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CACA化学治疗指南及胃肠保护指南在山西成功发布!
5月13-14日,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中国工程院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胃肠病学专委会、山西省肿瘤医院、山西省抗癌协会承办的“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指南(CACA)-化学治疗+胃肠保护”发布暨精读巡讲活动在山西太原成功举办。
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是肿瘤治疗的经典方式之一,主要是使用化学药物来控制肿瘤生长或杀灭肿瘤,获得生存期延长,生存质量改善,具有全身治疗、对原发病灶、转移灶均有治疗作用等优势。《CACA技术指南-化学治疗》以多学科讨论为基础,依据循证医学证据,根据患者肿瘤特征,选择最佳治疗时机,采用最优治疗模式,应用最合适的药物方案,进行最合理规范应用,重视肿瘤急症,积极对症支持,合理防治不良反应,保障治疗顺利,最终延长生存期,保障患者生活质量。该指南所贯彻的“整合医学”理念,充分体现观点汇合、学科融合、技术整合的“整体整合”学术理念和观点,助力“健康中国2030”。为临床医生普及以化学治疗为核心的肿瘤治疗方法,充分构建起医师、临床医师与患者之间的桥梁,为实现肿瘤患者的精准诊治提供根本保证。
《CACA技术指南-肿瘤胃肠保护》是国际及国内首部基于整合医学理念,突出反向医学思维,关注控瘤治疗与胃肠保护双重疗效的器官保护指南。该指南基于目前国内外肿瘤胃肠损伤机制尚不完善,诊断标准尚不明确,保护措施尚不规范,相关领域尚无指南引领的热点话题,围绕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提出的3WHO理念,秉承“防-筛-诊-治-康、评-扶-控-护-生”十字方针,由“评扶控护”切入点,继而实现以胃为本,以肠为轴,延长生命,提高质量,实现“生”的目的,最终达到“五位一体、整体防护”目标。与国际其他指南对比,该指南整合肿瘤胃肠损伤与防护进行横纵维度的交叉诊疗,聚焦中国原创研究成果及诊疗防控特色,纳入中国自主创新研究,注重中国特点,兼顾医疗可及性,体现整合思维,是兼具中国特点和国际视野,适合中国人群的自主创新性肿瘤指南规范体系。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在致辞中指出,近五年来,中国抗癌协会通过“建大军、开大会、写大书、办大刊、立大规、开大讲”等六件大事,不断开拓学术品牌,推动中国肿瘤防治事业不断前进。2023年协会针对CACA指南的推广工作包括CACA指南进校园、下基层、双师认证以及技术指南研制等。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
樊代明院士指出CACA指南的建立有其必要原因:①不是所有指南都水土相和;②不是所有指南都一成不变;③不是所有医生都按指南行医;④不是所有院校都用指南施教;⑤不是所有患者都受指南保护;⑥不是所有医官都用指南施管。
肿瘤防治,赢在整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到2035年,形成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连续协同、运行高效、富有韧性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国抗癌协会秉承整合医学理念,组织肿瘤领域专家编写了瘤种篇和技术篇两部指南。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瘤种篇53计(谋),聚焦“防-筛-诊-治-康”,防为上计、筛为大计、诊为妙计、治为生计、康为远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技术篇60技(招),聚焦“评-扶-控-护-生”,评为首招、扶为高招、控为实招、护为新招、生为绝招。
“CACA技术指南-化学治疗+胃肠保护”精读巡讲围绕“What Why Who How Objective”五部分内容进行,同时结合MDT to HIM,组建多学科整合诊治团队,制定个体化整合诊治方案,最终实现最优化整合诊治效果。
山西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曹荣湘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山西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提升肿瘤诊疗能力和水平,推动实现癌症肿瘤疾病由治到防的转变,进一步增进山西人民的健康防治。在中国抗癌协会的指导下立足山西省情,依托互联网+医疗健康,促进癌症诊疗服务的规范化和同质化。持续推广健康生活理念,增强居民科学防癌意识,扩大癌症筛查项目全覆盖。不断将山西省肿瘤防治事业推向新的高度,开启卫生健康领域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山西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曹荣湘
山西省肿瘤医院王锡山总院长表示,CACA指南具有深厚的中国特色,是最务实、最规范和最科学的指南,摒弃了国外指南的不足,吸纳了所有指南的优点,纳入了中国的原创和中国的好声音,尤其是中医中药,是最权威、最能服务中国人民的一部指南。他强调,指南是医生同质化培训的标尺,也是病人规范化治疗的保障。山西省肿瘤医院将以此次巡讲为契机,带领全省的肿瘤界人士认真学习指南,提升临床诊治水平,扩大指南的规范应用,造福更多的民众。
山西省肿瘤医院总院长王锡山教授
