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抗疫在行动 | 专注医疗温度 北大医疗全方位守护患者健康

2022-03-31 12:15 健康界

在与新冠肺炎疫情战斗的路上,不乏北大医疗人的身影——超1200位医务工作者前往各地支援,完成超过165万余次核酸采样工作,150余位医务工作者完成群众疫苗接种共计3万余人次……

疫情残酷

人间有情

那些温暖的点滴

如同黎明前的花朵

时刻绽放

2022年1月以来,具有强传染性的奥密克戎变异株迅速蔓延至全国诸多地区,防疫抗疫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在与新冠肺炎疫情战斗的路上,不乏北大医疗人的身影——超1200位医务工作者前往各地支援,完成超过165万余次核酸采样工作,150余位医务工作者完成群众疫苗接种共计3万余人次……他们持续参与到抗疫一线,履职尽责,不辱使命,传递着温暖与爱。

往昔:那次的湖北疫情我们全力以赴

还记得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医务工作者的一张照片:脱下防护服,我们的脸上、胳膊上都布满了压痕,甚至是淤青,但每个人的眼神依旧坚定而又执着,并笑着互相调侃道:你的手镯好漂亮呀~

这是抗疫医务工作者最真实的写照。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北大医疗产业集团先后派驻两支整建制医疗队前往湖北支援,同时旗下各医疗机构多次派出医护人员,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援鄂医疗队。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当时作为北大医疗首批援鄂医疗队队长、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急诊科主任秦宇红,在面对鄂州市中心医院的条件相对不足,难以满足重症患者的救治需求的情况下,为开展工作救治病人想了不少办法。他曾说:“大家就想做个好大夫、当个好医生,如此朴素的信念让我们忘记困难。” 

北大医疗首批援鄂医疗队队长、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急诊科主任秦宇红

他们拥有一流的诊疗技术,更具备一颗仁爱之心。2020年3月,秦宇红被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享受省部级表彰奖励获得者待遇。 2020年4月,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共同颁授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北京大学援鄂抗疫医疗队”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其中二十位医护人员来自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他们大多都是党员,来自急诊科、ICU、感染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科室。

当前:以“奔跑姿势”战斗在“疫”线 

面对突如而来的疫情,北大医疗旗下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各科室的医护人员保持“奔跑姿势”,随时都能投入战斗。

2022年以来,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外派核酸采集次数7次,派出医护人员212人,核酸采样量达6万余人次;入驻昌平区隔离点支援人数12人,顺利完成隔离支援任务;支援昌平区疫苗接种点50人,接种数量超千人次。

无论是疫情初期的先锋队,还是如今的战线前移、同守家园,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始终步伐坚定。2022年2月,医院同时勇担北京2022年冬奥会保障医院责任,由46名一线医护组成的冬奥医疗保障团队经过32天的坚守,零差错、零感染顺利完成冬奥会医疗保障工作。

和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一样,北大医疗产业集团旗下其他各医院也有着诸多战斗在“疫”线的平凡英雄。

北大医疗鲁中医院近日抽调137人完成共计36个采样点近7万余次的核酸采样工作。

北大医疗潞安医院前后分三批派出8人支援一线。

北大医疗淄博医院派出医疗队支援周村、核酸检测基地、隔离点及各乡镇及学校,共计派出700余位医务工作者,完成超50万余人次的核酸采样工作。

北大医疗海洋石油医院自2022年1月9日至今大筛小筛从未未间断,从街道小筛、重点区域筛查到区域援助、支援全市大筛,累计派出117批次医护人员,完成总数逾一百万人次核酸检测工作;海外医疗队持续保障中方员工生命安全,每次采样面临飞机起落、船舶中转、吊笼上下,海外医疗队上天下海,用行动谱写着“勇于担当、使命必达”的顽强斗志。

北大医疗株洲恺德心血管病医院于3月底组建十人医疗队,随时待命出征吉林。在此之前医院在学校、企业、机关单位等地支援,核酸采集外派医务人员近80余人次,完成16212人次的核酸采集工作;完成群众疫苗接种13430人次,外派新冠疫苗障工作医务人员近百人次;北大医疗康复医院6名医务人员1天时间完成约3600人次核酸采样;北京怡健殿门诊派出13名护士前往社区支援,共计为3100余人次进行核酸采样;迦南门诊1人前往海淀支援疫苗接种工作,4个月完成近14000人次接种。

……

同样也是平安集团医疗生态圈重要组成部分的龙华区平安医院,3月深圳疫情以来,500余人次奔赴疫情防控一线,医护志愿者们日夜兼程,连续作战,身影遍布南山、福田、宝安、龙华等80余社区,为此深圳龙华区委卫生工委、区卫生健康局党组发来感谢信,对医护人员予以表彰。

这些抗疫的身影遍布在北京、深圳、天津、山东淄博、山西长治、湖南株洲等各个地方。他们感受过严寒与酷暑,经历过大雪与冷雨,也看过凌晨12345点的星光……他们用行动“喊”出了疫情防控的“最强音”。

展望:做有温度的医疗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北大医疗不仅全面落实国家卫健委要求的满足群众基本就医需求,同时更坚持贯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满足民众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健康服务需求。

为此,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及服务水平,加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以务实举措切实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及满意度。2022年以来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各科室收获了许许多多感谢信。

一位周姓颅内肿瘤患者,慕名来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经过详细评估后入院治疗,治疗期间达到预期。随后患者寄来感谢信,表达对医生张俊、护士长邱春艳、责任护士孟祥如和欧阳亚丽的感谢。

一位患者家属向产科蔺莉主任及全体医护人员送来了一面写有“医德可敬、医术精湛”和“服务周到似亲人,医德高尚暖人心”的锦旗,高度赞扬了医院精湛的医疗技术,以及细致入微的医疗服务。

一位心脏内科患者,对住院手术期间心脏内科银鹏飞主任和CCU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护表示感谢。患者同时还表达了住院期间体验到了“医护家庭”的温暖。

像这样的感谢信、锦旗还有很多很多。

发挥集团化管控优势、全面提升医院精益化管理水平是北大医疗产业集团积极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良好成果。北大医疗产业集团以韩启德院士提出的“建设国际一流医院,领跑医疗体制改革”为使命,未来将继续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按照“十四五”规划总体部署,推动医疗水平高质量发展,为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医疗健康服务,让患者真真切切感受到“有温度的服务”。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北大医疗,疫情,医务人员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发表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