠,第三疗程会延后,第四疗程评估疗效可能达不到预期,最终可能导致疾病复发或进入难治复发阶段。因此,目前医务人员特别关注的问题是,延后治疗时间是否可以缩短,药物切换是否更加科学,以尽量减少对这部分患者后续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影响。
血液病合并新冠肺炎的治疗仍需积累更多临床经验
新冠病毒感染和血液病治疗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新冠疫情初期,患者和正常人群的病情都比较严重,因此,关于新冠病毒感染和其他疾病的治疗关注度较低。然而,随着疫情的逐步控制和人们对新冠病毒的了解,人们也开始关注如何在新冠病毒感染期间平衡其他疾病的治疗。
在目前的阶段有一些新冠病毒感染与其他疾病共存的病例,例如淋巴瘤和骨髓瘤。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保证新冠病毒感染得到控制的同时,进行疾病本身的治疗成为了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专家共识并未明确提出如何在新冠病毒感染时期处理这类患者。因此,仍需要在临床实践中积累更多经验,以便在将来为这类患者提供更具体的科学指导。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