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新主张|何其志:学习型医院建设的“富医”方案
管理新主张-何其志视频修改版(标清)
始建于1941年的富顺县人民医院,是全县一百多万人口的医疗业务技术指导中心和急诊急救中心。
地处经济并不发达的西南一隅,富顺县人民医院的医疗能力却不输沿海富庶之地的市级医院。在2020和2021年度“国考”中,富顺县人民医院连续两年获得B++级,在全国分列416位和414位,在全省分列32位和25位。
一家县级医院,何以能在区域经济支撑力平平的条件下,取得如此突出的成绩?近日,健康界探访富顺县人民医院,倾听党委书记何其志讲述学习型医院建设的“富医”方案及其医院管理之道。
以下为访谈记录:
问题一:建设学习型医院是2023年富顺县人民医院的重点工作之一,在具体实践中,医院是如何打造学习型医院的?
何其志:两年前我们就提出来要打造学习型医院,这两年我们一直在思考,学习型医院该如何来建,痛点在哪里,难点在哪里,考核怎么来做。
医院党委首先出台了一个文件,对学习型医院建设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要求。第一是学习时长,要求除了上班时间以外的每周学习时长不能少于四个小时。第二是学习维度,要求涵盖专业、政策、党建、管理等等。第三是学习效果,医院专门开发了一个信息系统,对院内所有职工的学习状态、学习时长进行实时监控,目的是让每一个员工真正去学,而不是走过场。归根结底,建设学习型医院需要对学习效果进行考核、奖惩。我们把医院当年支出的2%的经费用于学习支出,投入还是比较大的。
从医院发展的角度来看,提升每一位员工的综合素质很重要,这是长期工作,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要把打造学习型医院的理念,植根于每一位员工的心中,让他们养成学习的习惯。既然选择了学医,就注定要学一辈子。
问题二:医院发展需要人才,人才建设与学习型医院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富顺县人民医院是如何来进行人才建设的?
何其志:医院主要围绕“引育管用”几个环节来进行人才建设。在“引进”环节,引进人才计划要服务于医院未来五年规划,甚至中长期的规划。首先要考虑医院未来要走向哪里,再根据医院的高度定位来规划优势学科,为未来具有影响力的学科引进人才、配置人才。
“育”就是培育,即便是高学历人才,进到医院以后,也要对他们进行继续培育,让他们有继续成长的机会和平台。具体而言,医院会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和喜好,进行分层分类培育。比如,一部分人可以按照医学专家的标准来培育;另一部分人则可以进行管理岗或者综合岗培训,让他们有机会成为以后学科的管理者,甚至医院的管理者、行政部门的管理者。
培育之外,医院还制定了人才管理和激励机制,主要方法是“定目标”。这些目标包括:进院后,在几年之内评定职称、发表论文、实现专业水准提升、掌握核心技术。达成目标后,医院会对其进行正向激励。
最后一个环节是“使用”,无论是在职称评定,还是在岗位晋升等方面,医院力求为每一个人提供机会和平台,尽可能让每一个人都能人尽其才,在岗位上发挥应有的作用。综上,“引育管用”贯穿了人才进入医院的全过程,希望每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能够在富医实现人生理想,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问题三:文化建设是一家医院发展的“源”动力,富顺县人民医院是如何来进行文化建设的?
何其志:文化是有别于其他机构的、独特的、属于自己的精神理念,不需用制度、考核来约束,是一种完全自觉的、植根于职工内心的信仰。医院走过了80多年,从一家小型私人诊所,发展到今天拥有1200多名员工的三级医院,一路走来,树立了独特的文化,那就是“家”的文化,这是有别于其他医疗机构的。
每次当灾难发生时,医院这种家的文化体现的淋漓尽致。无论是2003年非典,还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为挽救生命医院都冲锋在前。当派遣的医疗队赴外地支援后,院内职工会自发地帮助前线医务人员照顾家里老人和孩子,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可以安心做救援工作。
最近一次抗疫,早期当大家对新冠病毒还很恐惧的时候,医院踊跃报名支援武汉的医护相当多。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去?主要还是源于家的文化,源于富医相互帮助、相互团结,在困难的时候,特别是在风险来临的时候紧紧抱在一起的家文化。
我们经常说:院荣我荣,院衰我耻,这种荣辱观和价值观,归根结底其实就是家的文化。医院整个班子,也受这种家文化的熏陶,班子每一个人都充满干劲,每一个人都铆足劲儿往前冲,这其实还是源于家文化的形成。如果一个单位没有几十年的文化底蕴,是说不出文化的,它需要一代一代的熏陶、耳濡目染才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
问题四:《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试行)》也把党建引领放在第一位。您认为高质量党建应如何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
何其志: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医院发展的总体要求。如何高质量发展,需要未来相当长时间的谋划。众所周知,医疗领域是人才密集型单位,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有高质量人才,把高质量人才培育好了,再考虑如何来促进高质量发展。当然,这之后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思想建设是第一位的。医院部分知识分子,对政策几乎不过问,每天就是看诊、做手术。对于这部分人,首先要进行思想引导,让他们的想法、对未来的规划,要适应当前党的要求;要让他们所做的事情,重点符合当前的政策要求。
第二步,将党建和业务融合。对医院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后,我们认为关键是在科室层面融合,实现双向培育。这几年时间下来,医院科室主任的党员占比达到90%以上,进一步提升了科室主任的政治站位。
在专业提升方面,医院采取的主要办法是成立三个小组:技术攻坚组、医疗安全组、文化建设组,每个小组由党支部的支部委员来牵头负责。
技术攻坚组,主要是针对学科短板、技术短板来进行攻坚,限时完成、定期考核,促进医院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医疗安全组,主要是遵从18项核心制度,进行医疗环节管控,确保诊疗行为符合行业要求,让医疗安全有保障,让患者愿意选择到医院来看病。文化建设组,目的则是让每一个患者在富医就诊的时候有好的体验,不仅要把患者的病治好,还要让患者感觉到很舒心、很贴心。
综上,通过以上种种措施,这几年走来,富医的“国考”成绩有明显进步。2020年和2021年的考核结果是B++,2021年在全国排名414名,在全省排名25名,特别是在服务板块几乎得到满分。质量安全、医疗纠纷的案例明显下降,赔偿金额明显下降;CMI值、四级手术占比不断提升,这份成绩来之不易,特别是在富顺这种经济欠发达的地方,能够得到这个排位还是相当不错。
这些成绩的取得,归根结底,都源于党建和业务的深度融合。因此,必须在科室层级就把党建和业务结合起来,如果在科室没结合起来,那就会发生“两张皮”的现象。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