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肿瘤规范诊疗 医院药事管理有何新路径?
目前,肿瘤疾病诊疗的目的已不仅仅局限于治疗肿瘤疾病、延长患者生存期,更要做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维护患者健康状态。当下,随着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持续攀升,以及抗肿瘤新药的研发和上市提速,癌症的规范诊疗及合理用药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直指肿瘤诊疗水平提升和患者用药安全问题。那么,如何做好肿瘤规范化诊疗过程中的合理用药,推进肿瘤质量控制工作,也已经成为值得医疗机构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2022年6月2日,由健康界主办,赛诺菲合作支持的“质量为先 肿瘤规范诊疗新征程”线上会议成功举办,多位医院管理者针对肿瘤规范诊疗展开讨论,本场会议分为两个部分,分别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药剂科主任刘韬、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药学部主任黎小妍主持。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主任、副院长刘卓炜作为大会主席发表了致辞,刘卓炜副主任、副院长表示,国家卫健委及有关部门提出了系列加速推进恶性肿瘤早筛、早诊、早治的防控措施,出台了多项加强癌症规范化诊疗、提升合理用药水平的政策指引。要落实落地国家政策、规范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必须要有临床、药学、医务、医保等多部门的携手联动,以及多学科的融合发展,从而切实提高临床合理用药、药学服务水平,让更多的肿瘤患者获益。
高屋建瓴:合理用药精益化管理
支国舟:肿瘤药物合理用药的精益管理之道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与监管需要遵循四大要点,即实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强调药物的循证使用、重视药物治疗方案的规范制定以及明确监管指标措施。”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医务处处长支国舟介绍到,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紧跟国家、广东省集采与规范化管理政策,构建医院抗肿瘤药物管理与评价体系、组织架构及推进流程,并从目录构建到肿瘤首次诊疗与用药均实行诊疗与抗肿瘤药物应用于多学科框架下进行管理。
在主题讨论环节,两位嘉宾围绕“集采中选药物如果出现具有较高的使用风险和使用难度,影响了医生和患者的用药信心与积极性,该如何解决?”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药学部主任孟珺:药师和临床医生应对药品的应用流程进行严格监控,以避免集采中选药物产生临床应用的风险,同时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升信任度。
四川省人民医院药学部副主任杨勇:四川省人民医院成立药品综合评价中心,着力开展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充分利用药学专业技术,以数据反馈和临床反馈作为依据,减少药品使用不良事件的产生。
智者见智:共话用药合理性
黄琳:精细化的医院肿瘤药品准入评价工作实践
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药剂科副主任黄琳表示抗肿瘤药物遴选,应遵循医疗机构药品准入评价体系内建立抗肿瘤药物遴选规则,并利用有效力的制度保证评价标准切实落地、科学的评价标准确保结果可信、可操作的流程令遴选工作流程化开展。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在构建模型、订立制度、用于实践、流程优化四个方面对抗肿瘤药物开展遴选工作。
在主题讨论环节,二位嘉宾围绕“如何更好地完成肿瘤药品准入评价及药品遴选评价的工作?”展开了讨论。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陈广惠:药品遴选评价工作对于促进临床抗肿瘤药物合理使用及有效控制医药费用具有指导意义,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以临床需求为目标,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依托信息系统不断对药品遴选工作进行优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主任药师黄际薇:药品遴选评价工作是药品合理使用的源头把控,创新药进院比例减小的情况下,应对其开展更为标准的评价,从而做到“少而精”,真正使其应用于临床。
感谢赛诺菲对本期会议的支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