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病的第一道防线如何不再失灵?
本文为健康界看健日报原创文章,更多深度好文请点击:看健日报
月牙妈妈始终记得,一生下来就四处求医的孩子,因为无法确诊,在满月不得不出院时抽的最后一管血。
小名月牙的女孩,2020年2月初疫情最严重时出生于河北保定。“刚出生时孩子哭声特别弱,后转入新生儿科,开始插胃管,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
“孩子生下来就肌张力过低,喂养困难,吮吸无力,在医院该做的检查都做了,可查不出病因。而且住院费用不菲,无奈在满月时抽了最后一管血,用于做基因检测,我们就出院了。”
“一个月后,检测结果出来,确认孩子的第15号染色体上部分片段缺失,可能是小胖威利综合症。”随后,月牙在河北医科大二附院被确诊为小胖威利综合症。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副主委、武汉同济医院儿科学系主任、PWS临床规范化多学科诊疗协作联盟的负责人罗小平教授介绍,小胖威利综合症即Prader-Willi综合征,英文简称就是PWS,是一种罕见病。“在罕见病当中,PWS是相对比较多见的一种由表观遗传学异常引起的印记基因疾病。”
月牙被确诊花了三个多月,已让月牙妈妈感觉漫长和煎熬。但这样的确诊路,温州人林晓静和身患PWS的女儿,却曾走了足足10年。
1997年,林晓静家迎来第二个孩子。但女儿不会哭也不会吃。从温州到杭州到上海,从“呼吸睡眠障碍”到“可能是脑瘫”……林晓静和家人一直奔波在为女儿看病的路上。
直到2007年,林晓静第一次听到上海一位医生提到“小胖威利”。两个月后,基因检测结果出来,医生告诉林晓静,这是没法治的罕见病。
孩子病了
全球已知的罕见病超过7000种。中国罕见病联盟执行理事长李林康和团队的调查显示,在四万多医务人员当中,65%的医务工作者不太了解罕见病,将近40%的医务工作者从没有接触过罕见病,40%的医生在获取罕见病诊疗信息方面还比较困难。
“罕见病延误诊断率较高,60%的患者经历过误诊,平均确诊时间将近四年。”李林康团队给出数据。
但另一方面,相对多见的罕见病,如PWS的确诊速度的确在变快。现在已是浙江小胖威利罕见病关爱中心会长的林晓静告诉健康界。
这背后是患者和家属、患者组织、医疗机构、公益组织和产业端等多方的努力。
为了其他患者家庭不要走自己走过的弯路,林晓静希望做点什么。早期他建QQ群,2017年3月,浙江小胖威利罕见病关爱中心正式成立,做了大量PWS的疾病科普工作。
“对大众的教育当然很重要,能够提高整个社会对罕见病的关注。”罗小平教授介绍。
来自广东佛山,与月牙同样是小胖威利患儿的小琪,确诊时间更快,用了40多天。同样一出生,孩子就软趴趴的,连吃奶都无法完成,一直在住院。“这一个月里,医生们不断地去查找资料,或者请教更权威的专家。”小琪妈妈告诉健康界。
广州的一位遗传学专家肖教授刚好来佛山讲课。“医生请教授过来看看我的小孩,专家提出有两个可能性,一个是皮罗综合症,第二个是小胖威利综合症。”小琪妈妈坦言,如果不是遇到肖教授,小琪的确诊之路会更加漫长。
小琪通过MLPA甲基化分析得到确诊。这项检测可以检查出几乎所有(>99%)的小胖威利病例。小琪妈妈回忆,检测费用是数百元,确诊结果大概20天左右出来,小琪得以在40多天就得到确诊,及早进行干预。
月牙的确诊过程由于缺乏针对性,则做了全基因系列的检测,“里里外外光这套基因检测就花了9700元。”月牙妈妈回忆这一数字时相当清晰。
“其实PWS在产前诊断也可以筛查出来。”罗小平教授指出,“PWS患儿在围产期就可能出现异常,回溯到胎儿时期就可能表现出一些预兆,比如说宫内发育迟缓,胎动减少,羊水过多等等情况。”
在孩子被确诊为PWS后,月牙的母亲反而安下心来。“我知道孩子有什么问题了,就可以一心一意去帮助她面对。”通过上网搜索,她找到了小胖威利罕见病关爱中心,加入了患者家属群。
孩子确诊以后,家长们在网上搜索疾病相关信息,很多患者家长就是这样知道了林晓静和协会,“我们会长把我们拉入病友群,才知道原来还有那么多跟我一样的家长,还有那么多跟我家孩子一样的孩子。”月牙妈妈充满感概。
同样受益于患者组织的,还有小琪的家长,“帮助非常大,看到了更多的个案,很多PWS孩子都可以长得好好的,带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和期待。”
“目前针对PWS的特异性治疗,主要是使用生长激素,2000年美国FDA就已经批准了生长激素治疗PWS,生长激素治疗,不仅改善身高,同时改善代谢,提高患儿的认知功能,”罗小平教授介绍。
此外,通过早期的饮食干预和一些其他治疗手段,能够非常大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并且延长寿命。
2018年,为响应国家罕见病政策号召,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和金赛药业发起“小胖威利患者关爱项目”,为患者提供药品和资金两种资助方式。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海外与青少年项目中心主任陈珞介绍,这一项目目前已支持了200多位小胖威利患者。“我们见过干预后状况很好的患者,在出生后很快得到确诊和正确治疗,孩子长大以后也可以融入正常生活。”
正如琅钰集团副总裁李杨阳所说,7000多种罕见病里面大部分都是慢性疾病,大部分患者其实是要终身和疾病去做斗争。“既然是慢病疾病,在药物治疗之外,还有康复的需求,以及心理支持的需求等。在解决罕见病患者的需求痛点时,就会发现不能光有药品,对于服务的需求也是非常大的。”
陈珞也坦言,从PWS患儿的例子来看,病情要得到很好控制,家庭在前端要投入很大,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精力上,可以说要全方位的倾注,使用正确的治疗手段,同时家庭倾注心力进行教育,帮助孩子正确面对疾病,并培养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