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聚焦科研创新 广东省人民医院「云端」对话Mayo Clinic

2022-12-06 11:59 健康界

北京时间2022年12月2日,由院长余学清领衔的广东省人民医院专家团队,与世界著名的私立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妙佑医疗国际(Mayo Clinic)专家团队,在线进行了主题为「高质量发展下的科研创新」的专场对话。

推进科研创新是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想要促进学科发展,攻克疑难杂症,使医疗事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一切都需要科研工作作为支撑。然而,如何才能推动医学科技不断有创新成果出现,对于医院而言则充满挑战。

北京时间2022年12月2日,由院长余学清领衔的广东省人民医院专家团队,与世界著名的私立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妙佑医疗国际(Mayo Clinic)专家团队,在线进行了主题为「高质量发展下的科研创新」的专场对话,双方就现代医院管理、科研管理与创新、优势学科建设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活动源于「“登峰计划”广东省人民医院&Mayo Clinic云端对话」系列活动项目,由健康界、广东省人民医院共同策划主办,Mayo Clinic提供学术支持,由强生(上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提供特别支持。本项目共计5期,内容涵盖心血管病、肺科等领域,力求从医院发展全貌出发,走进每个学科与专科建设,本期为第2期。

与会专家表示,希望能够通过本项目,加深广东省人民医院与Mayo Clinic之间的交流与往来,互学互鉴,共寻价值,探索未来更多的合作可能,促进双方在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转化研究方面的深度融合,推动医学技术创新发展,让更多患者获益。

据介绍,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科研创新主要聚焦四大方向:谁会得慢性病?谁的疾病会发展到最后阶段?如何进行早期预防和干预?疾病和精准治疗的具体目标是什么?「原创研究是创新的关键。」与会专家强调。

2018年,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和省卫健委的指导下,广东省人民医院入选首批「高水平建设医院」。医院以「强心、健肺、壮肾、敬老、安宁」为主线,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强「心」就是加强心血管专科的建设,省政府出资15亿元支持广东国际心血管中心的建设;健「肺」方面,医院要投入5000-8000万元加大肺癌研究所的建设;壮「肾」方面,成立了广东省人民医院国际肾脏中心,成为国际腹膜透析学会主席单位,启动了中国百万名慢性肾脏病队列研究计划;敬「老」方面,发挥老年医学在全国的影响力,将在老年病的预防、保健和康养等方面发力;安「宁」方面,将依托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开展安宁疗护学科建设。

此外,广东省人民医院正「踏出东川路」,计划在白云区投资30.6个亿建设一个新院区,以国家心血管区域医疗中心、广东省国际心血管医学中心为支撑,将心脑血管重症、代谢病作为建设重点;另一个计划是建设黄埔院区,形成以东川路院区为中心,白云、黄埔两个分院区的格局。

「2021年起,广东省人民医院又获得了省政府15亿元的资金支持,所以我们希望在学科建设、平台建设、团队建设,特别是高水平高质量的研究项目方面寻求更多合作。」广东省人民医院专家表示,对于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合作课题,医院可以给到最高1000万元的资金支持;如果是高水平的临床研究合作课题,可以给到最高1500万元的支持。

在主题分享环节,Mayo Clinic的专家带来了有关医院科研建设的分享。据他介绍,与绝大多数的科研型医疗研究机构不同,Mayo Clinic注重将基础科研的成果及时转换为临床应用的转换医学研究。Mayo Clinic的医生及科研人员创造了多项世界级的发明和改变医疗进程的发现,比如1905年第一次在外科手术过程中把冷冻组织切片作为癌症诊断的手段;1935年第一个建立以医院为基础的血库;1950年因发现可的松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1955年第一次应用人工心肺体外循环机实施系列手术等。几乎每一台核磁共振上都有Mayo Clinic的技术;Mayo Clinic在革命性的癌症免疫治疗 PD-1及PD-L1的相互作用研究方面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Mayo Clinic,我们希望能够通过科研创新来转变整个医疗,从而满足患者那些未被满足的需求,希望能够找到更好的诊断、治疗和治愈的方式,给患者带来更好的结果。」该专家表示。

此外,Mayo Clinic的专家还带来了科研创新相关的成功经验分享。他表示,在创新研究中,研究成果的取得与研究者的专业水平、试验实施的速度以及数据质量息息相关,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具备以下几点:一是要有雄厚的专业基础和充足的病源量,这是开展高质量、高水平研究最基础的条件。二要有高效的管理体系,包括专职的研究团队、管理团队、快速的启动流程、以及试验过程中严格的质控。

在讨论环节,与会专家针对「医院如何通过机制创新,提升科研与转化能力?」「研究型医院、研究型病房建设过程中可能会碰到哪些难点问题?解决路径是什么?」「如何围绕学科、技术来打造医院科研人才团队?」等问题各抒己见。

不少专家都表示,目前绝大多数的医疗机构缺乏有效的医院内部创新体系,医生的临床研究成果需要通过论文的形式进行展示,但也应考量成果的实际运用成效。同时,医院的创新亟需医疗健康行业鼓励创新的生态环境。

有专家指出,科研不能脱离临床实践。医院科研应以带动学科发展为目的,与临床需求结合。在此基础上,建立多维的科研评价体系,加之覆盖全程的科研管理能力和绩效激励机制,医院的科研评价体系才能真正建立起来。此外他表示,最好的医生一定是临床和科研能力兼备的「医生科学家」。

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位医务人员都应朝单一方向发展。该专家补充:「医院人才的分类包括临床型、科研型、学科型等多维类型,不同人才应当进行分类管理。不能一谈到科研,就是学术领军人。一个护理人员,他发明了翻身护理床,很快形成专利,也叫科研。所以科研是需要全员参与,建立科研氛围,创新驱动的。」

怎么提升临床科研能力?有专家认为:一是提升专业能力,包括对临床疾病、药物药理学的理解;二是提升沟通能力,包括对患者、申办方、相关科室的沟通;三是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才会驱使临床研究做到规范与安全。

也有专家指出,临床科研能力的提升首先需要设立配套的政策支持,包括研究人员的职称、绩效等;其次是临床试验的设计,有没有独特技术等都需要考虑进去;再次是转化方面需要设计先进的机制。

对于鼓励临床医生,尤其是年轻的医生,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外进行科研工作,与会专家提出了四大建议:首先,人事部门在制定岗位聘任指标时,要考虑到临床研究相关要求;其次,在制定绩效政策时,临床研究病例要高于普通临床诊疗病例;第三,每年要拿出一定经费,设立一些临床研究培育项目,鼓励年轻医生开展临床研究;四要加强培训,提升临床医生的临床思维、科研思维。

研讨会在与会嘉宾的踊跃发言后结束,并达成了以下共识:医院科研和临床一定是良性互动的,没有良好的科研体系,医疗只能原地踏步;而没有良好的医疗,科研也将是无源之水。因此,科研创新是医院赢得未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和核心。而围绕「医学创新」创建综合、全面的管理体系,让医学创新真正落地并转化为生产力,也正是医院管理者的职责所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广东省人民医院,妙佑医疗国际,梅奥诊所,科研创新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发表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