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首都前沿学术成果报告会感染性疾病领域专场成功举办

2022
09/29

+
分享
评论
量宝 / 健康界
A-
A+

多位行业内优秀专家学者围绕感染性疾病领域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及新方法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分享,为与会者奉献了一场学术盛宴。

为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贯彻落实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充分发挥学术交流在推动基础前沿领域科技创新的作用,2022年9月29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北京市感染性疾病研究中心、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北京)、北京科技社团服务中心承办,北京科学技术期刊学会协办,人民网、健康界、好医生宣传支持的“2022年首场首都前沿学术成果报告会感染性疾病领域专场”以线上直播的方式举办。

本次会议分为感染性疾病领域专家论坛、优秀论文分享论坛上下两个环节,多位行业内优秀专家学者围绕感染性疾病领域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及新方法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分享,为与会者奉献了一场学术盛宴。

 

开幕式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副院长杨志云教授作为主持,中国工程院徐建国院士,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梁凌云副部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院长、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北京)主任金荣华分别进行了大会致辞。

 

徐建国院士致开幕词

徐建国院士致辞表示,感染性疾病是世界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热点,面临着诸多挑战。感染性疾病研究关系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人民生命健康,新冠疫情暴发以来表现尤为突出。希望各位同行在本次论坛上共同探讨前沿、扩大视野,产出新的科学思想,预祝本次论坛圆满举行。

 

梁凌云副部长致开幕词

梁凌云副部长代表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对所有参会的领导、专家、同道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并表示此次成果报告会的召开是提升学术交流品质的一次生动实践,希望报告会能够继续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支持,充分发挥首都人才资源聚集的优势,发挥学术交流对科技创新的基础支撑作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金荣华院长致开幕词

金荣华院长表示,人类进步就是人类和病原体的较量的历史记载,在研究中取得的成绩改善了病患的结局。我们与病原体斗争中取得了很多的经验,体现在了以下三方面:第一、全国体制优势解决了医学领域重大前沿性、世界性、基础性问题;第二、通过开展关键性技术研究,生物医学和技术发生重大进步,这也意味着要求专家们将小团队扩展为跨学科跨专业的大学科;第三、研究机构必须面向人群健康,改善群体健康,围绕《“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导开展生物经济的推动和发展,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杨志云教授主持开幕式

论坛一:感染性疾病领域专家论坛

 

王玺教授主持

 

冯英梅教授主持

上半场论坛分别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王玺教授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科研处处长冯英梅教授共同主持。

成军教授:新基因与HBV cccDNA治疗靶点的研究

 

成军教授作主旨报告

目前抗乙肝病毒的新策略研究有很多,乙肝病毒DNA复制过程中存在很多值得研究的内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成军教授为大家分享了“新基因与清除HBV cccDNA策略研究”报告,指出新基因与清除HBV cccDNA策略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努力研发新靶点、新化合物、新适应证(First-in-class) 的抗乙型肝炎病毒(HBV) 的小分子化学创新药,期望这种新药可以清除肝细胞核中的HBV ccDNA且具备直接抗病毒和免疫调节的双重作用和机制。

阚飙教授:病原基因组对传染病监测与预警的重要意义

 

阚飙教授作主旨报告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阚飙教授从传染病监测进入基因组时代;基因组应用于病原鉴定、传染病监测、耐药监测和流行病学分析;开展实验室网络化监测;三个维度阐述了病原基因组对传染病监测与预警的重要意义,“基因组测序+网络化+大数据计算”真正改变了传染病监测模式。

张福杰教授:HIV低病毒载量新的耐药技术


张福杰教授作主旨报告

据估计,2020年全球约有3770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约有68万人死于艾滋病,且每年约有150万新发感染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张福杰教授通过对低病毒血症的定义及危害、耐药检测技术的建立及低病毒血症患者耐药检测三个方面为大家介绍了HIV低病毒载量新的耐药技术。对该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做了总结和分析,也为后续的研究进展及市场应用价值提供了方向的指引。

李宏军教授:中国传染病放射学国际化创新学科体系建设成果

 

李宏军教授作主旨报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李宏军教授作了“中国传染病放射学国际化创新学科体系建设成果”的精彩报告。李教授从中国传染病放射学学科发展历程、学科发展理念、学科模型设计及标准化数据采集、传染病放射学国内外进展和成果、传染病放射学人工智能科研转化、各学科体系融合等方面进行阐述,提出了传染病放射学科体系建设的目标:致力于中国放射学专业诊断标准向国际标准方向发展推广,服务于人类健康。

