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石亮荣教授团队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发表热消融联合免疫治疗中晚期肝癌新成果
近日,湘雅医院放射科石亮荣教授团队在肝癌热消融联合免疫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其研究成果以“A Phase 1/2 Multicenter Randomized Trial of Local Ablation Plus Toripalimab Versus Toripalimab Alone for Previously Treated 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1/2期临床试验:局部消融联合特瑞普利单抗与特瑞普利单抗单药治疗经系统治疗失败的不可手术切除肝细胞癌)”为题,在著名肿瘤学杂志《ClinicalCancerResearch》(顶刊,IF 13.8)以论著形式发表。这是由我院放射科牵头的“热消融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肝细胞癌的多中心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成果在国际上的首次报道,为开展热消融联合免疫治疗的创新性疗法的临床应用贡献了关键性证据。我院放射科周春晖 主治医师、放射科硕士研究生 宋博天 (导师:石亮荣)为并列第一作者,石亮荣教授为论文唯一通讯作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为第一作者单位与第一通讯单位。本次研究也是继2016年《ClinicalCancer Research》、2019年《Nature Communications》先后发表论著后,团队在热消融联合免疫治疗方面取得的延续性成果。此临床试验研究的成功,得益于前期基础研究中关于两者协同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优化时程、靶病灶的选择等科学问题的阐述,实现了前期基础研究成果到临床应用的转化。
肿瘤热消融包括射频、微波与冷冻消融,是一种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的肿瘤微创治疗方法,作为一种根治性治疗手段主要应用于肝、肺等器官实体肿瘤的治疗。消融治疗时,肿瘤发生原位凝固性坏死,在这一过程中肿瘤抗原与危险信号分子得以释放,有利于激活或者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形成肿瘤“自身疫苗”。因此,热消融也可能为提高中晚期患者免疫治疗创造条件。
目前,为PD-1单抗为代表的免疫治疗是中晚期肝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免疫单药治疗的疗效有限,肿瘤缓解率在20%以下。在比较充分临床前的成果的支撑下,2019年6月,由石亮荣教授牵头,联合国内另外4家大型医疗中心,启动了一项热消融联合PD-1单抗(特瑞普利)治疗中晚期肝癌的I/II期临床研究(NCT03864211)。入组患者为存在多个肿瘤的局部晚期或者转移性肝细胞癌患者,研究者选定部分肿瘤为目标病灶对其进行消融治疗,然后序贯进行特瑞普利单抗治疗。在该试验的I期部分,首先确定了消融后早期(第3天)开始特瑞普利治疗为优选序贯模式。I/II期结果表明,热消融联合特瑞普利治疗客将肿瘤观有效率由特瑞普利单药16.9%提高到33.8%,疾病进展风险降低43%,死亡风险降低42%。这些发现提示热消融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可能成为不可切除中晚期肝细胞癌的新方案。
石亮荣教授现任我院放射科副主任、介入放射亚专业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肿瘤介入微创治疗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近年,石亮荣教授团队专注于探索肝癌综合治疗新策略,围绕肝癌的局部治疗以及免疫微环境的演变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放射科主任 廖伟华教授表示,放射科确立局部治疗联合免疫治疗为放射介入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一个方向与特色,争取构建可推广的联合免疫治疗新技术体系,力争为科室以及医院的发展贡献力量和智慧。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