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自然》子刊:仁济医院发表结直肠肿瘤代谢研究成果!

2022-10-21 17:28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研究完善了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磷酸戊糖代谢重编程-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为肿瘤的代谢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和策略。

近日,仁济医院消化科陈萦晅、房静远教授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IF= 17.69)上在线发表了原创性论文,研究揭示了赖氨酸去酰化酶 Sirtuin5 (SIRT5)通过非氧化磷酸戊糖途径改变细胞内核糖-5-磷酸(R5P)和核苷酸水平,从而影响结直肠癌细胞生存,为结直肠癌的代谢治疗提供新思路。

代谢重编程是肿瘤细胞区别正常细胞的重要生物学特征之一。磷酸戊糖途径的重要意义在于为快速增殖的肿瘤细胞提供R5P和NADPH,分别作为 DNA 合成原料和供氢体参与多种代谢反应。SIRT5 属于第Ⅲ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其有较强的翻译后修饰作用,在能量代谢、抗氧化应激及化疗耐药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该研究发现了SIRT5增加核苷酸原料R5P的供给,使核苷酸合成增多,而抑制结直肠癌细胞 DNA损伤,进一步通过抑制周期阻滞与凋亡,发挥促癌作用。对R5P与核苷酸变化的机制进行探讨,发现SIRT5能够直接与非氧化磷酸戊糖代谢途径中关键酶 TKT相互作用,通过其赖氨酸去丙二酰化的修饰,上调TKT的酶活性。研究完善了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磷酸戊糖代谢重编程-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为肿瘤的代谢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和策略。

该文第一作者为陈萦晅教授博士生王浩联、陈艳和王韵茜,通讯作者为陈萦晅教授。在房静远教授指导下,陈萦晅教授课题组在结直肠癌代谢重编程和表观遗传研究领域以通讯作者先后发表了Nat Commun (2018年)、Oncogene(2018年)、Theranostics(2020年)等多篇期刊论文,并在该领域先后中标国自然青年基金和面上基金各2项。

全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3903-8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结直肠癌,磷酸戊糖,仁济医院,核苷酸,陈萦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发表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