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利刃出鞘,千县无“银”——我国首版《银屑病基层诊疗指南》重磅发布

原创 2022-09-23 19:00 禹静 / 健康界

我国首版《银屑病基层诊疗指南》重磅发布——规范基层银屑病诊疗,普及新理念和新方案,助力早日实现千县无“银”。


风清气爽,秋意渐浓,江南福地常熟喜迎各方来客——2022年9月17日,“千县无银·承诺中华­——《银屑病基层诊疗指南》暨“银屑病基层医师规范化诊疗能力提升项目”和“慢病管理研究课题申请指南”发布会在江苏常熟隆重召开,全国著名皮肤科专家及学者、各县级医生齐聚一堂,共襄盛举。

全国上千家县级医院“云连线”会议现场,共同助力我国基层银屑病规范化诊治工作

本次会议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与服务中心和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指导,苏州大学、中国医学装备学会主办主办,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院承办,皮肤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苏州市医学会、常熟市卫健委协办,旨在进一步加强和提升我国银屑病防诊治事业、拓展和深化基层银屑病规范化诊治工作。

会议汇聚了20多位来自教育系统领导、卫健委的领导、著名皮肤科专家以及各县级医院管理者,包括:苏州大学王志新院士、苏州大学吴嘉炜副校长、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院侯建全院长、国家卫健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方建宁副主任、中华医学会银屑病专业委员会主委张学军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所长陆前进教授、常熟市卫健委黄晓东主任、江苏省医师协会副会长刘彦群教授、苏州市医学会谭秋生秘书长、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教育科科长高敏教授、安徽南陵县中医医院副院长徐启晔教授、常熟市第五人民医院皮肤科王雪松主任等。

随着千盏灯光点亮,千县无“银”征程开启,《银屑病基层诊疗指南》(2022年)正式发布

来自全国各地1000多家县医院和县中医院也齐聚“云端”,通过线上直播参会,共同助力我国基层银屑病规范化诊治工作广泛开展。

作为银屑病领域首个聚焦基层诊疗的专业研讨会,大会重点关注基层银屑病的规范诊疗与管理、银屑病康复及慢病管理及生物制剂治疗等话题,并发布了《银屑病基层诊疗指南(2022年)》(下称《指南》)。

长期以来,基层卫生健康是我国卫生健康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方建宁副主任在开场致辞中表示,该《指南》的编写工作是落实国家医疗体制改革,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原则的重要举措。对于贯彻落实新时期以基层为重点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推动分级诊疗建设,推动国家基层卫生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苏州大学王志新院士

苏州大学王志新院士认为,对于像银屑病这类影响广泛的慢性疾病,县域基层是银屑病诊疗工作的关键环节。《指南》的发布将有助于提升基层银屑病规范化诊疗水平,期待在卫健委的指导和支持下,更多经济发达地区能够发挥自身优势,为提升基层银屑病患者的幸福指数共同努力。

最新诊疗技术在基层的可及性不足

银屑病作为一种慢性、易复发、系统性和炎症性疾病,其病因不明,难以治愈,对患者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都有严重影响。据统计,我国现有700多万银屑病患者,其中有75%的患者首诊均来自基层卫生机构。

受限于基层诊疗水平和疾病认知水平,大多数基层医生较难准确区分银屑病和其他皮肤病的症状,基层患者难以获得及时、准确的诊断。同时,不少医生也缺乏规范的慢病管理意识,盲目使用各种“偏方”,往往导致患者病情反复甚至加重。此外,最新治疗手段在基层的普及率较低,诸如生物制剂和小分子靶向药物等新型靶向药物在广大县域的可及性仍不足。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陆前进教授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型靶向药物在我国大中城市的可及性获得了极大提升,受惠于创新药物审批提速、医保落地,患者拥有健康肌肤甚至实现“临床治愈”成为了可能。“在县域基层,受制于经济差异和药物可及性,大量基层患者无法及时有效地享受创新药物带来的临床获益,也无法享受到医保政策带来的身心健康,这是相当可惜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陆前进教授如是说。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银屑病主委、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院皮肤科张学军教授

破局基层银屑病诊疗困境,从基层着手是关键。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银屑病主委、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院皮肤科张学军教授表示,在我国银屑病诊疗中,基层医生是接触银屑病患者最早、最多和最广泛的医生群体,因此在基层开展银屑病的规范化诊疗管理非常必要,只有把规范化诊疗水平提上去,才能让更多的县域患者得到及时、有效和优质的治疗。

立足我国基层实际,《指南》充分发挥临床指导作用

为方便基层医生学习和提高对银屑病的规范化诊疗能力,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分会、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和中华杂志社共同协作,组织编撰了《银屑病基层诊疗指南(2022年)》,并在《中华全科医师杂志》正式发布。

