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近15年来,我国心血管病死亡人数增加48%!主因是……

2022-02-17 11:40 xujing 文韬 / 中国循环杂志

研究者建议,应有针对性的采用降低特定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和医疗资源不足地区人群的心血管病死亡率。

中国疾控中心周脉耕等研究发现,在2005~2020年间,虽然全国因心血管病过早死亡下降,但总体负担仍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且远远超过了高收入国家(如美国),也高于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和法国等中高收入国家。

总体上,2005年,我国有309万居民死于心血管病,2020年则增加至458万,总死亡率增加了48.06%。根据1990~2016年中国心血管病疾病负担报告,2016年心血管病死亡人数是397.5万。

文章指出,人口老龄化是心血管病死亡增加的最主要因素,占64.11%,其次是人口增长,占8.48%;按年龄性别校正的心血管病死亡率则下降了24.53%。

心血管病年龄标准化死亡率从2005年的286.85/10万人下降至2020年的245.39/10万人,因心血管病过早死亡的寿命损失年(YLL)降低了19%。

作者指出,总心血管病年龄标准化死亡率下降主要是由于医疗卫生保健的改善,包括医疗技术进步,危险因素控制、急性心血管病的正确诊治以及出院后的管理。

2020年,年龄标化死亡率最高的前三个省份是西藏(416.07/10万人)、黑龙江(346.56/10万人)、河南(331.38/10万人)。

年龄标化死亡率最低的是上海(137.10/10万人)、浙江(144.40/10万人)、江苏(148.11/10万人)。

作者指出,上海、浙江、江苏等发达省份的心血管病死亡率已接近甚至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而西部和东北地区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藏、内蒙古、黑龙江等省份的情况仍不容乐观。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心血管病,死亡病例,周脉耕,人口老龄化,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卒中,脑出血

剩余70% 认证后阅读全文

阅读全文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发表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