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是民营医疗机构的终点还是起点?

2022
04/07

+
分享
评论
李洪军(特约) / 健康界
A-
A+

上市医疗机构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起点和终点只是相对的,借助资本融资平台,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为人类的进步、百姓的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却是永恒的。

本文为健康界看健日报原创文章,更多深度好文请点击:看健日报

如果有这样一种融资方式:以信用为抵押,不用支付利息,不用偿还本金,只负责分配利润,连企业亏损倒闭也不用承担连带责任,而且可以获得超额回报,这应该是所有创业者的“终极”目标,更是所有借款人的最高“愿望”吧!而企业上市则可以实现以上所有目标。

同样,作为公司制的民营医疗机构(单一医疗机构或医疗集团或上市公司管理的民营医疗机构),如果能够完成IPO并在二级市场交易,也是创始人和投资人的“终点”目标,但这个目标的实现并不意味着医疗机构的发展从此万事大吉,一帆风顺了,而是将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这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

第一个关键词:扩张

民营医疗机构完成上市后,最显著的变化是可运用的资本增多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医疗机构在其它方面也将产生剧烈变化。

一是医疗机构的经济实力将大大增强。上市给民营医疗机构带来的直接变化是资本的快速叠加,几乎是一夜间让医疗机构变得“富有”。如3月22日刚在港股上市的何氏眼科,公开发行的股票数量为3050万股,首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约12.96亿元,等于提前10年一次性支取了机构的纯利润。这笔巨额的资本可让医疗机构的账面资金变得充沛,为机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燃料和新鲜血液,至少在较长时间内不会出现资金短缺、现金流不足等影响机构正常运转等关乎生存的问题,让医疗机构管理者可以集中精力做好机构品牌打造和质量提升。

二、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将大大增强。医疗机构上市后,二级市场投资人依据当前机构盈利能力以及对未来行业的发展预测,以购买股票的形式了提供了资金。这些资本作为生产资料可用以扩大再生产,通过提升净资产值和利润总额来回报投资者的信任。现实中,上市后的医疗机构在民营医疗市场“买、扩、建”成为共同的选择。如爱尔眼科从2009年上市时的17家医院,到2020年的500多家眼科医院。医疗机构数量、从业人员、服务半径的规模增加,必然带来医疗服务能力的同比扩增。

三、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将大大增强。当一家上市医疗机构有了资本加持和规模扩增后,向管理要效益便成为工作的核心。医疗机构上市后,不仅能够体现对资本的聚集效应,对行业内的顶尖拨尖的人才吸引也是如此。临床技术专家、医院管理专家一旦被吸收到医疗机构中,逐渐形成专业人做专业事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走出一条企业管理与医院管理相结合的专业道路,形成相对完善的管理架构和体系。那么,医疗机构内部的医疗质量管理、医疗服务管理、人才绩效管理、品牌建设管理等质量和效率将大幅提升,带动整体管理水平的跃升。如海吉亚与美国匹兹堡大学、内布拉斯加州大学医学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三博脑科医院等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聘请了来自美国、北京、上海的知名教授,带动了整体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

第二个关键词:控制

当然,民营医疗机构上市后带来资金、规模和能力扩张的同时,受上市机构的信息披露制度和医疗服务行业的产业属性影响,也要进行一定的战略收缩,尤其要控制不要突破三个边界。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民营医院,上市,医疗机构,医院管理,IPO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