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世界帕金森病日 | 实现疾病全周期管理是关键

原创 2023-04-14 17:28 健康界

4月11日,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举办了世界帕金森病日主题活动。

随着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老年人成为各种慢性病的高发群体,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数量快速增加。目前全国患有轻度认知功能减退的老人约有4000万,中国约有1200万阿尔茨海默病和360万帕金森病患者,后者占全球患者一半以上。这些疾病具有较长的临床前潜伏期、发病后病程长、致残率高且无法治愈等特点,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给患者、其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2023年4月11日是第27个“世界帕金森病日”。为了提高公众对帕金森病的认识程度,更加关注帕金森病患者,4月11日,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举办了世界帕金森病日主题活动。

“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是,尽管人类的预期寿命在不断延长,但健康预期寿命并没有相应延长,带病生存率、共病率、残疾率逐渐增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陈彪介绍,当前我国8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50%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因此,健康老龄化的关键在于延长健康预期寿命,而全疾病周期和全生命周期管理是实现的必然路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陈彪

“老龄化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这里面牵涉到疾病的教育、预防、筛查、治疗,所以需要建立一个无缝连接的生态,以实现医疗资源的均衡和可及。”

他特别指出,在帕金森病的病程演变过程中,存在三大未被满足的需求:早期诊断干预,延缓疾病进程;症状控制;预防和控制残疾。

对于如何将这三大需求有效打通?陈彪认为,首先是建立医生联盟,打通带动医生间的相互合作,让老年人不管是在社区还是在养老院都能够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其次是通过互联网医院、可穿戴设备等技术手段给医护赋能,形成分级、标准、规范化的管理模式。

“以医生团队为核心,打造一个病前病中病后的体系,才能够真正管理好我们的帕金森病患者。”陈彪说。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院长赵国光表示,未来医院将继续开展数字化和互联网医疗技术研究,积极推进疾病早诊早治、规范诊疗、个体化治疗等的验证和推广,努力实现全人全疾病周期管理。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院长赵国光

作为神经和老年医学的“国家队”,宣武医院自2016年获评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来,围绕帕金森病(PD)、阿尔茨海默病(AD)、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老年综合健康评估和高龄外科干预几大领域,积极开展大量的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

赵国光透露,目前在帕金森病早期诊断方面,宣武医院已在嗅觉、味觉、步态、认知症状等领域形成系列产品;在帕金森病诊断后的治疗和干预方面,宣武医院开展了多项临床试验研发延缓帕金森病病程的药物,此外,宣武医院每年脑深部核团刺激器(DBS)的植入数量也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将继续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在服务模式、标准制定、老年共病、老年衰弱等方面积极探索,建立未雨绸缪的整体的健康网络,为老年人做实事、做好事。”赵国光表示。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世界帕金森病日,宣武医院,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发表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