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牛奶,会增加癌症风险?中国CKB研究50万人群新分析

2022
05/07

+
分享
评论
中国循环杂志
A-
A+

研究者称,这是中国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探讨了乳制品摄入与癌症相关的研究。

近几十年来,尽管中国乳制品(主要是牛奶)消费量大幅增加,平均摄入量从 1992 年的 14.9克/天增加到 2012年的 24.7克/天,但仍远低于西方国家(例如2015 年美国的摄入量约为 400 克/天)。

近期,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研究)显示,摄入乳制品增加与癌症、肝癌、女性乳腺癌和淋巴瘤风险增加有关。

CKB研究于2004~2008年间从中国十个不同地区(五个城市,五个农村)入选了约50万没有癌症的居民。在平均10.8年的随访期间,发生近万例癌症事件。

研究中,有20.4%的居民定期(≥1天/周)食用奶制品(主要是牛奶),这些居民的平均摄入量为80.8克/天。所有居民中,奶制品平均摄入量为37.9克/天。

研究发现,较高的乳制品摄入量与总体癌症、肝癌、女性乳腺癌和淋巴瘤的风险较高相关,每增加50克/天,风险分别增加7%、12%、17%和19%。相关性独立于包括肥胖在内的其他生活方式因素。

研究者称,这是中国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探讨了乳制品摄入与癌症相关的研究。

关于较高的乳制品摄入量与癌症的关系,作者推测,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首先,导致较高的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IGF-I),这在细胞增殖和癌症发展中起关键作用。较高水平的 IGF-I 与包括乳腺癌在内的多种癌症的较高风险相关,最近的孟德尔随机研究表明,这些关联可能是因果关系。

其次,有证据表明,牛奶中相对较高含量的支链氨基酸、乳糖(提供半乳糖)和 IGF-I 可以激活和增强雷帕霉素复合物 1 信号传导的机制靶标,从而可能随后促进细胞增殖,可能致癌。

第三,乳制品中的饱和脂肪酸 (SFA) 和反式脂肪酸与胰岛素抵抗和促炎细胞因子水平升高相关,这可能是肝癌发展的危险因素。

第四,乳腺癌可能与牛奶中所含的脂溶性性激素(如雌激素和黄体酮)有关。

来源:China Kadoorie Biobank (CKB) Collaborative Group. Dairy consumption and risks of total and site-specific cancers in Chinese adults: an 11-year prospective study of 0.5 million people. BMC Med. 2022, 20(1):134.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chenxiaoyue@hmkx.cn
关键词:
摄入量,乳制品,CKB,乳腺癌,癌症,肝癌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