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揭示!浙江大学发现百草枯暴露与帕金森病发生的关联
首次揭示了百草枯通过引起中脑区脂质代谢紊乱和炎症,诱导帕金森病发生。
近日,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周舟团队在环境科学顶尖期刊《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杂志(JCR一区,IF13.35)发表题为“Paraquat exposure induces Parkinsonism by altering lipid profile and evoking neuroinflammation in the midbrain”的研究论文。首次揭示了百草枯通过引起中脑区脂质代谢紊乱和炎症,诱导帕金森病发生,这一工作揭示了人群水平控制神经毒性环境污染物暴露对于降低人群患帕金森病风险的重要性。
百草枯(PQ)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除草剂之一,目前它仍是许多发展中国家普遍用于提高农业产量的手段。近年来,人类特别是老龄人口中帕金森病发病率不断增高,百草枯等农药的神经毒性与这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联已成为环境医学关注的新热点,探究百草枯暴露诱发帕金森病的机制与关联靶点至关重要。
课题组首先构建了百草枯暴露诱导小鼠帕金森病样改变的动物模型,评估了小鼠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和运动功能的损伤;然后,利用脂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鉴定了百草枯暴露后小鼠中脑脂质代谢变化特征,揭示了炎性脂类在神经毒性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研究了血清以及中脑促炎细胞因子变化的时空特征,筛选出6个标志性炎性因子,并在百草枯中毒的病人中得到了验证。这些新的发现为理解神经毒性环境污染物如何触发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并引起帕金森病提供了新的实验证据,有力地支持了暴露于神经毒性环境污染物的健康风险与帕金森病患病率不断增加在病因学上的假设。三位审稿人一致认为这项工作是揭示神经毒性环境污染物暴露与退行性神经疾病关联的开创性工作,杂志副主编Olga-Ioanna Kalantzi 认为这是环境医学领域的一项独一无二的研究。
浙江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硕士研究生童彤为论文第一作者,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周舟教授和重庆市职业病防治中心许商成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电磁辐射医学防护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浙江省中医药重点实验室建设基金和重庆市科学与健康联合医学研究重点项目的支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