山西省抗癌协会理事长徐钧教授强调,肿瘤是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而我国首部中国肿瘤整合整治指南的制定对于全面提升中国肿瘤防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该指南秉承“防筛诊治康,评扶控护生”十字方针,聚焦中国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遗传背景、原创研究成果及诊疗防控特色,纳入中国研究,是兼具中国特点和国际视野的适合中国人群的肿瘤指南规范体系。
山西省抗癌协会理事长徐钧致辞
在5月13日召开的发布会上,还举行了CACA技术指南发布仪式。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山西省政府曹荣湘副秘书长、山西省卫健委张波主任、山西省抗癌协会徐钧理事长、山西省肿瘤医院王锡山总院长、长治医学院王金胜院长、山西省儿童医院刘瑞云副院长、中国抗癌协会赵勇秘书长共同触摸启动键,发布了《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指南—化学治疗》《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指南—胃肠保护》两个技术指南。理事长樊代明院士及赵勇秘书长为化学治疗和胃肠保护CACA认证专家代表颁发了证章。
CACA指南发布仪式
CACA技术指南认证专家证章颁发仪式
CACA技术指南-化学治疗精读巡讲
《CACA技术指南-化学治疗》主编、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委会主委冯继锋教授指出,作为肿瘤的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化学治疗是通过细胞毒性药物来杀灭肿瘤细胞,对原发灶和转移灶都有治疗作用。根据化疗的目的可分为根治性化疗、新辅助治疗、新辅助化疗、辅助化疗、姑息性化疗和研究性化疗。《CACA指南-化学治疗》强调以人为本,个体化精细化治疗策略,突出中国临床实践特点,证明化学治疗的重要作用,为临床医学工作提供有力依据。
福建省肿瘤医院郑晓彬教授表示人类与肿瘤的斗争是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征不断进行药物研发。目前如何克服化疗药物的研发瓶颈,实现化疗药物的高效低毒,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化疗药物如何联合化学治疗、靶向治疗、放射治疗、免疫治疗,实现1+1>2的疗效,并且在新型药物中实现精准治疗也成为了目前研究的热点。
天津市人民医院王华庆教授就控瘤药的基本原则、合理使用及种类进行了阐述。他表示,控瘤药的基本原则即对患者进行充分评估,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并制定个性化研究方案。通过进行合理规范治疗,监控患者不良反应,及时调整药剂量和疗效的评估。合理使用控瘤药要遵循细胞增殖动力学,考虑肿瘤负荷与异质性,控瘤药耐药机制,细胞死亡方式,控瘤药剂量强度,控瘤药的给药途径,给药方法、间隔、顺序、个体化差异等问题。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史艳侠教授表示,消化系统肿瘤是威胁国民健康的重大问题,化疗是消化系统肿瘤重要的基础性治疗手段。消化系统肿瘤化疗目标不同策略不同,早期患者以根治为目标常采用术前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围手术期化疗,对于复发难治性患者、转移性患者常采用姑息化疗以延长生存改善生活质量。晚期消化道肿瘤以化疗为基础进行精准治疗,常采用化疗与免疫治疗强强联合的方案进行治疗。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佳蕾教授表示,同期放化疗是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现今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多是通过化疗与免疫治疗联合进行。非小细胞肺癌到达Ⅱ期以上都需要化疗,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治疗包括抗体偶联药物(ADC)、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的联合使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邢镨元教授表示,化学治疗面临着很多挑战,在肿瘤患者的肿瘤控瘤过程中是一把利刃,如何管理化疗至关重要。化疗会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影响,对于化疗所致的中心粒细胞减少要进行全病程管理。化疗可能会导致患者产生恶心呕吐等症状,对致吐方案与药物的选择尤为重要。化疗会导致器官功能损伤,要分清肝脏损伤的类型,使用改善肝功能药物。化疗导致的电解质紊乱所造成的肿瘤溶解综合征要早期预防与治疗。
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谭蔚泓院士表示,CACA指南聚焦中国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遗传背景、原创研究成果及诊疗防控特色,纳入中国研究,注重中国特点,充分贯彻 MDT to HIM 整合医学理念,将学科、观念、技术进行整合。医疗与科技工作者要有强大的药物研发能力以及临床研究能力,希望与中国抗癌协会加强合作,共同来推动化学药物的创新研制,贯彻整合医学理念,推广化学治疗指南,为实现健康中国的伟大梦想而助力。
