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CMI值合理提升 这些大咖有话说!
病例组合指数(CMI)是DRG中反映医疗质量维度的关键指标,是评判医疗服务难度的重要指标,也是国际公认的代表“医院诊疗病例的技术难度及收治疑难重症的能力”。
作为客观评价不同医疗机构与科室的“尺子”,CMI值既是医疗机构“金字塔尖”的较量,也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抓手。
为进一步探索CMI值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促进医院管理创新,助推以CMI值为抓手的医院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2023年健康界联合森世海亚集团共同发起“助力CMI提升专业促进项目”。
通过长达数月的调研沟通及优秀标杆医院走访,2023年5月26日,“助力CMI值提升专业促进项目启动会暨专家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于北京隆重召开。
会上,来自全国各地标杆医院的管理专家共同见证了“助力 CMI 值提升专业促进项目”启动仪式。健康界创始人、总裁赵红和森世海亚总经理吴蓉共同为专家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
“助力 CMI 值提升专业促进项目”启动仪式
“助力 CMI 值提升专业促进项目”专家委员会
“助力 CMI 值提升专业促进项目”秘书组
赵红在致辞中提到,在三级医院等级评审、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 5 项考核指标等纲领性政策及指导中,都能看到 CMI 的身影,足以说明CMI值提升是当下的管理重点和难点。健康界于2022年着手“中国医院高质量发展专业促进项目”的研发,遴选对医院当下发展最为重要的十个项目先行调研和开展。正在启动的“助力CMI值提升专业促进项目”作为医疗质量类的重中之重,将通过专委会工作,共同拓展CMI提升的内涵与外延,深挖考核关键,细掘业务逻辑,提炼先进经验。
健康界创始人、总裁赵红
吴蓉在致辞中表示,CMI值是医疗机构技术实力的“华山对决”,在公立医院建设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CMI值不仅应用于医保支付,也应用于医疗质量管理,在降低医院平均住院日过程中,CMI值也是重要的监测指标,用于提高医保资金使用效率、优化病种管理。在此背景下,森世海亚集团携手健康界共同发起“助力CMI值提升专业促进项目”,期待通过长期的研讨、跟踪、推动,助力健康中国。
森世海亚总经理吴蓉
健康界常务副总裁程实在会上发表了“助力 CMI 值提升专业促进行动项目”主题演讲。程实从发起背景、遴选标准、组织形式、聚焦领域等角度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医院高质量发展专业促进项目,并详述了此次“助力CMI值提升专业促进项目”的政策背景、项目目的、调研案例、组织架构、标杆医院权益与任务、共创医院的收益及项目工作规划等。
健康界常务副总裁程实
会议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副院长冯常森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刘昌的主持下召开。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副院长冯常森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刘昌
智慧分享:CMI值如何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作为DRG付费的重要工具,CMI值体现了医疗资源的消耗水平,CMI值越高,医保支付标准也会增加。在DRG/DIP加速推进、全面覆盖的当下,关注CMI值以推动医保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业内共识。
会上,国家医保DRG技术指导组组长郑杰带来《国家医保CHS-DRG付费改革助力高质量发展》主题分享。郑杰从以CHS-DRG为代表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角度,结合北京CHS-DRG付费开展情况、运行效果的真实案例,为医院“在效率中寻求效益”提供了可借鉴的行事经验。
但郑杰也表示,DRG是一个综合管理工具,CMI值作为体现医疗资源消耗水平的客观指标,并非越高越好。他提醒,医院管理要客观看待CMI值,引导医疗机构优化成本控制,提高运行效率。
国家医保DRG技术指导组组长郑杰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副院长夏家红带来《聚焦病种结构 提升CMI值》主题分享。他结合本院管理实践,总结出4个行之有效的CMI值提升经验,包括:做好分段管理,推进专科建设;优化病种结构,提升技术难度;强调绩效导向,优化激励机制;填好病案首页,准确表达CMI。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副院长夏家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副院长刘学勇带来《DRGs、精益管理与高质量发展》主题分享。他详述了基于DRGs大数据分析医院产能、科室间服务能力、收治病例难度、服务效率、医疗质量安全、超支管控的医院精益管理实践,并强调DRG付费要与临床路径管理相结合,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加强DRG质量控制管理,通过合理的、优化的资源配置达成医院整体最优运营效率和运营收益。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副院长刘学勇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陈俊强带来《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医院病种结构调整的探索与实践》主题分享。他提出,DRG/DIP支付方式改革背景下,未来医院间的竞争关键点是高权重疾病组病例的争夺及疑难危重症患者数量的提升。“病种为王”的时代,医院要建立起病种结构调整及优势转化机制,通过病种调结构、科室调结构、病床调结构、收入调结构、人才调结构、管理调结构的组合拳,实现医疗服务能力稳步提升、手术效能稳中向好,费用管控显现成效。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陈俊强
研讨交流:CMI值专项提升怎么做?如何管?
本次研讨会,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刘昌主持。刘昌向与会专家提出了“影响医院 CMI 值的关键要素有哪些?”、“针对 CMI 值,医院采取过哪些专项提升行动?专项提升行动的效果如何?”两个关键问题。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孔心涓认为,结构和病种是CMI值的两大核心要素。得益于八年前医院率先开展学科布局调整,因此医院的国考成绩一直不错,2020年进入A++梯队,CMI值达到1.34。近年来,医院正在筹备第二次学科调整,意在发力CMI值高的重点专科与特色专科,以新技术赋能亚专科,从而更好地实现三级医院急危重症救治的使命。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孔心涓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副院长冯常森表示,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背景下,要关注CMI值和医保支付结余的双提升。为此,医院要加强与医保局的联动,建立起谈判机制,从而促进医院合理化建议得到政策的采纳、支持。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副院长冯常森
南京鼓楼医院质量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唐健表示,单纯的病案首页质量不足以保持CMI值持续处于领先地位,更重要的是调整医院病种结构。为此,管理者要系统性梳理各科室病种,引导核心病组、优势病种的收治,降低常见病、多发病对住院患者资源的侵占。
南京鼓楼医院质量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唐健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医务部主任吴娜表示,提升CMI的过程中,开展学科建设以提高疑难危重症诊治能力非常重要。为此,医院可以尝试两种路径:第一,科室积极主动要求扩建,医院可以提供绿色通道支持;第二,院领导挖掘有潜力的科室,与科主任探讨可能性,并提供资源支持。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医务部主任吴娜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院办主任俞晔认为,CMI值的高低,应该关注相对变化而并非绝对值。提升CMI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价值回归计划,针对管理漏洞导致CMI值不高的情况,比如病案首页质量不高,通过规范、提高填报质量,从而提高CMI值;第二,价值提升计划,大型三甲医院定位疑难危重症诊疗,要通过调节病种结构提高CMI值。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院办主任俞晔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