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温州医科大学,揭牌重磅实验室!

2022-11-14 06:56 温州医科大学

李校堃院士实验室的启用将有助于进一步强化顶尖科学家的引领作用,集中发挥高水平人才梯队和高能级科研平台优势,推动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升级。

11月11日,温州医科大学“科技之窗”展厅和李校堃院士实验室启用仪式在茶山校区生物医药科研楼大厅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裕国、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卓敏,副市长王振勇,及温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吕一军,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校堃,学术副校长、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宋伟宏 ,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刘芳出席仪式。仪式由副校长金胜威主持。

吕一军指出,李校堃院士实验室的启用将有助于进一步强化顶尖科学家的引领作用,集中发挥高水平人才梯队和高能级科研平台优势,推动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温医大将以本次“科技之窗”展厅和院士实验室启用为契机,坚定不移服务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培养创新性科技人才,扎实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创新,不断强化科研布局的战略性、引领性、协同性,为“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厚植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李校堃表示,与会专家们的建议对温州医科大学找准药学学科创建一流学科的努力方向具有重要意义。温医大药学学科将在专家们的指导下,产学研医共同推进“大药学”学科建设,以大分子药物为小切口、继续解决药物的递送、制剂问题,深入研究人体内的蛋白在临床上的生理规律和病理变化,依托高能级平台,做强做深温医大药学学科五位一体“大药学”建设模式,加强临床药学人才培养,发挥药物临床应用,服务人民健康。

李校堃简历

李校堃,温州医科大学校长、药学学科带头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0年来专注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s)为代表的基因工程蛋白药物的理论创新、新药开发和人才培养,建立了成熟的“理论-实践-理论”的蛋白药物研发体系。率先从构效关系理论角度解决FGF成药难题,获3个国家一类新药证书并均实现了产业转化;新药实践又进一步推动新理论体系建立,尤其近年来围绕FGF与代谢调控开展了大量创新性研究工作,以通讯(含共通讯)作者在Nature、Cell Metabolism、Circulation、Hepatology等发表二百余篇FGF相关研究论文。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个人先后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光华工程科技奖和谈家桢生命科学奖等;牵头组建我国首个基因工程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立的团队已成为我国生长因子研究领域的领军型团队。

牵头建设的温州医科大学药学专业已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得到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主讲的《生物技术制药》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和首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是我国现有的《生物技术制药》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之一,代表着国内该课程教学的领先水平;主持的教学成果荣获两次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先后培养三十余名优秀博士研究生和大量优秀硕士、本科学生,其中6人次获得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称号,10人次成长为省学科中坚力量和领军人才,培养了2支省级高水平创新团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温州医科大学,李校堃,药学学科,学科带头人,李校堃院士实验室,生物医药,基因工程,学科建设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发表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