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告|心电生理技术如何守护心脏健康?广东省人民医院与Mayo Clinic对话共促
面对不断增长的患者人群,医疗机构如何更好地使用心脏电生理技术守护心脏健康?
刚刚过去的新冠疫情高峰期间,许多人在经历「阳」的过程中出现心肌炎与心律失常情况。网友纷纷调侃道:除了担心肺炎,最害怕的就是心脏出问题。
作为血管系统的中心,心脏哪怕是出现短暂的异常都容易引起恐慌。患病率高、患病人群庞大、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已成为重要的临床挑战。
数据显示,作为临床中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病症之一,中国心房颤动(即“房颤”)患者人数在2020年超过了1000万,而受人口老龄化影响,患者人数预计未来将进一步增加。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发展及微创介入设备的不断进步,心脏电生理介入技术在诊断和治疗心律失常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能控制心律失常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而且能改善预后,降低卒中、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发生。
电生理技术是用于测量、记录和分析生物体发生的电现象和生物体的电特性,应用于心脏疾病治疗过程中,可以记录心内电活动,通过分析其表现和特征加以推理,能帮助医生做出综合判断及相应治疗。
自1987年医学界应用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以来,因其创伤小、安全有效,迅速在全世界得以推广应用。数据显示,中国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中使用电生理手术治疗的手术量从2015年的11.8万例增长到2020年的21.2万例;预计到2024年,心脏电生理手术量将达到48.9万例,复合年增长率为23.3%。
面对不断增长的患者人群,医疗机构如何更好地使用心脏电生理技术守护心脏健康?在实践层面,心脏电生理科室/心律失常中心需要开展哪些工作?国内外各有哪些先进经验值得借鉴?
北京时间2023年2月3日(周五)上午召开的广东省人民医院&Mayo Clinic云端对话上,来自Mayo Clinic的心脏设备服务部门主任Yongmei Cha 查咏梅教授将对Mayo Clinic心脏电生理工作进行详细介绍;心血管内科行政主管Eric Klavetter将详细分享Mayo心电生理科室/心律失常中心的建设和管理经验。
作为我国南方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心血管医学中心,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的心脏电生理工作已经开展多年,并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在本次云端会议上,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薛玉梅教授将详细介绍广东省人民医院在心脏电生理方面的诊疗经验。
作为一项先进的诊疗技术,心脏电生理技术需要根据疾病变化与患者需求不断迭代。目前关于心脏电生理技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是什么?研究成果有哪些?在会议上,来自MayoClinic心电生理学实验室的心内科医师PINarayan (Guru) G. Kowlgi教授将详细分享心电生理学最新科研动向以及科研工作。
而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的临床医疗水平之所以能不断提高,长期走在国内领先行列,其动力的源泉在于强大的科研工作。从1978年-2021年,心内科共斩获科研成果70项。其中,国家级奖励3项,部省级奖励10项,省厅级奖励57项。在获奖的科研成果中,有126项推广应用于临床。在本次会议中,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一科主治医师刘洋、广东省人民医院研究员江骏荣都将对心律失常、房颤等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交流分享。
此次会议源于《「登峰计划」广东省人民医院&Mayo Clinic云端对话」系列活动项目,由健康界主办,广东省人民医院、Mayo Clinic提供学术支持,由强生(上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提供特别支持。
本项目共计5期,内容涵盖心血管病、肺科等领域,本期为第3期,主题为「国际心脏电生理心航程新未来」,希望通过加深广东省人民医院与Mayo Clinic之间的交流与往来,互学互鉴,探寻出最佳医疗实践。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