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办医面对资本市场的正确打开姿势,是怎样的?
民营医疗投资式微,是否已成事实?如何把民办非企业单位性质的医院转为营利性的医院公司?
本文为健康界看健日报原创文章,更多深度好文请点击:看健日报
社会办医在二级资本市场上刚刚经历了冰火两重天。
3月15日,爱尔眼科全天下跌11.41%,通策医疗跌停,港股禾医疗、锦欣生殖分别大跌24.81%、24.59%,海吉亚医疗更是断崖下跌、跌幅超过30%。而至3月17日,民营医院概念上涨3.93%。三星医疗、通策医疗等涨停。
市场对于消息面的敏感程度,折射着对行业前景不确定性的担忧。
由于退出路径狭窄,医疗服务项目的投融资一直就无法和药品、器械以及医疗科技等领域的投资热度相提并论。2021年,医疗健康行业各领域里获风投注资公司的IPO都创下纪录,二级市场上,2021年有82家医疗领域公司上市,其中医疗服务企业也占据相当份额。但值得注意的是,以医疗服务为类型的项目,由于无法满足盈利条件,在A股上市较为困难,港股成了重要的退出路径。
2022年2月,瑞尔齿科在2月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但3月初,中国口腔医疗招股书第四次失效,再次折戟港交所。
民营医疗投资式微,是否已成事实?什么是社会办医进入资本市场的正确姿势?
大部分民营医疗并不需要“做大”
分享资本的一位投资人曾表示,“对于医疗行业的投资,我们一般看5年、10年后的趋势,短期变化反而没那么看重。因为不是炒股票,随时可以退出。所以我说,医疗行业最大的投资风险是:慢。”
整体而言,医疗行业的投资退出要比互联网行业慢,要遵守行业本身的特点。因此医疗基金存续期也更长。笔者在访问多家投资机构,如启明创投、斯道资本时,其医疗健康投资负责人均表示,医疗投资需要更大的耐心和更长的等待。
启明创投投资甘李药业的历程,就历经了11年的互相陪伴。作为经典的早期投资案例,经过了漫长的周期实现了高额的回报。而斯道资本则是富达资本的自有资金投资机构,可以耐心而持久地专注于医疗。
“但是,过于缓慢,说明公司要么确实有重大缺陷,要么这类公司根本不适合拿风险投资基金的钱。”来自分享资本的投资人认为。
以刚刚折戟港交所的中国口腔医疗为例,虽然顶着“中国”的名义,但其实际上只是一家区域性医疗服务机构,运营有温州医院、鹿城医院、瑞安分院、苍南医院等医院。在招股书中,中国口腔医疗追求上市、募集资金的重要用途之一就是走出温州,实现向浙江省内的宁波、绍兴、义乌、台州等市,以及浙江省外的深圳、广州、成都等地的业务扩张。
2021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再次强调十四五期间积极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国家政策长期支持社会办医的决心没有发生动摇,民营医疗作为资源有效补充的竞争格局没有发生动摇。
而作为公立医院补充的地位,满足人民群众多样性的就医需求,民营医疗机构是否要以做成数十上百家连锁为目标,是否要以上市融资为目的?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医疗行业观察者林建华认为,绝大部分民营医疗机构其实不需要做全国连锁品牌,医疗服务品牌的本质属性还是有区域性的。
这一投资领域对投资人要求极高
医疗服务项目在投融资市场上并不火热,合适的投资人较少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