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有所为丨血液病专科医院药剂科的药学服务转型升级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药剂科章萍主任认为,药学科研、创新药学服务和药学科普是药品全程质控管理继续发展的发力重点。
3(标清)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是一所国家级科研型血液病专业医疗机构,连续12年获得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血液学)第一名,设有白血病、淋巴瘤、贫血、MDS、干细胞移植、血栓止血等18个血液病亚专科病区,是国内血液病诊断和治疗的顶尖机构。作为血液学研究所的药剂科带头人,章萍主任表示,“所院是一个血液病诊疗的精英班,而我们药师,要做好这个精英班的药学科代表”
章萍主任出身于医学世家,母亲家三代从医,父亲是军事医学科学院的一名科研人员。耳濡目染下,章萍主任选择从事了医药行业。她严谨沉稳个性以及创新灵动的思维,都为医院药学部门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药剂科 章萍
在药学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形势下,章萍主任介绍,药学科研、创新药学服务和药学科普三方面是药品全程质控管理继续发展的发力重点。
药学科研:临床与科研的双向转化
药学科研的核心是临床治疗需求与科研的相互转化,是技术支撑的临床药学服务,药师发现临床问题,提出假设、制定方案进行临床干预,用药学科研的形式解决临床问题,再将科研成果回馈临床,从而达到双向研究的目的,让药师到临床中去,让课题从临床中来。
药剂科建立了“药物治疗前基因检测”-“药物治疗中血药浓度监测”-“全程不良反应监测及药学监护”的血液病患者精准药学个体化治疗平台,开展免疫抑制剂、新型靶向抗肿瘤药物、抗菌药物等药物基因检测和血药浓度监测项目40余项,其中氟马替尼、海曲泊帕、艾莎康唑、6-TGN、奥雷巴替尼等多项血药浓度监测为创新型率先开展,临床药师结合检测结果及患者病历出具个体化给药报告,为临床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及药物重整提供有力依据。
在所院领导的支持下,近年药剂科以血液病精准药学为目标,主持开展多项国家及省部级卫生健康科技项目,《药代动力学剂量指导 下静脉注射白消安治疗成人自体干细胞移植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研究》、《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慢性髓性白血病( Ph+CML)成人患者使用氟马替尼的血药浓度与疗效及不良反应相关性研究》、《来那度胺在中国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体内的浓度-效应相关性研究》、《基于量-效关系评价支持的卡非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替代剂量方案研究课题》等多项。所开展的课题设计思路也都体现了“药学人员从现有的临床治疗中寻找研究方向,进行逆向研究,实现从临床药物诊疗需求到科研,从科研成果到新的临床药物诊疗技术的双向研究”的理念。
临床药学实验室
药学质控:为高质量药学服务夯实基础
依托所院一流的血液专科优势,血液药师团队打造“血液病精准药学”模式,从药品应用质控管理及临床药学工作两个维度出发,建立血液病患者精准药学个体化诊疗平台。通过实现药品“引进遴选评估+动态监控+阶段性应用评价”相结合的药物临床应用综合评价、电子商务系统支持下的药品采购和药品应用全程化质控管理,为建立血液病患者精准药学个体化治疗平台夯实基础。2020年,药剂科《全程化药学质控管理-助力药事服务发展》案例获2020年国家卫健委“全国改善医疗服务最具示范案例奖”。
创新型药学服务:前瞻质控,不断寻找突破点
在创新型药学服务方面,药剂科采用驻科临床药师与亚专科临床药师结合的方式,每个诊疗中心都有一名驻科临床药师,基于本诊疗中心的诊疗特色开展医嘱审核、药学查房、专项药物管理、患者用药教育等药学监护工作,同时每名临床药师还分别负责着不同的药学监护重点方向,如抗感染、肿瘤药物、肠外营养及新型药物的综合评价工作,做到既有专科方向,又覆盖全院管理。
药剂科于2020年起开展白血病、儿科、干细胞移植、淋巴瘤、MDS、血友病等6个血液病专科药学门诊,与药学监护相结合,建立血液病患者全程化药学服务。如对于CAR-T细胞治疗药物,目前其在医院的管理模式尚属空白,药剂科药库药师、住院药师、临床药师共同参与,探索建立了全程可追溯的CAR-T细胞治疗药事管理体系,实现了新型药物入院的前瞻性管理。2021年,药剂科的《依托血液专科优势 创新精准药学服务模式》案例获得国家卫健委“推进合理用药·中国行动优秀案例奖”。
