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过早死亡因三大疾病!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
过早死亡前三位死因分别为癌症(36.9%)、心脑血管疾病(35.2%)、呼吸系统疾病(8.7%),三大类疾病合计占比超过80%。
过早死亡定义为在未达到平均预期寿命前即死亡。据WHO估计,全球85%过早死亡发生在低、中等收入国家。
近期,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发现,我国56~69岁成年人过早死亡以癌症和心脑血管病为主。
研究纳入99 993名56~69岁居民,经过10年随访,共记录了 7 530 例过早死亡事件,过早死亡率为 7.15/1000人年。
过早死亡前三位死因分别为癌症(36.9%)、心脑血管疾病(35.2%)、呼吸系统疾病(8.7%),三大类疾病合计占比超过80%。
城市居民因癌症导致的过早死亡占比远大于农村(44.2% vs. 33.8%),而农村人群中呼吸系统疾病所致的过早死亡几乎是城市的2倍(10.1% vs. 5.4%)。
过早死亡率表现为农村高于城市(9.11vs. 4.78),北方高于南方(8.46 vs. 6.41),男性高于女性(9.57 vs. 5.31)。女性的过早死亡风险比男性低 36%。
相比于已婚者,未婚人群的过早死亡率最高。未婚者过早 死亡风险是已婚者的 1.82倍。
另外,居民文化程度和家庭年收入越高,过早死亡风险越低。
过早死亡风险随吸烟量增加而增加,日均吸烟量≥25支者过早死亡风险是不吸烟者的 1.40倍。
既往饮酒者和重度饮酒者(饮酒量≥60 g/d)过早死亡风险分别增加25%和20%。
相对于低体力活动,中、高体力活动 人群过早死亡风险降低11%和23%。
相对于体重正常和非中心性肥胖者,低体重者与中心性肥胖者过早死亡风险更高分别增加67%和13%。
研究者称,本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大,覆盖地区较广,数据含有丰富的基线变量信息,并通过多种途径获得了研究对象的死因情况,可以较好地描述我国中年一般人群10年随访过早死亡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并反映其影响因素。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脉耕等报告,1990~2016年我国居民过早死亡的前三位原因是脑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和道路交通伤害。
因脑血管疾病过早死亡相当于使我国3268万人少活一年,占过早死亡人数的15.7%。其次是冠心病,占13.7%;交通事故占6.2%。
来源:[1]王月清, 肖梦, 吕筠, 等.中国10个地区56~69岁成年人过早死亡及其影响因素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2, 43(7) : 1010-1018.
[2]曾新颖,齐金蕾,殷鹏,等.1990~2016年中国及省级行政区疾病负担报告.中国循环杂志,2018,33:1147-1158.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