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论坛|教学大咖齐聚珠江论坛 共商住培人才培养百年大计

2022
12/28

+
分享
评论
赵洋 / 健康界
A-
A+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珠江医院的光荣使命。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培养和储备医学人才是卫生与健康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基础工程,全面提升医学教育质量,更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中之重。

在政策的不断助力和支持下,我国的住培制度仅用了10年,就已经走成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历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医疗人才短缺问题得到了极大的缓解,每年有大量合格的医生开启了职业生涯,他们成为我国医疗事业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2022年12月23日到25日,由健康界、海南博鳌创新研究院主办,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承办的“聚势高质量,建功新时代”第六届新时代公立医院建设与发展“珠江论坛”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建院75周年系列学术活动在广州如期举行。

在以“勇担新使命 提升住培人才培养质量”为主题的“分论坛7”中,来自中国医师协会和广东省各大医院专业基地的负责人,就住院医师规范化教学、新形势下住培基地绩效改革实践与思考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合格医生的必经之路

住培制度已在国际上施行了上百年,我国则是借鉴了美国的经验。不过,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完善的速度却是惊人的。

当然,这离不开政策层面的大力推动。

201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等7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再次强调健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并对多个政策细节加以明确。

经过9年持续发展,住培已由制度建设迈入了质量内涵建设的新阶段。无论政策标准、规章,还是各项要求,都已基本健全。

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齐学进指出,通过全行的努力,中国只用了10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100多年才走完的道路。住培制度的出现,改变了中国医师队伍的整体结构,并有效解决了人才短缺的难题。

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齐学进

从学医开始,到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至少需要学校、医院持续11年的培养过程。而对于所有医生而言,住培制度都将是必经之路,也是职业生涯的起点。

在2021年中国医师协会开展的一份调查问卷显示,95%的指导医师和97%的管理人员认为住院医师培训后可以基本胜任工作岗位;93.9%的结业住院医师人员表示可以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85.6%的住院医师表示,培训后提高了自身的核心胜任力,各项评分普遍大于8分(最高10分)。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匡铭坦言,高质量医院的发展,如果没有高质量的医学人才培养,是不可能实现的。他表示,未来要以发展为导向,着重要解决立德树人、师资建设、平台建设和胜任力培养等4个问题。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匡铭

对此,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麻醉科专业基地主任秦再生也表示认同,其指出,住院培训不应该是单纯的技术和知识的培训,还应该包括核心制度、医学人文、人际沟通、临床思维的全方位培训。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麻醉科专业基地主任秦再生

珠江医院的光荣使命

珠江医院始于1947年,由最初的战地休养所,经过75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用南方医科大学副校长刘叔文的话说,「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珠江医院的光荣使命」。

正是带着这样的使命,该院也成为了国家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据悉,珠江医院现有26个住培专业基地、3个专门的试点基地、14个国家级培训平台、1个国家重点专业基地和8个广东省重点专业基地。

在2022年首次职业医师资格考核中,珠江医院通过率高达94.88%,位列广东省第四。

珠江医院用对教育的执着和对人才培养的坚定信念,为广东的医疗事业源源不断的输送着医疗人才。

这背后离不开珠江医院所建立的完善的住培质控评价体系作为支撑。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副院长夏欧东指出,住培的质控评价体系,将与学生和导师的切身利益直接挂钩。引入绩效考评机制、设定指标和比重,将确保激励措施的有效性。而通过这样的设置,也可以提高住院医师的积极性,可以主动按时、按量完成培训任务。

夏欧东强调,提升培训质量,让学生能从被动接受管理,向主动遵循规范管理转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抓手。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副院长夏欧东

对此,广东省医师协会毕业后医学教育办公室主任乡汝浩也表示,依靠专业培训基地内部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才能发挥院级督导作用。要让这个体系形成固定的机制,培训质量才会得到真正的提升。

「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我们长远发展的大计,更是我们身上的重担。」乡汝浩说。

广东省医师协会毕业后医学教育办公室主任乡汝浩

对于住院培训过程中专科课程的设置这一问题,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临床技能中心主任田京指出,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整个课程设计中的关键环节,评估课程主体是否合理高效,核心依据之一就是「是否能做到目标内容评价的统一」。而直接参与这个课程设计的人员必须具备大量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

不过,田京也坦言,课程设计往往容易受到主导者的影响,也会因地制宜的受到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一项课程的开发也同时充满探索和不确定性。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临床技能中心主任田京

在新起点上推进住培事业进步

不可否认的是,尽管我国住培制度已经不断趋于完善,但仍有改进的空间。

齐学进就指出,近年来,部分地区和基地,确实出现了松懈情绪,个别省份的工作水平出现下滑。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要切实落实层级管理、建立契约督导机制、狠抓管理能力。

但齐学进强调,住培制度是中国现代化战略布局中,必不可少的医生培养工程,其艰巨性和复杂性都是前所未有的。不能因为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不全面的问题,就对住培制度产生动摇,甚至怀疑。

提升住院培训的质量,首要解决的是管理效率问题。

夏欧东认为,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其指出,考核时,会面临部分评分数字统计的口径不一致等问题。数据采集的工作量十分庞大,这会给统计带来切实的困难。因此,这也为加强信息化、一体化的管理体系带来了较大的启示作用。

对此,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教学部主任黎尚荣也指出,疫情以来,整个住培教学的生态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正在成为主流。而大数据的应用,将会是未来推进整个住培教学前进的主要手段。未来的教育培训体系,一定要有一个信息化、智能化的平台作为支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教学部主任黎尚荣

在整个医疗行业都在强调平均住院日的大背景下,患者住院时间被大幅缩短。因此,在这样的变化趋势下,住院医师在整个住培阶段要接触的病种量及强度就很难得到满足。

因此,门诊教学未来会体现出重要性。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专业基地教学主任刘江辉,进行门诊教学,主要的作用是培养住院医师独立接诊、规范门诊病历的能力。同时还包括人际交往、沟通技巧、患者连续管理等方面能力的提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专业基地教学主任刘江辉

门诊教学可以作为病房教学的补充和衔接,刘江辉建议,培训基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安排,并有计划的实施门诊教学的阶段性评价,要注重临床思维的培养,以确保住院医师能够不断提升门诊的接诊能力。

「医院应该设置独立的教学诊室,这样便于导师的临场观摩,对住院医师的表现进行评估。特别是在住院医生制定诊疗方案时,作为导师一定为其把握好方向,做到放手不放眼。但目前很多医院都没有设置独立的教学诊室。」刘江辉说。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医院,教学,南方,培训,珠江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