作为项目牵头专家,张学军教授介绍,“与2018版的《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相比,本次发布的《指南》立足我国基层医疗实际情况,不仅面向全国县域范围内的皮肤科医生服务,也包括广大的基层全科医生,这也是此次《指南》发表在《中华全科医师杂志》上的重要原因。”

据了解,《指南》涵盖了诊断、治疗和疾病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包括银屑病的诊断依据,以及各类典型银屑病皮损和鉴别诊断的多彩图片;列举基层可操作性较强的治疗手段和完整的诊疗路径;对于基层诊断不明确或难治性银屑病患者的转诊建议,以及增补预后、预防及随访措施。

为加强基层医生对新型靶向药物的使用能力,《指南》对时下常用的生物制剂进行了详细说明。“银屑病曾是让不少资深皮肤科医生都感到‘老大难’的病种,但随着以司库奇尤单抗为代表的白介素类生物制剂投入临床应用,银屑病成为‘可治愈’的疾病,现在我们终于有底气说能‘治好’了,”张学军教授由衷感叹道。

所有的规范落地都是以患者的治愈为最终目标,《指南》如何利好广大的基层银屑病患者?张学军教授表示,“中国700万银屑病患者群体中有一半都在县域,我们作为医生和学术组织代表,如果不沉积到基层去、不沉积到县域以及县域以下地区去,这一半的患者远远无法实现‘治愈’。这就是我们制订《指南》的初衷,希望能够为基层医生及基层卫生机构带来有价值的临床指导,让千县无‘银’指日可待。”

多方协作共筑基层银屑病规范化

《指南》的发布是我国基层银屑病规范化诊疗工作的第一步,后续的成功落实执行仍需要来自上级医院、基层卫生机构、科研单位、高校等多方的通力协作。

为进一步推广《指南》,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与服务中心和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特别设立“提升基层医生诊疗能力项目”,计划面向全国上千家县域医疗机构开设远程培训课程,指导基层医生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切实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规范化诊疗能力。

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院院长侯建全教授

作为《指南》发布的依托单位,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院院长侯建全教授表示将为基层医生和各位皮肤科专家搭建好沟通的桥梁,“我们下一步工作是在实践中搜集基层医生的反馈,希望借助各位专家的智慧,共同解决问题。”

从县域医院管理者的角度来看,《指南》对基层卫生机构有何助益?安徽南陵县中医医院副院长徐启晔教授表示,《指南》能够帮助基层卫生机构学习和掌握银屑病诊疗要点,更快速应用于临床实践。基层卫生机构作为“一线单位”也应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比如借助数字化管理工具,结合基层诊疗经验,为银屑病患者提供便捷的、高质量的规范化诊疗服务和健康指导。

银屑病需要坚持长期治疗和疾病管理,医患协作在基层落实银屑病规范化诊治的过程中必不可少。常熟市第五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王雪松表示,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是“管好”银屑病的重要前提:一方面,医生需要与患者做好沟通,以患者为中心,加强疾病宣传、用药指导、生活教育、心理疏通、长期随访等工作,开展慢病管理;患者也需要配合医生治疗,做好日常的自我管理、定期复诊和维持治疗。

提高基层医生的临床科研能力、加强慢病管理意识也是基层银屑病诊疗规范化的“助推器”。由皮肤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牵头编写的“慢病管理研究课题”在本次大会同步亮相。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教育科科长、皮肤科副主任高敏教授介绍,“本课题聚焦银屑病康复与慢病管理、银屑病生物制剂与皮肤屏障修复等方面的研究,期待广大基层医生积极投入到临床科研中,持续提升对银屑病的研究能力与水平,为患者带来更优质、规范的医疗服务。”

苏州大学吴嘉炜副校长

高校在医学临床科研方面的投入也为基层银屑病规范化诊疗工作“添砖加瓦”。苏州大学吴嘉炜副校长介绍,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苏州大学高度重视临床医学学科建设,医学院目前已成立三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八个国家级重点临床专科,在皮肤病学科领域,期待苏州大学能够与多家临床医院有进一步的整合交流,发挥高校的科学创新能力,以显著的科研成果造福更广大的基层患者。

“期待本次大会能够成为我国银屑病事业发展的‘新起点’。张学军教授总结道,“从今天开始,我们的工作重心将从城市向基层‘挺’进,将银屑病治疗新理念、新方案带给广大基层医生,期待在基层医生的共同努力下,更多银屑病患者在基层中就能被发现、被治疗,最终实现‘700万银屑病患者90%被治愈’的目标。”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银屑病,基层诊疗,指南,规范化诊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发表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