刘军教授:新冠特异性T细胞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感染、康复和疫苗免疫评价中的应用

 

刘军教授作主旨报告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助理、国家流感中心副主任刘军教授以自身研究与应用经验,向我们讲述了新冠特异性T细胞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感染、康复和疫苗免疫评价中的应用。目前的检测应用面临着标准化不严格、研究相对滞后、检测灵敏度低、灵活性不强等问题,T细胞免疫检测方法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僵局,其具有准确性、广泛性、实用性、灵活性、稳定性等优点。可用于新冠康复者和疫苗接种者的特异性T细胞免疫检测技术目前已申请专利,期待未来的新研究成果诞生。

姚晨教授:倡导以临床问题驱动的临床研究

姚晨教授作主旨报告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姚晨教授在报告中指出:一个有意义的、重要的、事关临床诊治或政策制定的问题相比一个研究结果更加具有价值性。姚教授从临床研究与循证医学实践、从RWD到RWE的研究设计、合规的RWD采集、治理和管理三个方面讲述了真实世界研究的设计及数据应用、多学科合作模式的重要性,提出了创新模式有利于多中心临床研究数据共享和合作的概念,多维度的分享让参会人员受益匪浅。

下半场:优秀论文分享论坛

下半场优秀论文分享论坛分别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李冰主任和王玺教授共同担任论坛二的主持工作。

 

李冰主任主持

王玺教授主持

欧阳雅博 研究员:新冠肺炎患者疾病进展过程中基因表达谱和免疫应答变化

 

欧阳雅博研究员作论文分享

北京肝病研究所欧阳雅博研究员以新冠肺炎患者为切入点,以北京肝病研究所五大研究设备平台为基础,进行了新冠肺炎患者疾病进展过程中基因表达谱和免疫应答变化的研究。本篇论文有很高的科研性,欧阳研究员介绍了研究设计的全过程,引出了该领域研究新的思考和感悟,同时也体现了团队合作的价值。

张玥 副研究员: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重症化和死亡预警指标的探索

 

张玥副研究员作论文分享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地坛医院、北京市感染性疾病研究中心张玥副研究员的论文报告主题为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重症化和死亡预警指标的探索”。张玥副研究员就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试验研究方法及结论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该研究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领域具有重要价值,期待更多的研究证据的诞生。

陈丹瑛 副研究员:冠状病毒感染与宿主抗病毒免疫机制研究

 

陈丹瑛副研究员作论文分享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传染病研究所陈丹瑛副研究员的论文报告主题为 “冠状病毒感染与宿主抗病毒免疫机制研究”,从新型冠状病毒利用多种属ACE2受体感染机制研究的角度,详细地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及结果,给予了大家冠状病毒领域研究的启发和思考。

刘晓利博士:基于机器学习构建肝癌患者预后的多参数免疫学评分系统

 

刘晓利博士作论文分享

本次会议最后一项报告是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刘晓利博士带来的“基于机器学习构建肝癌患者预后的多参数免疫学评分系统”。《全球癌症报告》显示,中国是肝癌高发地区,同时肝癌也是我国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的重大疾病。建立肝癌预后模型、风险分层是提高患者生存的有效策略。构建基于免疫学评分的预后风险模型评估患者死亡风险现在得到了广泛应用。本研究的目的是应用机器学习构建基于免疫学评分的多参数肝癌预后评分系统,精准识别出不同预后风险的人群,并早期进行干预,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研究的进行也引出了许多值得讨论的地方,更有力地研究证据有待进一步探索。

 

报告结束后,会议进入了讨论环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孔雅娴研究员、北京地坛医院传染病研究所赵学森研究员、北京市感染性疾病研究中心朱鏐娈研究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科研处冯英梅处长参与了本次讨论,就四位青年研究员的研究进展和成果进行了深刻和细致的点评,同时也对几位青年研究员表示了认可和期许。

 

陈航书记进行会议总结

大会进入尾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党委书记陈航教授在大会总结中表示,此次首都前沿学术成果报告会(感染性疾病领域专场),内容翔实,探讨的内容深刻且具有影响和作用,前沿的感染病领域学术研究的分享推动了新技术、新疗法和新理念的发展。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学术的不断研究下,推动医院和传染病研究中心的发展,与各机构通力合作,共同推进中国感染病领域的大力迈进。同时,建议各位专家、研究中心和机构积极研究新型传染病的防治手段,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取得抗疫胜利。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副研究员,传染病,感染性,教授,疾病,论文,论坛,肝癌,学科,学术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