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质量改善幅度全球第4!Nature子刊研究

2022
10/27

+
分享
评论
中国循环杂志
A-
A+

近30年来,全球饮食质量改变甚微,不过中国人群饮食质量改善明显。

从口入,不健康饮食导致了全球26%的“可预防死亡”。

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指出,2017年,我国约263万心血管病死亡归因于膳食因素,较2007年增长了 38%。保持健康合理的膳食习惯是预防心血管病的有效方法。

近期,Nature Food子刊的一项研究分析了185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多项有关饮食质量的调查数据,发现近30年来,全球饮食质量改变甚微,不过中国人群饮食质量改善明显。

研究将水果、非淀粉类蔬菜、豆类/坚果、全谷物、多不饱和脂肪酸以及海鲜omega-3脂肪等6类食物归类为健康食物;

而将含糖饮料、红肉/加工肉类、钠3类归为不健康食物。

并根据不同地区居民对每类食物摄入情况,按照健康程度在0~10间进行了评分,同时计算了替代健康饮食指数(0~100分)。

结果发现,2018年,全球健康饮食指数平均为40.3分,仅比1990年增加了1.5分。

30年来,伊朗、美国、越南、中国等国家的健康饮食得到改善,其中中国饮食质量改善幅度全球第四,共增加了4.3分,伊朗第一增加了12分。

老年人比年轻人,女性比男性,受教育程度高比低者,对健康饮食更上心。

此外,在全球大多数地区,受教育程度更高者及其子女,饮食质量通常较高。

研究者表示,30年来,虽然人们对豆类、坚果、蔬菜的摄入增加了,但各类不健康饮食也甚是流行,正负相抵,结果饮食质量改善较微。

作者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亚洲和拉丁美洲和等地区的红肉/加工肉和钠摄入量均显著增加,表明这些地区必须关注不健康饮食的食用。

来源:

[1]Victoria Miller, et al. Global dietary quality in 185 countries from 1990 to 2018 show wide differences by nation, age, education, and urbanicity. Nature Food, 2022, 3: 694–702.

[2]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心脏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等. 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 中国循环杂志,2020,35:209-230.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20.03.001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chenxiaoyue@hmkx.cn
关键词:
健康饮食,饮食质量,心血管,代谢疾病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