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主委陈良安教授对CACA指南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CACA指南符合中国特色,兼顾医疗可及性,体现整合思维,吸取了国外指南的长处,规避了国外指南的短处,突出了中国医生的独到之处,是兼具中国特点和国际视野,适合中国人群的肿瘤指南规范体系,彰显了我国科学学术水平、临床技能等多方面实力。
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张波表示,CACA指南汇聚了前沿理念,聚焦“防-筛-诊-治-康、评-扶-控-护-生”十字方针,是我国首部肿瘤防治整合医学指南,开创了中国人在指南标准制定领域从跟跑、并跑到最终领跑的创新之路,也充分展示了肿瘤防治领域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特色。山西省将着力做好三件事。一是全方位宣传和推广指南,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大力推广指南,进医院,进校园。二是深入学习,全面掌握指南。CACA指南是医生同质化培训的标尺,是病人规范治疗的保障。希望全省医务工作者认真学习掌握、广泛交流。三是结合实际,广泛应用指南。山西省将立足肿瘤防治重点,全方位开展肿瘤防治行动,将CACA指南运用到肿瘤的预防和临床治疗中,提升全省肿瘤诊治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相信CACA指南的推广和应用将是全国肿瘤患者的福音,在降低肿瘤发病率死亡率,提升五年生存率上做出应有的贡献。
CACA技术指南-胃肠保护精读巡讲
《CACA技术指南-胃肠保护》指南主编、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胃肠病学专委会主委季刚教授表示,胃肠道损伤的保护需要紧密围绕“3WHO”的理念,在全程、多面、多维度、整合诊治下实现胃肠保护的最终目的。他强调了樊院士所倡导的整合医学的理念,指出本部指南围绕“评-扶-控-护-生”,以胃为本,以肠为轴,追求实现延长生命,提高质量的“双生”目的,最终达到五位一体整体防护的目标。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锦飞教授详细介绍了胃肠道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包括胃、小肠、大肠和直肠,以及胃肠道与其他器官系统之间的关系,如脑胃肠组、肺肠组等。陈锦飞教授指出,这些器官系统与胃肠道之间通过免疫、内分泌、肠道微生物菌群等建立紧密联系,彼此互相影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崔建新教授详细介绍了胃肠损伤的分类和常见机制,他强调,功能损伤往往是多因素多环节导致的,并且临床上往往是多种功能损伤结合的复合性损伤。希望肿瘤医生关注胃肠损伤机制,以便更好地评估损伤、保护胃肠、共筑堤坝,减少肿瘤患者的痛苦。
长治市人民医院胡文庆教授指出,全身各个系统的肿瘤发病及诊治过程中,胃肠道都是极易受损的器官,而胃肠道的损伤可直接或间接地引起肿瘤病人的病情加重或治疗中断,进而影响病人的预后。因此,对于肿瘤相关胃肠损伤的诊断和评估至关重要。在诊断和鉴别诊断时,需要关注症状的性质、程度、部位以及是否有转移性和放射痛等不同临床表现。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余江教授指出,肿瘤相关胃肠损伤可以分为功能性损伤和器质性损伤。功能性损伤是指胃肠道发生了机能代谢的障碍,但本身并没有形态学上的改变;而器质性损伤是指胃肠道的组织结构发生了病理性的变化,比如炎症、出血、穿孔、梗阻等等,从而造成了胃肠道实质性的损害。余江教授认为,在肿瘤相关的胃肠损伤治疗环节中,应该秉承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的原则,既要有针对性地处理缓解症状,更要去除引起胃肠损伤的因素,方能体现整体和整合的思想。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肖卫东教授指出,CACA指南高度重视肿瘤患者的胃肠保护,其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胃肠道是机体的首道屏障,非常重要但也敏感脆弱;二是胃肠道是维持机体营养吸收的核心器官,所有的生理功能都主要依赖胃肠道;三是胃肠道也是机体代谢的大通道,一旦出现梗阻穿孔将会是一个大麻烦;四是作为机体的内环境稳压器,胃肠道的结构与功能紊乱会引起严重后果。肖卫东教授介绍了CACA指南提出的四个具体保护策略:一是抗肿瘤药物的肠粘膜保护;二是放疗的肠粘膜保护;三是肠道营养支持;四是胃肠器官保护。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会长黄正明教授指出,随着肿瘤综合治疗的不断进步,胃肠损伤的防治变得越来越重要。未来需要进一步明确损伤机制、提高胃肠损伤防治的循证证据等级,以及不断完善和开展全国多中心的RCT 研究以及技术研究,指导临床实践,推动我国肿瘤胃肠病诊疗工作向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最终使患者受益。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陈旻湖教授指出,胃肠道是身体最大的微生态系统、最大的免疫器官和最大的功能性器官,其功能对身体的健康非常重要,呼吁大家爱护胃肠道,注意保护胃肠道的健康。
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阴彦祥指出,中国是一个癌症大国,癌症发病率高,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负担,因此,提高肿瘤防治水平是必要的。而CACA指南的发布为中国的肿瘤防治事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