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物质,可破解肿瘤内细菌导致的肿瘤化疗耐药!

2022
03/04

+
分享
评论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A-
A+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发现一种新型抗肿瘤策略,可阻止由肿瘤内细菌引起的吉西他滨代谢。

药物耐受性是影响肿瘤化疗的重要障碍。许多研究表明,肿瘤内细菌可能通过代谢抗肿瘤药物导致肿瘤化疗耐药。吉西他滨是一种核苷类似物,广泛用于治疗胰腺癌、肺癌、乳腺癌和膀胱癌。但肿瘤内能表达特定胞苷脱氨酶(CDD)的细菌可将吉西他滨代谢为非活性形式的产物,从而导致肿瘤对吉西他滨的耐药性。

近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高利增课题组等提出一种基于双功能氮掺杂碳纳米球的新型抗肿瘤策略,包括:碳纳米球可作为胞苷脱氨酶的纳米抑制剂来克服肿瘤内部细菌诱导的吉西他滨耐药;碳纳米球具有过氧化物酶模拟酶活性,可催化肿瘤微环境中的H2O2产生·OH,进而将肿瘤催化治疗与化疗结合起来。前期研究发现,在碳材料中掺杂氮,可模拟天然过氧化物酶中卟啉的结构,赋予纳米材料具有多种类酶活性,包括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氧化酶,并进一步结合铁的特性和氮掺杂碳材料构建了具有多种类酶活性的人工过氧化物酶体。此次进一步发现,除了碳材料的生物催化功能外,氮掺杂碳纳米球还可以竞争性地结合到CDD的活性中心,从而阻止由肿瘤内细菌引起的吉西他滨代谢。

相关成果发表在Nano Today上。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

论文链接

氮掺杂碳纳米球通过发挥纳米酶和纳米抑制剂的活性增强肿瘤催化-化疗联合治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chenxiaoyue@hmkx.cn
关键词:
纳米抑制剂,纳米球,肿瘤,细菌,化疗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