药学科普:医药护总动员,集群力使患者获益
药学科普与专业药学监护互补,药学监护重在院内,药学科普重在居家长期的知识普及,二者缺一不可。章萍主任介绍道,医院曾就全国血友病患者发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对于药品储存事项、不良反应、居家用药指导、新药进展等均有很多需求,这些都是药学科普所涵盖的范围,与药学监护一起可以形成一个患者完整的药物治疗管理。
医药护总动员在药学科普工作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药剂科32药师分为8个小组,每4人一组,每组由1名临床药师、1名骨干药师和2名药房药师组成,每组分别负责一个诊疗中心,覆盖了医院全部血液病病种,药师凝聚成了一个药学服务平台,集成药师的智慧,群策群力又各司其职,将血液肿瘤药学科普细化,标准化。
在药学服务平台中,章萍主任牵头探索了多种多学科协作的新模式。首先是药师与医师合作,开设医药联合门诊和独立药学门诊,以理论和实践相互配合,针对性开展用药教育。二是药师与护士合作,开展出院带药患者用药指导,利用公众号建立了儿童血液病用药问答连载栏目,与儿童诊疗中心共享科普内容。 三是药师与药师之间合作,药剂科联合医药高校教师、药品研发药师、药品IT药师,和医院药师互补,为患者做更全面、更细致的药学指导。
药剂科药学科普活动
根据受众不同,药剂科将血液病药学科普的方向定位为专业科普和大众科普,目前医精准转型为医护版和患者版。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药师将医院用药交代信息整合进用药交代系统,在每张处方上生成二维码,患者扫码即可获取专业用药指导,如此以来,血液肿瘤患者在家中也能获取专业的用药指导,还可以实现用药时间提醒、不良反应上报及线上用药咨询,也实现了长处方下的患者用药交代管理。
药剂科在中国药学会主办的“2020 年药学科普作品征集活动”中获“优秀医院组织奖”,同时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共八项。
“药学科普就是不断调整形式和方向,配合专业药学监护,将药学服务做得更深入、更完善”,章主任说。
药剂科所获荣誉
全程药学服务:开展血液病患者用药监护体系建设
以血友病诊疗药学监护为例,血友病是一种染色体异常导致的血液病,患者的致畸致残率高。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作为我国目前最大的国家级科研型血液病专业医疗机构,全国第一家血友病中心,目前登记治疗血友病患者4万余例。所院药师团队作为血友病诊疗MDT团队的一员,在已建立的血液病精准药学服务平台基础上,创新开展血友病全程药学监护体系建设及质控管理,通过药师总动员,全员全程对血友病药物管理、药学监护、药学科研及药学科普等方面做出实践探索,从诊断评估选择用药,到药品可及性管理药品质控管理,到发放,到配置、输注、药学监护,到居家治疗药学监护和患者用药教育,药师都是全程参与。药师团队创新开展的血友病药学门诊,附带溶媒血制品管理、冷链药品带药和居家用药管理、血友病患者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新媒体药学科普等工作,同时基于临床需求持续拓展药学服务内容,并在全国推广血友病规范化药学服务。药师团队基于血友病全程药学监护体系建设的药学服务案例《创新药学服务在血友病诊疗中的价值》,获2022年全国药学服务经典案例一等奖。
药师角色转型:多重身份肩负血液病药事管理未来
“依托血液病医院这个高水平的诊疗平台,所院领导也给予药学部门大力支持,院长将临床思维与药学管理相结合,给了药学服务工作最前沿的引领,这是托举药学服务加速创新发展的巨大力量。”章主任这样说。
在血液病医院这个血液诊疗精英班里,药剂科团队着力打造“血液病精准药学“模式,从药品应用质控管理及临床药学工作两个维度出发,建立血液病患者精准药学个体化治疗平台,走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道路。
随着药学事业的不断发展,药师角色也有了多重的转变。章萍主任表示,“我们是药剂师、同时也是药学科研人员、是年轻药师的带教教师、也是药品的管理者、有时还是议价谈判专家、目前还是新院区图纸规划参与者、有时还化身为药学科普视频的摄影师、剪辑师、脚本创作者,未来我们还会有更多的创新的工作方向,我们在不同角色间切换,任务却是同一个:“作为血液病医院MDT诊疗精英班一员,做好药学科代表,以高视角、大格局,实现血液病药学全程化监护体系的建设,做长长板,助力血液学诊疗事业发展。”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药剂科
(感谢神州细胞工程有限公司对此次访谈的鼎力支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