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反复支架内再狭窄有新机制!阜外医院最新研究

2022-03-01 17:27 中国循环杂志

支架内再狭窄患者在积极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后仍发生反复支架内再狭窄。

支架内再狭窄(ISR)是支架术后后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之一。阜外医院乔树宾等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对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病变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反复支架内再狭窄患者均质性新生内膜比例更高,支架内纤维增生为反复支架内再狭窄重要机制。

本研究所入选的两组患者在支架膨胀率及支架膨胀不全发生率方面均无明显差异,说明技术操作性因素在该患者群体反复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机制中并不是主要原因。

在对病变特征进行分析后发现,反复支架内再狭窄病变的新生动脉粥样硬化比例相对较低(43.8% vs. 75.0%),但新生内膜类型中均质性内膜比例相对较高(43.8% vs. 19.4%)。

作者认为,这提示反复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机制与支架内纤维组织增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另外,本研究所入选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在两组间并无差异, 表明支架内再狭窄患者在积极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后仍发生反复支架内再狭窄 即需考虑支架内纤维组织过度增生。

研究回顾性入选 2016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 OCT 检查的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患者52例,将支架内再狭窄发生次数≥2次者定义为反复支架内再狭窄。

来源:马越,宋雷,黄云飞,等. 反复支架内再狭窄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病变特征分析.中国循环杂志,2022,37:129-135.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22.02.004.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阜外医院,支架,狭窄,内膜,纤维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发表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